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知识的传授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对立思考的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性学习,这就需要我们不断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提高他们相应的能力。初中是培养他们相关能力的绝佳时期,而初中历史由于年代久远,对这方面的要求更严格,这就需要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独立思维,引领学生深入学习,使他们理解历史内涵,进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使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深度学习;初中历史;教学实施
深度学习要求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主动对所学知识,表现出兴趣。这是一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对权威质疑精神的教学方式,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主要目的。而我们教授知识的目的主要在于培养他们对知识的应用分析能力。而初中历史教学正是建立在这样的环境下,同样也是检验我们历史教学是否有效果的标准。而若想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家国情怀
促进学生对历史进行深度学习,首先需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不能完全局限于课本教学,应适当鼓励学生跳出课本有限的知识,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老师在讲述课本中重点知识的时候,要适当进行知识拓展,使学生充满兴趣,进而对相应知识进行管的独立性思考,老师还需要注意显示核心历史观,进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相应的综合素质。
例如老师在讲解部编版《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时,这个章节则是全面的展现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老师可以分两个方面来讲述,比如一面彰显日本侵略者的凶狠毒辣,比如南京大屠杀,百人斩,七三一部队,细菌战等等,另一面还要展现在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所付出的巨大牺牲以及他们的反抗精神,以及艰苦奋斗精神,比如,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百团大战等等,以一个个真实的历史案例让学生们了解那个时代,对相应的历史时代产生共鸣,从而对他们实行家国情怀的教育,使学生们明白历史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以史为鉴,使学生们明白这是每一代中国人都不能忘记的教训。
二、引导学生深度学习
促进学生深入学习历史知识,就需要先引导他们学习历史知识。若想引导学生学习,便老师需要对众多史料和历史细节进行讲解,逐渐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所有历史的发展都有相应的时代背景,老师要善于在历史史料中发现相应的时代背景,并且从背景中发现历史细节,并对相关知识提出自己一些见解,继而不断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进而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
例如在讲述七年级下册《安史之乱和唐朝灭亡》时,老师可以先将主要的历史人物列出来,安禄山;唐玄宗等等;老师还可以借助相关史料了解当时背景讲述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并告诉学生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是唐玄宗和安禄山双方纷纷做出了错误的判断;而对于唐朝的灭亡,老师也可以进行适当的拓展,比如大家都以为唐朝宦官手握兵权,权力很大,这其实是错误的,我们可以告诉学生无论哪个朝代,宦官都是皇权的附属品,汉朝宦官权力范围出不了后宫,唐朝出不了都城长安,明代的宦官权力最大囊括了一切军政经济。我们可以告诉学生唐灭亡于藩镇割据,这也是为什么赵匡胤进行轻武政策的原因。同时在教学时,老师也要注意讲述相关的历史背景,比如高学生,甲午海战的导火线在1881年中日双方签订了《天津条约》约定,朝鲜一旦有事,中日均可派兵,后来朝鲜发生叛乱,相应的朝鲜向宗主国中国求救,但宗藩关系为新时代国际公法不容,当时日本高层要求,以挑起中日矛盾为第一要务,并在1894年进行了甲午战争,并最终胜利。
三、深入理解历史内涵
欲亡其国,必先亡其史。老师去教授历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我们的历史有人传承。这边需要学生去理解历史内涵。而历史的内涵源于精神,历史的精神源于情感,所以老师应该注意将历史情感一并进行讲述,便于学生对历史内涵进行理解,从而培养学生能够独立自主的进行深度学习。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历史事件与人物的有机结合,引发深刻思考,对历史内涵形成正确的理解。
例如老师在讲述八年级上册《近代的早期探索和民族危机的加剧》时,要及时的剖析当时的人物情景,便于学生理解。比如在进行洋务运动时,师夷长技以制夷,这句话就显示了当时的人物仍然拥有天朝上国的心理存在,再比如甲午中日战争时,为什么加剧列强瓜分中国,我们可以告诉学生,因为在其他国家眼里,这是一场中国必胜的战争,一场赌了百年国运的战争,近代历史是一部中国屈辱史,也可以在这其中进行相关的知识拓展,比如伊藤博文和李鸿章,再比如两者之间的外交博弈以及相应的三国干涉还辽事件,从而向学生阐述一个道理,落后就要挨打,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综上所述,促进学生深入学习的办法有很多,这首先需要老师,适度培养学的独立性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其次还需要老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以史料和课本知识结合,引起兴趣;最后,便需要老师带领学生进行相应的事件及人物感情分析,便于学生理解其中内涵。
参考文献:
[1]李碧珍. 促进深度学习的初中历史教学实践[J].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02):76-78.
[2]周立功. 初中历史基于史料的教学实践策略[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6(2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