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制 220V-10kV 可调非接触式的验电装置

发表时间:2020/4/23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1期   作者:徐晓辉 任新孝 邵俊川 王小婧 季兴龙
[导读] 验电器,英文名称:High-voltage electroscope
        摘要:验电器,英文名称:High-voltage electroscope。由电子集成电路制成的声光批示 ,性能稳定、可靠。具有全电路自检功能和抗干扰性强等特点。高压验电器适用于 220V-500V 、6KV 、10KV 、35KV 、110KV 、220KV  交流输配电线路和设备的验电,无论是白天或夜晚、室内变电所站或室外架空线上,都能正确、可靠地为您服务,是电力系统和工矿企业电气部门必备的安全用具。本文阐述了220V-10kV可调非接触式的验电装置应用及其所出现的问题的解决方法,详细的介绍了220V-10kV可调非接触式的验电装置内部各部分零件的选择及其优点。
关键词:验电装置;可调式;非接触式
1、验电器的应用及注意问题
1.1 验电器的应用
        验电时操作人员应戴绝缘手套,手握在罩护环以下的握手部位,先在有电设备上进行检验,检验时应渐渐将验电器移近带电设备至发光或发声时止,以确认验电器性能完好,有自检系统的验电器应先揿动自检钮确认验电器完好,然后再在需要进行验电的设备上检测,检测时也应渐渐将验电器移近待测设备,直至触及设备导电部位,此过程若一直无声、光指示,则可判定该设备不带电,反之,如在移近过程中突然发光或发声,即认为该设备带电,即可停止移近,结束验电。
1.2 验电器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使用验电器时必须注意其额定电压和被检验电气设备的电压等级相适应,否则可能会危及验电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或造成误判断。
        第二因为验电时设备要与带电设备接触,在验电时操作人员应戴绝缘手套,手握在罩护环以下的握手部位,否则会危及验电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2、验电器触发部分的选择
2.1 验电器触发部分的选择
2.1.1 感应触发部分
        射频(RF)是Radio Frequency的缩写,表示可以辐射到空间的电磁频率,频率范围从300kHz~300GHz之间。射频就是射频电流,简称RF。每秒变化小于1000次的交流电称为低频电流,大于10000次的称为高频电流,而射频就是这样一种高频电流。射频(300K-300G)是高频(大于10K)的较高频段,微波频段(300M-300G)又是射频的较高频段。
        感应触发部分应实现接收信号和传输信号的功能,目前对射频信号接收传输使用最广的方案是:频率合成调谐器和霍尔传感器。
        表1  感应触发部分的选择

 

2.1.2控制分析部分
        控制回路为通常是针对模拟量的控制来说,一个控制器根据一个输入量,按照一定的规则和算法来决定一个输出量,这样,输入和输出就形成一个控制回路。简单讲,即通过对信号的接收、判别,发出相应指令。本模块主要包括为主控芯片、滤波器、调节限位器开关。
2.1.2.1主控芯片
        主控芯片是联系各个设备之间的桥梁,也是控制设备运行工作的大脑。起到对信号进行接收、处理、发出指令的作用。

表2  主控芯片的选择

       
2.1.2.2 滤波器
滤波器是由电容、电感和电阻组成的滤波电路。滤波器可以对电源线中特定频率的频点或该频点以外的频率进行有效滤除,得到一个特定频率的电源信号,或消除一个特定频率后的电源信号。滤波器能有效筛选杂波的干扰造成误判。目前常用的滤波器有有源运放滤波器和开关电容滤波器两种。
        表3  滤波器的选择


2.1.3 电源控制部分
        电池为主控芯片和驱动芯片提供电源,为该装置的能量中心。电池的使用寿命直接影响着本设计所述可调非接触式的验电装置的使用寿命,所以对电池的选择,尤为重要。从电池的瞬时放电电流值、持续放电时长、正常工作环境等三个要素为基准点,对现有的电池进行综合评估。评估标准如下表:
表4 电源模块的评估标准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220V-10kV可调非接触式的验电装置是由科研人员经过不断比较研究所做出的目前市场上最为先进的验电装置,具有使用寿命长,体积小,耗电低,灵敏度高以及性价比高等优点,220V-10kV可调非接触式的验电装置的推广应用将为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白兴刚.? 基于非接触式静电检测技术的电气设备接地实时检测系统的研究及应用[D].兰州理工大学, 2017.
[2]陈士平.非接触式输配电线路防雷击装置应用[J].科技与生活.2012(14):129,1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