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众所周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自人类出现之日起,人们在认识、改造世界的同时对数学有着深刻的了解。在高中数学新课改中,数学被认为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是刻画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语言和工具,应用广泛且渗透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高中数学与生活多有交集,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开展生活化数学教学工作,让数学与生活发生碰撞,让数学走入生活。
关键词:高中数学 生活化 情境 问题 理念
自古代开始,人们就开始用计数、结绳记事等方式来运用数学知识,由此产生了数学开端和萌芽,进入现代社会以来,如,银行利率、水电费用、分期付款等等,加上物理、化学等学科都是以数学为基础,更加体现出数学对于社会的重要程度。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要以基本生活内容为实际背景,开展数学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验到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逐步形成应用意识,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在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
在新课改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数学特点,遵循学生认知的规律,从他们已有生活经验除非来创设生活情境,从现实中引入生活问题,使其感受到所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从而在数学中找到生活的原型。在课堂初始阶段,教师不妨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深入开展学习,有效激发课堂学习兴趣,产生对数学的喜爱之情。问题情境能够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消除内心对数学知识的畏难情绪,有效提升课堂学习效率和质量。
以“指数函数”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引入生活,在讲y=ax(a>0且a≠1)函数前运用视频来演示一张厚度为0.1mm的白纸,如果对折15次以后,厚度就会超过2m,学生们会有疑惑。教师顺势指出,这样问题的本质是求y=0.1×215的值,对折一次纸的厚度为0.11×2=0.2(mm),对折两次纸的厚度为0.1×22=0.4(mm),……,对折15次纸的厚度为0.1×215=3267.8(mm)。这一趣味性问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了探究欲望,快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增强了学好数学知识的信心。
二、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生活中蕴含着多种多样的数学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教学课堂。教师在教学之余要深入挖掘生活中存在的数学问题和背景,使学生能够紧密结合数学知识与生活,运用数学来解决生活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不妨以高考试题为例来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以此提升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带领学生积极探索数学结论。此外,教师要从学生所熟知的日常生活出发,把生活中的数学引入到课堂之中,实现数学课堂生活化教学,使班级学生产生数学学习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数学知识的主动性。
在2019全国一卷中,选择题第4题,命题人就用学生熟悉的人体黄金比例0.618作为命题点,指出如果某个人满足黄金分割比例,在腿长105cm、头顶至脖子下端长度为26cm的条件下,身高为多少。在这一问题问题中,命题人结合学生日常生活经验,引导他们根据数学知识分析题干材料来计算身高,通过两个比例来得到身高的上限和下限。此外,高考试卷中的第6题,命题人借助古代典籍《周易》中卦来设置问题,根据在所有重卦中随机选取重卦,看该重卦中有3个阳爻的概率。看似问题难度较大,但是通过数学计算就可以得到问题答案,求得正确计算结果。
三、引导学生树立生活理念
新课改倡导让数学更贴近于生活,倡导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作为数学课堂教学,教师更应该在课堂中坚持生活化教学策略,还原数学本质,紧密结合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使班级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真正价值,体会到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从而更有信心来应用数学使之服务于日常生活,帮助他们树立生活化理念。在面对数学问题时,教师要教会学生运用数学眼光来看待生活问题,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巨大应用,增强数学应用意识,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在高考试卷中,命题人安排了一道药物试验类的试题,即,对比新研制的甲、乙两种药看哪种更加有效,通过设计实验方案来进行对比,以计数的方法来描述所遇到的问题。学生要永数学知识来求X的分布列,且要证明实验中的数值为等比数列、解释实验方案的合理性。只有在平时训练中树立生活化观念,学生才能在解题时从数学角度来研究试题,思考如何解答问题、如何提升解题正确性。在考场上,学生会面临较大压力,如果不能积极、有效地运用数学知识进行思考,那很可能就会丢失分数,由此可知,学习中树立生活化观念的重要性。
总之,高中数学与生活碰撞的方面很多,教师要紧密结合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从情境教学、解决生活问题、树立生活观念角度来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有效发展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未来的考试中不会因题目生活化背景而感到苦恼,在考场上应用数学知识来正确解答数学试题。
参考文献
[1]邹海金.生活化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践行价值[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0):25.
[2]王美娟.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索[J].成才之路,2019(1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