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爱玩、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没能改变自己传统的教学方式,就很容易让学生丧失学习语文的兴趣。而情境教学的出现很适合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情境教学书语文教学中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通过制造有趣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教师预期的教学效果。情境教学,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进入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的一种教学方式。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多媒体;对话交流;角色扮演
在新课改的实行下,教师们一致觉得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的学生了,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作为主要的教学工具,为学生营造一个信息化的教学环境;根据教材内容,教师可以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教材中的意境;为了帮助学生感受教材中作者的真情实感,教师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带领学生体会教材中的感情,接下来笔者将从多媒体、对话交流、角色扮演三个方面进行详细地阐述。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教材情境
有很多学生都认为语文是一个难学的学科,在以往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要教学工具是黑板,这也就造成了教材中所描绘的一些诗情画意很难表现出来,从而导致语文课堂的气氛十分压抑,教学效率也很难提高。而多媒体的出现可以有效地改变这一现状,这种教学方法可以直观地把教材内容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将多媒体与情境教学相结合,可以最大程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给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例如,以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一首诗为例,这首诗通俗易懂,家喻户晓,有的学生在很小的时候就可能已经倒背如流。但是多数学生在却不知道这首诗的真正含义,体会不到其中的意境,所以,我会事先准备一段动画的古诗朗读,利用学生们对动画片的喜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正式上课时播放一组山峰的幻灯片,这时我会这样对学生们讲解:“大山一直是文人雅客写诗作词的主要事物,常常借用大山来表达自己的豪情壮志,也有不少描写大山的美丽景色,同样有的诗人还会借景抒情,那么作为这首古诗的作者,也是我国山水田园诗人的王维,他写这首诗是想表达什么情感呢,下面通过一个小动画,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在观看的同时,可以把书面上的古诗变得立体起来,从而增加教学的趣味性。
二、进行对话交流,创设教材情境
关于情境教学,其实有很多种教学方法,其中最简单的一种就是对话交流,教师通过创设语言帮助学生融入到教学情境中。
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这样在教师准确地引导下,让学生在来来回回的问答中,迅速地融入教材,从而构架出一种交流情境。语文教材不能只靠教师单方面的讲解,还要求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教材之间不断的交流,使两者之间产生共鸣,通过这种交流情境让学生的思绪紧跟教师的节奏,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这样才会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例如,以学习《她是我的朋友》这一课为例,在正式上课时,我会利用20分钟的时间进行本课的讲解,将本文的中心思想以及延伸意义为学生们详细地讲解,随后采用问答的方式创设情境教学,这样做的目的是加深学生对本文的印象,如:教师问“你们生活中有没有要好的朋友呀?”学生答:“有。”等等,让学生可以更好地融入到教材中。通过这种对话交流的方式为学生们创设学习情境,不仅可以加深学生们对于教材的印象,还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通过角色扮演,创设教材情境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的授课方式一般采用的是灌输式教学,传统的教学方式与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和进行心灵教育的目标背道而驰,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创设情境教学,教师可以通过教材的内容创设相关情境,呈现或再现教材相关内容,使学生亲身经历。通过情境教学中角色扮演的方式,使学生记忆更加深刻,容易产生强烈的情感,让学生在扮演的过程中获得教材上的知识并学会情感的表达。
例如,以学习《将相和》这一课为例,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三个故事:完璧归赵、渑池相会、负荆请罪。在讲这一课的时候我会重点讲解负荆请罪这一个故事,在讲这部分的时候,我将采用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因为小学生的理解能力与阅读能力不是很强,所以我会先带领学生阅读课文并且讲解课文的含义,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熟读课文,然后为了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我将进行角色扮演环节。通过这种教学方法的设计,可以让学生们更加直观的了解课文所表达的意义或是情感,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进来,通过情境教学的方式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还能促进学生们之间的交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在情境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帮助和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教师也要做到事先用心准备教学环节的设计,应用适合学生特点的情境进行相应的教学,以烘托课堂氛围为目的,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许燕.浅析小学语文课堂中情境教学的运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1):70.
[2]张雪波.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有效实施策略[J].当代教研论丛,2019(0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