【摘要】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也是重要内容,是学生应当掌握的最基本的能力。传统的识字教学仅停留在听、说、读、写层面,教学方法单一,很难吸引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寓教于乐,使小学生感到快乐的同时将字学会,是每一个小学语文教师都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就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有效策略展开探究,以期能抛砖引玉。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低年级 识字 教学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爱上汉字学习,激发学生主动识字与写字的习惯,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改变单一、机械的识字教学模式,寓教于乐,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小学生的识字兴趣,促使小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识字学习中来,提升小学生的识字效率。
一、开展文字游戏,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一年级的小学生刚刚步入校园,还很难转变其在幼儿园中的学习状态。这时如果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仅仅依靠记忆和单纯的机械训练,不仅学生的识字效率低,且还会制约他们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可以利用汉字所独有的方块结构,以及音、形、义三者之间特殊的关系,开展汉字游戏教学。这不仅符合低年级段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小学生的识字兴趣,提升他们识字效率。
猜字谜一直是人们茶余饭后的一种重要的娱乐活动,大家根据汉字在读音或者字形方面所具有的独特性,编成谜语,让其他人猜。既能够让人们开动脑筋,又幽默形象,给人带来无穷的乐趣。比如在教学美丽的“美”字时,教师便可以在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出示谜面:王字上面俩疙瘩,还有大字趴下面。教学“春”字时则可以出“三个人相约在同一天去赏花”。教学“告”字的时候可以说“一口把牛尾巴咬掉”。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小学生参与到识字学习之中,还能够使学生在猜测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于所学习生字的自行认识,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该字。
二、通过故事讲述,加深学生对汉字的认识
相较于其他语言,汉字不仅数量繁多,且有很多形近字、同音字、多一字,一年级小学生刚开始学习汉字,很难彻底分清他们的区别,而单纯的从字音、字形、字义方面来讲,不仅枯燥乏味,学生也很难准确掌握。这时教师便可以利用小学生爱听故事这一特征,将识字教学融入到不同的故事之中,在提升学生对于识字兴趣的同时,加深学生对于该字的理解与认识。
以“日”字的教学为例。甲骨文虽是我国最为古老的成熟文字,但是却与小学生的思维方式较为接近。所以,在课堂的一开始,教师便可以向学生展示“日”的甲骨文写法,然后让学生依照甲骨文“日”来进行绘画。紧接着便为学生讲述“后羿射日”的故事。
话说远古时代,天生一共有10个太阳,他们住在东方的海外。在海水中,生长着一棵交扶桑的大树,他们就在大树下睡觉,并轮流出来执勤。但是有时候他们会忽然全部出来,导致了严重的再喊,烘干了大地,烤焦了森林,晒干了禾苗,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后羿为了拯救人类,不惧烈日暴晒,经过千难万险,张弓搭箭,射掉了9个太阳,最终只留下一个太阳。大家现在再来看一下自己所画的这个“日”字,像不像后羿的箭,形成一个“一”字,一把将太阳射穿。同学们纷纷点头。那么,大家现在可以猜出,大家所画的其实就是“日”字的一种形象的表达方式。经过不断演化,“日”已逐渐演变为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汉字的方方正正的样子。如此,不仅能够使学生通过图片与故事联想到“日”字的写法,还能够使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三、借助儿歌,帮助学生正确书写汉字
汉字的书写是汉字识字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识字教学中的难点。为了帮助学生突破这一难点,教师可以通过儿歌的教学,让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并帮助学生准确的辨别字形,却别形近字,在帮助学生正确书写汉字的同时,巩固学生的识字效果。
汉字笔画的教学时一年级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笔画不仅多,且没有记忆的规律,仅靠机械性的记忆,学生很难在短时间掌握,甚至强制性要求学生记忆,还会出现相反的教学效果。这时教师便利用儿歌将这些笔画串联起来:点横折,竖横钩,竖提竖折,竖弯钩。这样学生在读儿歌的时候,手便会自然而然的跟着所念的儿歌做相应的动作。这样,学生嘴动、脑动、手动,很轻松的便能够掌握这些笔画。所以,在识字教学中,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的编写儿歌,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也提升了小学生对于识字学习的兴趣,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了汉字的正确书写方法。
总之,识字是今后学生学习的基础,教师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对学生识字兴趣的培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完成识字任务,整整做到藏趣于文,寓教于乐。
参考文献:
[1]庄晓燕,孙洪强. 让学生快乐识字——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初探[J]. 课程教育研究,2019(15):50.
[2]池黎静. 走进“智·趣”识字课堂——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J]. 课程教育研究,2018(35):57-58.
[3]杨琴. 趣味识字教学措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0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