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曾认为教育是科学技术发展最缓慢的领域。从韩愈认为教师是能够“传道授业解惑”,到叶圣陶提出“好教师”是要教会学生自学,随着教育的发展变化,“好教师”的概念既承继了前人的观点,又扩展了更广阔的外延。本文结合语文教学经验,简要探讨“好教师”的含义与特征。
关键词:“好教师”;语文教学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曾认为教育是科学技术发展最缓慢的领域,假若令一位生活在百年前的教师穿越而来,他仍可以在当代学校中使用自己那一套教学法来教学,并且没有任何不适。一千年前,韩愈认为教师能够“传道授业解惑”。约一百年前,叶圣陶提出“好教师”是要教会学生自学。随着时代发展,教育技术、教育环境、教育理念等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好教师”的概念也变得更为多样化,既承继了前人的观点,又扩展了更广阔的外延。什么样的教师才是今天的“好教师”,这个问题值得探究。
一、“好教师”是“学者”
《现代汉语词典》对学者的定义是:“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对教师而言,“学者”的含义有两层:其一,学科研究卓有成就;其二,始终保持学习状态。具体表现为教师善于教会学生学习,也能够保持自主学习。
学科知识水平是教师实施科学研究、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和先决条件。因此,“好教师”首先应该是一名厚学的教师,广博地掌握本学科的知识,并对其有深刻的理解。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能够对所教授的学科进行知识结构梳理,对本学科的系统和层次有独到的认知。
“好教师”同时也是一名博学的教师,不单广泛地理解本学科,而且乐于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领域,在教学活动中能够串联一个学科群的知识,使它们相互配合、共同作用于学生的素质培养。
有的语文教师会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内容来辅助教学。往往此时,他们会遇到类似的现象:在文科班讲授语文课时,结合历史、地理及政治等文史类学科的相关知识有助于学生领会课文中的思想感情,课堂气氛也更活跃;而在理科班运用相同教学手段讲授同一篇课文时,效果则并不明显。例如,教授《道士塔》时,将近代史的相关知识作为课文背景插入,文科生依据已学过的知识导引,较快地理解了课文所表现的特定历史环境下的民族悲剧以及作者的深厚情感。但同样的方式在理科班却很难取得对等的教学效果。反之,教授《石钟山记》时,结合部分物理知识,理科生的课堂参与度、活跃度都相对文科生增强了。经过教学评价和教后反思,我们可以假设:在对文科生进行语文教学时,应尽量选择结合文科知识;而对理科生进行语文教学则尽量选择结合理科知识。
学生评价“好教师”的基本标准之一在于把课“讲清楚”。不同的学生群有不同的思维方式,教师如何找到适合这一群体的知识接受方式,需要运用学者的辩证思维和科学精神进行探究和分析。在整合相邻学科知识的过程中,“好教师”有敏感的科研意识,能从教育现象中发现研究点,思考现象背后的问题。
“好教师”不是安乐椅上的学者,而是实践中的先驱。教师通过教学情境学习和自我教学反思,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积累经验,尝试教学试验,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明确教学内容、目的及手段。中国现代教育家叶圣陶提出“教期无教论”,认为教学的最大目的在于“不需要教”,即教会学生自学。只有学生能理解的语言才是好的教学语言,只有学生能接受的方式才是好的教学方式,师生在教学活动中同步学习。
“好教师”是学者,其意义在于教师能够从内到外都给学生以积极、向上、进取的影响。
二、“好教师”是“父母”
在家庭中,父母犹如教师;在学校里,父母缺席的空间则由教师来填补。教师所扮演的父母角色内涵包括以下几点特征:
(一)爱护和理解
教师对学生情感的理解程度影响了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互动效果。每个个体都拥有与众不同的复杂的内心世界,“好教师”以良好的心理状态尝试接触学生的内心世界,在理解的基础上对学生施以引导和矫正。学生常将教师视为学校中的保护者,这种需求很大程度上是归于心理的。教师在扮演好学生心理维护者的角色时,应注意与学生的对答交流。
例如,不少学生喜爱网络游戏动漫,受当代网络文化影响较深,写作和口语交际中常不自觉地出现网络用语和不规范的语言表达,更有甚者与他人存在沟通障碍。对此,教师单纯的批评或简单的矫正于事无补。“好教师”不能不考虑:如何从学生的视角来看待并解决问题,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有教师爱生如子的前提,才会出现学生尊师如父的结果。有教师愿意倾听的姿态,才有学生愿意倾诉的信任。师生关系和谐融洽,教学活动方能顺利开展,教学目的才可完满达到。
(二)协调和维护
学生在学校成长的环境中学习与人相处,其间常出现许多人际关系问题。教师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管理者,起着双向营造和谐环境、协调人际关系的重要作用。在学前教育和初级教育阶段,许多学生尚未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在中级教育和高级教育阶段,学生个体意识增强,使其更易陷入人际关系的矛盾中。教师对不同学段需采取不同方式来协调生生关系。“好教师”协调学生间关系时能以维护学生心理为前提,所有的协调与维护只为了学生的身心能够在教育环境中健康发展。“好教师”应以家长的姿态带领学生融入学校环境,同时又能以学校代表的身份与学生家庭展开有效对话。
(三)引领和指导
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具备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能力。这种能力的构成不仅包括生存知识和技能,更在于道德品质。教师的眼光应落于学生的精神成长。躬行道德,是时代环境对有着“精神工程师”称号和责任的教师的要求。这种要求自古有之,在当今的社会状况下则愈加强烈且紧迫。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以身殉道,为的是坚持其一直教导学生的真理和信仰,崇高的精神影响了学生柏拉图、色诺芬,并贯穿其一生。如果说教师可以用语言带领学生去感受语文课本里描绘的场景,那么课文里所蕴含的道德情操则更多需要教师自身展现的德行去传达。常言道:“严父慈母”,教师对待学生,既需要给予学生慈母式的爱护和理解,又需要对学生施加严父式的管理和导引。
教育是发展着的教育,教师是成长中的教师。教育中的各要素不断变化发展着,教师的形象始终是千姿百态。怎样的教师才是“好教师”,各个时代不同地区皆有各自的论断。高学以为师,正身以为范。“好教师”的标准虽世殊时异,仍能找到一脉贯之的主梁。
参考文献:
[1]陶行知先生著,江苏省陶行知先生研究会,南京晓庄师范学校编.陶行知先生文集修订本[C].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