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学迎来了新机遇,也面临着新挑战,新形势下,有效教学这一理念不断渗透到高中化学学科中,它不仅能够实现教和学的有机统一,还能帮助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笔者对有效教学展开研究。
关键词:高中化学;有效教学;问题情境;生活现象;实验教学
高中是培养学生化学素养的主要阶段,也是学生全面掌握化学知识的重要时期,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方法的运用,而忽视学生全面发展,造成学生对化学知识产生固化思维,对今后身心发展也造成不利的影响,同时,这一教学方式与素质教育观严重不符,因此,教师应转变教育理念,将创新的思维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使之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各项思维能力,还有利于学生灵活掌握化学原理,从而实现学习目标。本文笔者以高中化学作为出发点,从“创设问题情境、挖掘生活现象、重视实验教学”三个方面对有效教学的策略进行分析与探究。
一、设置课堂问题,激发探究欲望
问题是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依据,如果将化学原理以注入的方式灌输于学生的头脑中,进而使学生机械记忆,这样不仅不能提高教学效率,还会扼杀学生的发散思维,对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也会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设置课堂问题,给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这样不仅能够强化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还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从而不断完善知识体系。
如:“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教学中,考虑到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会对物理进行分类,并对物质转化的规律具有一定的了解,为了使学生掌握简单分类法,并知道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两种分类方法,笔者首先以生活中的问题作为导入,进行提问:“同学们,如果我想要从超市里找到某个品牌的商品,你们怎么帮我找到呢?”学生们产生了探究欲望,参与到讨论中,学生进行解答,在此基础上,再次提出:“对等化学物质进行分类,并说说你是怎样分类的,在分类过程中存在哪些体会?”伴随着学生的好奇心理,组织学生展开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并使学生对两者分类方法具有表象的认识。因此,通过设置问题,不仅激发了学生对问题的求知欲,还增强了学生学习动机,从而有利于展开高效的学习活动。
二、挖掘生活现象,揭示化学本质
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作用于生活,虽然学生接触过蕴含化学原理的生活现象,但忽视了其中所蕴含的本质特征,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借助这一特点,将生活现象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并运用到教学活动中,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共鸣,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还能够加强学生对生活和化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刻感受到化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如:“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中,为了使学生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并能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首先挖掘生活现象,提出:“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为什么通常铝制品却很耐腐蚀?为什么不宜用钢刷来擦洗铝制品?”这些生活经验是学生所熟知的,但其中蕴含的化学本质却很少学生所知道,因此,笔者引导学生学习了铝的化学性质,学生了解到“铝制品表面存在一层氧化铝薄膜,容易脱落下来,对人体造成危害”这一原理,感受到化学原理对生活的用途,因此,通过生活现象,学生不仅丰富了生活常识,还学会了运用化学原理来解决生活现象,从而加强了他们对化学知识的理解程度。
三、重视实验教学,提高实践能力
实验作为化学教学中的一部分,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现代教育观不仅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还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实验教学,让学生切实感受真实的化学仪器,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实验的可行性,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化学原理的过程,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制取氧气”教学中,为了使学生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并加深学生对制取氧气原理的理解程度,考虑到学生已经对制取氧气的原理具有一定的了解,于是笔者带领学生走进实验室,引导学生展开实验活动,学生利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加热氯酸钾、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到了氧气,通过这一实验过程,学生不仅深刻体会了化学反应的原理,培养了其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够正确地组织实验装置,并学会了收集氧气的方法和验满的方法,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有效教学作为新的教育理念,它不仅是推动教学顺利展开的新思路,还是培养学生迁移能力的重要力量,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伴随着问题的提出,引发探究欲望,并通过发散思维,使问题得以解决,同时,以生活现象作为导向,不断挖掘蕴含在其中的化学原理,此外,教师也应重视实验教学,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的过程,提高其自身的实践能力,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燕东.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J].新课程(下),2017(4):185-185.
[2]陈琨.新改革下高中化学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都市家教月刊,2017(7):119-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