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发散思维、展开个性化的思考和深入性的探究,才能实现对化学知识的深入理解,掌握知识的本质内容与内在规律。而应试教育下的教学方法和模式通常只是针对学生进行“照本宣科”,学生几乎没有思考、探究的机会,从而对化学学习只能停留在肤浅的层面上,情境教学恰好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缺陷和不足,更好地满足学生学习的要求。对此,本文将从结合教材设问、提炼网络资源和拓展教学模式三方面出发,系统地分析情境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情境教学;初中化学教学;应用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要转变落后的教学行为和方式,调整教学的结构和体系,改善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体验的优化和学习兴趣的激发,以全面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促使学生获得知识、情感与能力的同步发展。情境教学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相符合,能够给予学生充足的学习空间和机会,充分促进学生学习潜能的发挥和智慧的展现,让教育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活泼。因此,作为初中化学教师,我们必须要顺应改革发展的基本趋势,树立科学的思想观念,从学生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出发,以实现情境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和实施。
一、结合教材设问,创设问题情境教学
问题通常是直接引发学生疑惑和思考的起点,同时也是能够推进学生主体性探究的关键点。所以,初中化学教师必须要重视课堂中问题的设计和提出。具体来说,教师在设问时必须要围绕着教材课本而展开,不能偏离基本的教学内容,同时还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水平,来设计出启发性、开放性问题;其次,教师需要把握适当的时机向学生进行提问,以创设问题情境教学,营造充满疑惑和思考的氛围,触发学生求知欲望,促进学生主动展开思考、分析与探究。
例如,在教授《金属的化学性质》这部分知识时,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为了培养学生们的问题意识,笔者结合教材设问,让学生们根据问题的引导展开思考。问题如下:哪些金属能够与氧气发生反应?铝的化学性质要比铁更加活泼,那么为什么铁容易生锈,而铝不会?提出问题后,学生们立即围绕问题展开思考,经过学生们的思考与分析后,学生们最终得出答案。这样一来,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笔者通过结合教材设问,创设问题情境教学,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提炼网络资源,创设体验情境教学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愉悦向上的情绪、情感体验,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优化和提升。而网络资源的整合运用能够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成为体验情境创设的强大动力。
所以,初中化学教师应当互联网络、信息技术等手段,广泛地搜集与化学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资源,并以图像、动画或者短片等形式呈现、展示出来,创设吹体验式的情境教学,促使学生在多样化的感官体验下产生内心深处强烈的情感体验,进而更好、更快地理解知识内容。
例如,在教授《原子的结构》这部分知识时,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了解原子的节奏组成,理解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为了加快学生们知识理解的速度,笔者结合信息技术展开教学。首先,在上课前,笔者通过互联网为学生们收集了一些相关的材料,让学生们初步认识到原子的空间结构,然后,笔者再为学生们播放原子的发现史,让学生们燃起学习的热情。通过这个方法,学生们不仅对本节课程的学习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还优化了学生的学习过程。这样一来,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笔者通过提炼网络资源,创设体验情境教学,加快了学生的理解速度。
三、拓展教学模式,创设实践情境教学
教学模式不仅仅局限于理论知识层面,同时还需要向实践方面进行拓展与延伸,从而让学生实现知识的深化理解和灵活运用。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应当转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观念,提高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积极组织和开展各种探究性、家庭性、趣味性的化学实验,创设实践情境教学,促使学生主动展开自主实验和实践操作,从中强化理论和实践之间的紧密联系,最终形成科学的态度和良好的实践能力。
例如,在教授《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这部分知识时,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了解酸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为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笔者根据本节课程的特点,为学生们开展了实验活动。在实验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们积极观察,鼓励学生们多动手、多实践。这样一来,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笔者通过拓展教学模式,创设实践情境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总的来说,情境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必然要求,同时这也是促进教学实效提升的重要途径。因此,广大的初中化学教师需要认识到科学方法对于有效教学的作用,并能够以科学的观念和思想为指引,通过结合教材设问、提炼网络资源和拓展教学模式等策略,来推进情境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运用,让化学教学更加科学、更加高效。
参考文献:
[1]李辉. 初中化学教学中情境教学应用的实践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7.
[2]王海涛,苗冬雁.情境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7,33(02):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