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语文教学研究的深入,写作教学也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小学阶段如何进行写作教学已成为热点话题。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具有一定的困难,学生的写作思维不够发散,写作技巧和方法的掌握不足,不注重批改等,无法助力自身快速成长。基于此,本文从注重读写结合,结合思维导图,加强作文评改三个方面出发,对基于写作能力培养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阅读;评改
写作能力是重要的语言技能之一,能反映一个人的实际语言水平。语文写作无论在学习中还是工作上都起着非常大的作用。不过,很多人拿起笔后都不知道该从何写起,很多小学生更是在写作中不知道写什么和怎么写,无从下笔。为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写作教学水平,不断思考如何帮助学生提高语文写作能力,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以下,本文从三方面出发来具体论述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开展。
一、注重读写结合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是语言的感知和理解过程,是掌握词句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在感知和理解的同时,熟悉写作方式和表达的语言积累。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通过阅读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和技巧,读写结合,是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途径。不管是阅读课内文本还是课外材料,小学语文教师都应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加深学生的理解,为语文写作做准备,以实现通过有效阅读达到提升写作能力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太阳》《松鼠》等文章时,教师可让学生先自己读一读课文,对文章内容有大概的了解,然后再带领学生将课文中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重点句子进行分析,并引导学生进行改写或仿写,训练他们对写作手法的运用。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感受来讲一讲对课文的理解,相互讨论讨论,并将之写成一段短文在全班进行分享。接着,教师还可以进行拓展,让学生以“介绍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最喜爱的事物”为题,并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运用在阅读中所学习到的写作方法形成一篇好的作文。通过这样的阅读学习,提高了学生对于写作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写作练习当中。
二、融入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逻辑思维以图形形式具象化的思维工具,在很多领域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语文写作过程当中,学生不仅要有清晰的主题,更要有发散思维,寻找更多的可以写作的思路和事物,以提升自身的思考效率和写作效率。而思维导图本身具有的图形趣味性,让学生能够看图展开联想,进行逻辑思维的训练和强化。故而,其可以帮助学生在写作前先建构更完整的写作思路。
因此,语文教师可以结合思维导图开展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活动。
例如,在教学写景类作文的时候,教师可以把“冬天的雪”或者“夏天的雨”作为写作主题,并且鼓励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来明确自身的具体写作方向,让学生去构思雪(雨)中的情景、人物等,如有的学生会在文章开头的时候运用排比手法来引入雪(雨)的内容,在中间部分引入早晨、中午、晚上不同的状态,在结尾部分表达自身对雪(雨)的感情。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学生明确了作文的整体结构,这样就可以更为有条理、清晰地呈现出景物特征。当整体框架确定之后,学生就可以融入自身真实情感投入写作之中,这样才能够写出独具一格、优秀的文章。
三、加强作文评改
习作评改能力是提高学生自我认识的有效手段,但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一些教师对学生评改习惯的养成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当前新课改的背景下,要求小学生在作文学习中通过练习不断提高自主评改作文的能力,转变被动的写作方式,在作文的自我评改中进一步提高写作能力。所以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让学生自主评改或者同学间的互动评改以及教师批改等方式,让学生养成认真写作、自主评改的良好习惯。
例如,笔者发现学生在作文中经常有标点符号错误以及语句不通顺的问题。对此,在修改习作之前,笔者先选了一篇习作用多媒体呈现出来,然后让全班学生通读。读完后,笔者问:“你们在读的过程中对于句子是否通顺有什么想法?”在学生发表了想法后,笔者追问:“遇到这种句子不通顺,标点有误等情况,我们该怎么办?”学生的回答有不同的见解,有的说圈起来,有的说涂掉。这时笔者出示了一篇例文,让学生看看例文是怎样处理的。然后让学生当堂修改自己的习作,做到学以致用。如此一来,小学生在自我练习评改的过程中,自然能提高习作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能从自主评改中体验到写作的乐趣。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师要达到高效的培养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的重要教学目标,就要始终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中央位置,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出发点,以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为教学目的。同时结合学生的语文基础状况与学习特点,为学生开展读写结合教学,利用思维导图助力学生有清晰的写作思路,还应借助自主评改的力量,让学生都获得写作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许凤梅.浅议新时期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质量的提升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51):79.
[2]林来哥.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9(4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