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语文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多种渠道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语文;兴趣;教学方法
笔者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出于个人兴趣和想要寻求广大教师良性探讨语文教学策略。本文结合笔者教学经验,即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表达兴趣;多元丰富的课外活动,提升学生的语文修养;提升教师个人魅力,让学生爱上教师,进而爱上语文课。
一、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表达兴趣
教师注意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造的情境,学生能够情感上融入进去,有情感、言语表达的空间。如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课下分角色表演课本内容,让学生更加容易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多组织学生合作,进行课堂讨论、辩论,或者课外活动。学生能够在这样的情境表达中锻炼思维的品质,在思考中促进表达的完整性。总之,教师一定要让语文课“活”起来。
例如:在部编版三年级《金色的草地》这课教学时,在掌握生字词的基础上进行课文品读,教师要求学生以自由读和同桌表演的形式进行阅读,例如在精读文中第二自然段时,教师让学生找文中写兄弟俩玩蒲公英快乐的语句,引导学生加上动作入情入境地读。教师此时找到两名自愿为大家展示的小演员,小演员活灵活现的表现出兄弟俩“吹蒲公英”的活泼,淘气,学生也能够感受小作者当时的心情,体会这种童年乐趣,加深理解“多么有趣的蒲公英!”讲台上学生表演的真实生动,台下的学生也投入到这欢快的表演中,不由自主地发出阵阵赞赏的笑声。教师在讲述草地的颜色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也用手演示蒲公英运动的形态,带领学生一起张开、合拢,为学生营造情境,给予感官上的体验。
二、开展多元课外活动,提升学生语文修养
教师可以在语文课堂中设计不同形式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玩乐中学习。同时也能有效延伸课堂,结合教学内容开展语文课外活动。大力推进语文周活动,开展多元课内外教学活动,教师要以每周、每月和节假日设计不同主题课外活动,教师给予学生自我表达的机会,提供特长展示的平台,激发了学生学好语文、运用语文的兴趣,鼓励学生间合作与竞争、思考、质疑、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学生们在兴趣的指引下乐于表达,热情高涨,在积极表达的过程中,开阔了学生的视野,随着老师的潜移默化得指引,适时地做到咬字清晰,言之有物,有条有理,让学生们在每一次的活动后,有所得,有收获。
老师要多多给予学生鼓励性评价,利用双边关系的互动,提高整体教学活动质量,希望同学们紧握“语文”这把钥匙,开启知识的大门,迈向智慧的殿堂。
例如:本次活动的主题是“传承经典 感悟情怀”。老师们精心策划,呈现的形式多样的活动方式,着实给孩子们创造了一个大显身手的好平台。对一年级的学生进行了“学国学、诵经典”古诗朗诵比赛在和“古诗通关”语文周活动,低年级的同学们用他们稚嫩的童声精彩地演绎了古典诗词;而中高年级的同学们显然成熟很多,三年级的语文周活动的阅读主题是“诵读经典、爱我中华”,在诵读一篇篇经典诗词的同时,学生既学习了传统文化,又提升了语文修养。
三、提升教师个人魅力,让学生爱上语文课
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其自身的人格魅力乃至其一言一行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在不出格的前提下,要打扮时尚、言语时尚、行为时尚,用老师一身优雅得体、儒雅斯文的穿戴、一副清脆甜润或低沉悦耳的嗓音、一手字迹清晰、苍劲有力的板书会吸引所有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喜欢任课老师,爱屋及乌也会喜欢上这一科目。另外,感情融洽、谐亲密的师生前提下对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事半功倍。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自己人格魅力,创造良好愉悦的学习环境,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真正学习语文的乐趣。教师在强烈的个人魅力外之余,好要有扎实的教学能力,足够优秀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爱生每一次的语文课堂。在课堂学习中,老师的所处的地位也是非常重要的,精心的课前准备和教材钻研是必要的,讲一堂好课,帮学生理清课堂知识点、教学重难点,面对课堂突发情况,教师能够温柔机智的应对,以幽默、自信去感染学生,教师注意把握教育契机指导学生的语言表达,以达到训练的目的。教师可以通过课前“热身”运动,吸引学生的身心投入课堂,教师作为课堂服务者,学生引导者,抛出问题后要给学生留下充分思考的余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语文教师在课堂中应着重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和素养,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和赏识教育,用赞赏的眼神与微笑,恰当言语鼓励和表扬,让学生重拾对语文学习的信心。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内在的持久动力。语文教师要终身学习,脚踏实地立足课堂,不断参加研讨培训活动,积极交流沟通、反思实践,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为学生创设更加良好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曾高明. 如何有效开展小学语文兴趣课堂教学[J]. 都市家教月刊, 2017(12):78-78.
[2]卢春芝.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 未来英才, 2015(11):196-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