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对小学生们的教育不仅仅局限于科学文化知识方面,更加注重对小学生们的素质教育,所以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也随之越来越重要。本文主要从优化课堂氛围、优化教学方法、强化学习体验三方面入手,简要分析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 道德与法治 教学质量 课堂氛围 教学方法 生活
小学是学生们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也是小学生们各项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阶段。在这一时期对小学生们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不仅能够提升小学生们的思想品格,还影响着小学生们将来的身心发展。因此,本文作者立足实际教学经验,对如何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质量进行简要分析如下,供各位同仁参考、交流。
一、落实以生为本,优化课堂氛围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现在的学校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们的课堂主体地位,我们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也是一样,教师要学会将课堂转交给学生们,发挥小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而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当中,优化课堂氛围的同时,促进课堂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地提升。
例如,对于《我们是班级小主人》这一单元的教学,其主要包括两项教学内容“选举产生班委会”和“协商决定班级事务”。在实际教学中,我在引导小学生们了解班委会的职责分工与作用,知道班委会委员应具备的要求和职责之后,在讲解“协商决定班级事务”这一部分时,为了帮助小学生们掌握民主选举的程序,我在课堂上为小学生们创设了“班干部选举”场景:首先发布选举公告,让想要参选的学生报名,然后进行候选人的演讲,发表自己对班级管理的想法,引导小学生们进行无记名式的投票选举,最后公开唱票结果,选举结束。以实际场景创建的方式,提升小学生们的课堂活动主体性,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还增强了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优化了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立足学生兴趣,优化教学方法
小学生们年龄比较小,对新鲜的事物还是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的,立足小学生们的这一特性,我们作为教师就要善于优化教学模式,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提升课堂教学魅力,使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对学生们具有吸引力,激发他们的课堂学习兴趣,使他们爱上道德与法治课,进而能够学好道德与法治,促成小学生们整体德育素养地提升。
例如,在教学《学会沟通交流》这一课时,该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引导小学生们懂得尊重他人的意见和表达的权利,能够正确对待不同的看法,学会真诚且坦率地与人沟通。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小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对课本中“输掉一场篮球赛”发表自己的不同看法,然后分别扮演“小剧场”中的妈妈和儿子,站在不同的角度讨论在周末去不去上补习班的问题,在实际地表达与讨论中,引导小学生们学会倾听身边不同的声音,学会换位思考,学会正视这一切。这种分组讨论的教学模式,很好地激发了小学生们的课堂学习兴趣,不仅能够提升学生们对课本知识的掌握,还能锻炼小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联系生活实践,强化学习体验
“道德与法治”单从字面上理解好像离小学生们的生活很远,而且传统的教学方式也让学生们对该门学科的学习没有新鲜感,没有探究欲望。因此,我们就要善于从小学生们的实际生活出发,发掘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以缩减小学们对课本理论知识的“陌生感”,激发小学生们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学习欲望,真正促成“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例如,在教学《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这一课时,这一课地讲解主要是引导小学生们了解我国古代科学家的故事,从中医药、农学、天文学等角度,了解我国古代辉煌、灿烂的科技成就。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我就借助多媒体技术,带领小学生们一起观看了地震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引导小学生们思考怎样才能减轻地震带来的灾难?从而引出我国古代科学家张衡发明地动仪的故事;联系我们上学用到的纸和课本,为小学生们引入蔡伦发明造纸术、毕昇创造印刷术的故事;还联系我们过年、过节时庆祝用的烟花、爆竹,为小学生们讲解我国古代火药的发明过程……通过古今的事件联合,引导小学生们感受古代科学家的智慧,感受古代发明对我们现今生活的影响,从而激发小学生们对祖国的热爱,引导小学生们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的全新教育形式之下,我们作为新时期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不断提升自身职业素养的同时,更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落实以生为本的教育政策,立足小学生们的身心发育特征,开创实用、科学、合理、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让道德与法治学科能够真正的为小学生们服务,促进小学生们的全面、健康成长,助力小学生们在将来能够成长为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益的人!
参考文献:
【1】邹晓芳.多媒体教学模式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8,(6):56-56.
【2】柯杏美.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初探[J].考试周刊,2019,(14):126-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