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总复习的相关策略

发表时间:2020/4/2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23期   作者:亓辉
[导读] 随着我国教育理念的不断提升,地区的教育质量也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理念的不断提升,地区的教育质量也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对于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分层教学措施,进一步深化学生的学习质量。为了强化教师的认识,本文对小学高年级数学分层教学实现途径展开探究,希望能够起到一些积极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分层教学
        在教学资源的分布上,地区教育资源和教学水平,甚至学习环境要稍稍落后于城市,在诸多学科教育中,尤其是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学生的学习基础以及学习兴趣和相应的学习方法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所以教师在执教过程中,更应该结合地区的实际教学情况,分析小学高年级数学的实际情况,对学生展开有的放矢的教学引导,争取能够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一、建立合理的分层机制,初步构建分层教学氛围
        在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中,想实现分层教学的目的,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分层的极值做出有效的强调,建立正确的分层思路,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准自己所处的层级,这样其才能够表现出更为积极的学习态度。
        例如学生在学习《小数除法》相关时,教师可以对学生整数除法和小数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根据学生以往的测验成绩,将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分为甲乙丙三个不同的层级,其中丙组学生代表基础层级,教学过程中,主要巩固这个群体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乙组学生代表发展层级,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帮助这个群体的学生,对数学教材上的学习要求,进行相应的执行,巩固他们的数学学习认识,甲组学生代表的是拓展层级,这个群体的学生除了要完成基础层级和发展层级的学习任务外,还应该根据就实际的学习内容,展开必要的拓展,将知识内容,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中来,利用小数除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拓展目的
        二、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逐渐形成分层教学模式
        在确定分层机制后,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按照相关的大纲要求,分析各个层级的学生情况,展开分层备课,对甲、乙、丙三个层级的学生,提出合理的学习要求,并且在执行的过程中,像分层提问、分层练习、分层测试、分层评价等内容都要在备课中有所体现,唯有如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才能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避免整个分层教学流于形式化。


        例如老师在讲述《图形和几何》相关内容时,老师可以适当将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例如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老师应该以让其知晓图形几何相关基础概念为主要目的;而对于基础一般的学生,老师可以适当拓展设置一些较难的题目,帮助学生突破瓶颈;而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老师可以实行学生讲课,促进学生间交流,同时也能让老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而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和完善,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老师还应注意,分层教学,不是歧视教学,所以,老师应该做到一视同仁,培养学生自信心。
        三、建立互动教学的模式,实行弹性分层教学形式
        在课堂上引入分层教学时,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为多元化的学习选择。在帮助对几何知识进行学习的时候,可能部分学生的几何分析能力较强,而部分学生却不具备空间想象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妨针对这两种学生,做出相应的教学引导。同时,在实际调查中发现,现阶段的考核制度,大多数是以学生的考试分数来进行判定的,这种方法缺乏客观性,很难对学生综合能力做出评估,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能力的差异性,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对于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点评,不仅仅要体现在解题上,还可以从学生在生活中对数学内容的应用情况入手,了解学生是否能够在生活中有效应用数学知识,进而督促大家对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展开认识,不能一味沉浸在“题海战术”的禁锢之中,这样才是迎合素质教学理念的表现。
        例如在学习《圆柱和圆锥》等而教学内容时,对于几何分析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帮助大家利用相关公式解答题目,让其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对于空间想象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来进行拓展,如果条件不允许,那么教师可以带着这个群体的学生,试着利用一些美术工具来制作圆柱体模型,大家在制作的过程中,能够对“底面”“高”进行认识,从而塑造相应的空间感受。同时,教师可以将分层内容引入评价教学的过程中,对那些难度等级较高的题目,教师可以让其以附加题的形式出现,做对可以加分,做错不扣分,以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基础层级的学生,可以利用附加题巩固学生的基础。
        综上所述,小学高年级数学分层教学有助于,帮助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及时反馈学习情况,逐层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这首先需要老师建立合理的分层机制,初步构建分层教学氛围;同时还需要针对不同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逐渐形成分层教学模式;最后还需要老师在课堂上适时建立互动教学的模式,实行弹性分层教学形式,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邓雪莲. 小学高年级数学分层作业设计探究[J]. 学周刊,2014 (26):171.
        [2]王勤柱. 浅谈小学高年级数学分层教学策略[J]. 名师在线,2018(16): 31- 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