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识字是学生接触语文知识的第一步,识字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的重点环节。而要想在语文识字教学中发展学生们的语文素养,我们就务必要以多样化的识字课堂组织方式,强化学生们识字课堂参与,让学生们在对多样化识字活动的参与和感知中,增强自身的语文知识积累、提升学生们的汉字识别、辨析和解释能力,深化学生们对汉字造字原理和汉字发展规律的认知。重视对识字教学方式的优化,是我们作为引导学生认知汉字的第一人,不能推卸的责任。
关键词:小学语文 核心素养 识字教学
汉字是瑰丽中华文化的代表,也是中华悠久历史的象征,对文字的学习绝不是会认、会写这样简单。在对这个古老文化符号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延伸的内容是无限的,可以使用的方式也是多样的。只要我们选择的方式能够体现汉字发展规律和汉字造字原理,能够满足低年级学生的阶段性认知需要,那么该教学方式就是有效的教学方式、就是有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方式。根据自己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教学实践,我总结出了如下三种可行教学方式,先结合教学实际论述如下,希望对各位语文教师们有所帮助。
1、追本溯源,实施直观教学
汉字的源头是生活、是图画,最初的文字,是以图画的形式呈现的,也是极具表意性的,这与小学低学段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完美切合的。因此,在小学低年级识字课堂构建过程中,我们与其以直接性的音义灌输展开识字教学,不如以追本溯源的方式,还原汉字的最初形态,展示汉字的演变过程,让学生们在图画的感知下理解字义,在对汉字演变过程的了解中增加知识积累。
例如:在把《风娃娃》中的“苗”教授给学生们时,我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张禾苗图片,然后问学生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麦苗。”“禾苗。”……学生说道。接着,我根据教学实际为学生拓展麦苗和禾苗的区别知识,并以本图绘制不清,说服学生们将图片中的事物统称为“苗”。然后,我问学生们:“那你们知道古人是如何写苗字的吗?”并展示篆文版的苗字,引导学生们根据图画解释苗字各部分的含义,继而又展示苗字在历代书法作品中的形象,引导学生感知了现代文字与古代文字之间的关系。
在该教学过程中,我以汉字演变过程为依托,利用图片教学、问题引导、对比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们准确的认识了汉字中的苗字,理解了苗字音、形、意之间的联系,提升了识字效果。
2、故事创编,剖析汉字字理
最高效的识字教学方法是让学生们在识字教学中掌握汉字字理,而汉字字理是一种抽象的知识,对汉字字理的学习明显是刚刚接触语文学习的低年级学生无法完成的。故要想提升识字教学效率,我们就要想办法转化汉字字理的呈现方式,将汉字字理融入到趣味的识字故事之中,让学生们在对自己喜欢的故事的感知中,逐渐的接触并领悟汉字字理,掌握汉字学习的本质。
例如:在把“脚”字教授给学生们的过程中,我先以提问的方式问学生们:“老师突然忘记了牛马有什么来着?”“脚。”学生回答道。“看来大家的功课做得很好呀,作为奖励,老师决定给大家将一个故事。”我继续说道,“有个书呆子对他的同伴说,我在登台之际,伤到了用来走路的身体器官,甚疼。朋友听不明白,就和他绝交了。聪明的你们知道书呆子说了什么吗?”接着,我引导学生对汉字“脚”进行拆分,在对汉字的拆分和解读中明确了汉字各部分的含义,感知了合成文字的造字原理。
在该教学过程中,我以知识提问的方式导出文字教学,以趣味小故事讲解的方式帮助学生们深刻的感知了脚字的造字原理,以故事的趣味性冲淡了识字原理的枯燥性,发展了学生的抽象思维,增强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3、联系生活,注重系统识字
汉字是应生活之需而创造的,服务生活是汉字产生和发展的最终目的。故要想提升低年级识字教学质量,我们便不能忽视对识字教学的生活化建设,以联系学生生活的方式削弱学生们的识字抵触心理,提升识字教学的系统性。
例如:在教学“渴”和“喝”两个字时,我先让学生们阅读文本《坐进观天》找到了这两个字,并在文本解析中学习了两个字的用法和读音。之后,又经过检测发现,不少学生都将这两个汉字记混了,于是我又问学生们:“同学们,在做完运动之后,大家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喝水。”学生答。“为什么呢?”我又问。“因为口渴。”学生答。“所以,渴是因为需要——”我问。“水。”学生答。“喝水需要用到——”我继续问。“口。”学生答。
在该教学过程中,我以联系现实生活的方式帮助学生在生活经验和记忆口诀的辅助下轻松的分辨了“喝”“渴”字,提升了汉字识记效果和汉字教学的系统性,强化了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综上所述,要想构建基于核心素养养成的语文识字课堂,我们就要想尽办法对识字教学的价值进行多维开发。而要想对识字教学价值进行多维开发,我们就务必要充分分析识字教学现状,提升语文识字教学方式的多样性,激活学生们在识字课堂中的主动参与热情。
参考文献
[1]赵煜.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186-187.
[2]赵娟丽.以多种途径提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效率[J].学周刊,2020(0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