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山地传统村落美丽乡村特色风貌营造

发表时间:2020/4/24   来源:《建筑实践》2019年第24期   作者:李京珂
[导读] 我国农村建设主要着眼于提高当地村民的生活质量
        摘要:我国农村建设主要着眼于提高当地村民的生活质量,粉饰周边环境,为游客提供农业文化体验。“十二五”以来,全国各地纷纷提出建设美丽乡村的行动计划,并为此付出了代价,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乡村传统园林的保护和利用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我们以山地传统村落景观为研究对象,运用美丽乡村的概念,从我国农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具有农村特色、符合农村实际的建设方法,希望能探索出中国农村特色的建设策略。我们实地走访了许多村落,发现了诸多问题,于是我们研究了村庄文化的发展,查阅了相关理论,得出了一些经验,试图提出营造乡村特色的方法。
        关键词:乡村文化,特色风貌,美丽乡村,风貌营造
        引言
        随着我国农村建设进入美丽农村建设的新阶段,农村人居环境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最后阶段的新农村建设,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长期滞后的状况。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核心的美丽农村建设不断深入。2012年以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会同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下发《关于开展传统村落调查的通知》,许多地方积极探索传统村落保护之路,发展和文化传承,取得阶段性成果。据了解,龙泉市前四组共有37个村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其中29个村获得了每村300万元的中央财政支持。加上公告后的12家,共有49家。如果不考虑民族文化的传承,就会造成乡村特色、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丧失。“美丽中国”的江山大都在加速“美丽乡村”的新型城市化进程,使当地传统文化面临危机。
        一、关于传统村落
        传统村落是中华民族丰富传统文化的载体,传统村落这个民族文化的基因库,不仅包括了选址格局、整体风貌、建筑细部等物质文化,还包含传统农耕生产方式、生活习惯、饮食习俗、历史迁移、家族绵延以及文学、艺术、歌舞、民间习俗等非物质文化。
        (一)传统村落文化与村落风貌的关系
        村落文化与村落风貌是内在与外在的关系:村落风貌是村落文化的展现,而村落文化是村落风貌的内涵。有特色的村落风貌,一定是积极健康,富有特色的村落文化,从内而外、自然而然地体现出来的。悉数我国上千年来那些传世经典的名村古镇,无不是一个时期文化昌盛的历史印记。
        事实上,风貌一词的含义在已经越来越偏向于带有文化特征上的表象,不仅仅是视觉上的,还有感受上的,或者说体验性的。如果说过去看村落风貌是去看好不好看,美不美,那么,现在人进入村落,就是为了感受生活,融入村落的人文气质当中。这个时代的风貌与文化概念接连的更加紧密,彼此相互交融,已经不再可能抛开文化谈风貌,也不可能抛开风貌谈文化。
        (二)关于村落特色风貌
        村落的特色风貌是指村落呈现出的区别于其他的村落,具有鲜明地域特征和乡土气息的风格与外貌。这里之所以强调区别于其他村落,是因为在村镇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千村一面的普遍现象,这一方面,可能是受到外来的生活、观念和技术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对自身的特色认识不足或缺乏自觉意识,而有意识的保持和强化自身村落的特色,是村落建设中非常重要的导向,尤其是山地村落的特色风貌,更需要去改进和营造。
        (三)村落环境景观美
        在村落环境景观层面上,“美”是指村落物质空间的构造和设计美丽村落景观的营造应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村落景观规划要充分利用当地地形,发挥区域优势,创造出能反映村落特色和标志的村落景观。在山地村落中,保护山地的生态环境,合理安排绿地、休闲空间、文化健身设施,创造美好的村落公共活动空间,营造出一个优美的、家家秀丽的山地村落是关键所在。
        (四)村落社会景观美
        在村庄社会层面,“美”是指和谐甜美的生活,即产业结构合理、规模适度、发展状况良好、村民富有的美好生活。同时,在生产生活中,邻里互助,形成了文明、和睦、和谐的农村社会氛围。
        二、保持村落特色风貌的意义
        (一)尊敬历史,传承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邃深挚的软实力”而中华文明起源于乡村,哺育于乡村,承载于乡村,特别是在当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乡村被喻为中华传统文化最后的阵地。尊敬中华文明传承的历史,保持乡村历史文化的特色,传承乡土文化,使其免受国际化大潮的趋同,对于保护中华文明,有着迫切的意义。
        (二)继承乡土历史,再现乡土精神
        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盲目模仿城市景观,破坏了农村许多重要的地域建筑和生活场景,割断了村民对农村的情感依恋,缺乏地域感。村落景观应该有当地村民能够认可的最原始的生活区,成为容纳居民对当地特殊感情的熔炉。农村有许多古庙、祠堂和古树,在创造景观特色时,要尽量保留地方特色,恢复原貌,以保留地方的历史文化内涵。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要保持苗族、彝族等少数民族村落的建筑特色和苗族花山节的服饰表演。
        (三)美丽乡村建设与全社会对乡村的热切关注
        2008年是中国历史上不平凡的一年,这年发生了两件重大历史事件:中国首次承办奥运会和突如其来的四川汶川大地震。前者代表着我国以北京为代表的城市文明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后者说明了我国的乡村建设水平还存在相当严重的不足。同在这一年,经济强省浙江的安吉县提出了“美丽乡村”计划,一时间,建设美丽乡村的强烈愿望遍及全国,以往以农村经济、改善住房为主旨的建设模式,开始向“美丽”和“特色”转变。
        (四)可以提升村民的文化自信和幸福感
        前文分析了乡村、村落、山地村落的情况,从表面到社会层面,我们发现城乡差距在不断加剧,村落相对城市处于文化上的弱势状态。因此,弘扬和传承乡村文化,让村民正确的认识自己村落文化,同时让村落中的优秀文化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可以提升村民的自我文化意识,更加爱惜当地文化,以当地村落文化作为骄傲,增加自我满足感和幸福感,恢复文化自信。复兴当地传统文化,是促使村民产生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有效方法。
        三、风貌营建存在的问题剖析
        我国村落数量庞大,问题复杂,建设发展参差不齐,现状风貌大相径庭。不可能用简单统一的方式描述清楚,更不可能用单一思路分析与研究。
        总得来看,风貌良好且具有特色的村落不多,但随着全社会对乡村的关注,大多数的村落的宜居性有了很大提升,不光是普通村落,山地村落的改善也有,可是,目前山地村落的风貌营造还存在问题,由于地形崎岖,建造压力很大,而且,很难施工。
        (一)各地经济发展失衡导致乡村风貌千差万别
        纵观中国历史上的文化名村形成过程,不难发现这些名村的促成都和一个时期经济繁荣,财力丰厚有着重要的关系。

我们分析了一些历史文化名村的成因,主要有三种:富商返乡、官仕归田、地处水陆的交错关键位置,这三个成因实际上带给乡村的是经济上的财力物力和文化上的品位提升。
        (二)经济落后导致风貌破败
        尽管我国农村经济已经有了很大发展,但受到长期城乡二元结构影响,相比普通村落,山地村落的经济总体上比较落后,经济落后影响山地村落风貌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农民收入低,无力翻修自宅,而集体经济能力差也使村落整体环境的整治和更新迟滞,导致老房子或传统民居破败,重要景观元素无力维护,山地改造难度大等。另一点是为了发展经济随意引入一些低成本的、城市排斥的产业,这些产业技术水平低、污染严重,更加速了山地村落环境的破坏,山地特色风貌自然也无法改善。
        (三)外来文化影响加剧,自我文化认知不足
        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到城市务工,他们的视野也发生变化。在现代城市文明的耳融目染中,久居乡村的人们羡慕并追逐城市文化,忽视甚至摒弃原有的乡村文化。在村落建设中,开始模仿或照搬城市的建筑和环境,而忽略了当地的传统与山地风貌的特色,亦或认为传统和旧貌代表了落后、落伍、甚至是穷困的象征。
        (四)认知面窄,宣传力度不够
        目前一些村落留给人的认知仍停留在偏远山区、人民生活贫穷原始落后的感知中。但随着近些年国家的发展,和各个地区推广和发展旅游,很多到游玩的游客切身体验到少数民族村落的民俗、民风,并对其富有民族特色的建筑给予极高的评价,对当地的自然山水、民族文化赞叹不已。比如云南九乡风景区是以神秘莫测的溶洞景观为主的国家4A级景区,然而因宣传力度不足,导致其距石林风景区仅仅只有38公里,但知名度却远不及石林。尽管当地旅游公司大多将石林、九乡规划为一日游线路,但仍有很多宁愿选择单独游玩石林也不会选择九乡的游客。因此提高思想高度与认知面,加大宣传力度是发展云南乡村景观的重要一环。
        (五)尚未建立适合村落的建设管理体系
        目前村落中建设的管理方法基本上还是脱胎于城市的管理方式。在调研过程中,可以发现很多优秀的村落建筑仍然还属于“违章建筑”,也有很多违章建筑因为存在太久而成为“合法”建筑。在村落中,房屋建设的申请、报批、审查、验收等一系列的问题制度尚不明确,要么没人管,导致私搭乱建;要么按照城市的管理办法来管,导致管理过严,甚至严格到无法实施。当下没有--套法理明确、权限清晰、切实可行的村落建设管理审批制度。当下的设计管理体制,有实力的大型国有设计院几乎无法介入,设计体制内要求的各种绝对可靠的实施要求对农民而言根本不可能,千百年来的中国乡土文化教会了人民最最为简单,又合理的空间构成,因此,简化报批手续,对村落建筑师进行认证和平台化管理,可以实现村落快速的复兴。
        (六)山地地形开发难度大,交通不便
        比如说,云南的山地景观以山为骨,以水为脉,伴着气候的多变,形成坡度陡峭、起伏大、沟壑纵横的自然分布特点。其形态多样,规模大小不尽相同,传统村寨地形复杂、地貌及地质条件多变,造成交通不便,开发难度大,严重地限制了云南整体乡村景观发展的脚步。层层大山阻挡村寨信息获得、道路艰险大型运输车辆无法到达、山地地形复杂延长材料运输时间等因素困扰着云南乡村民族村落景观整体发展。
        四、村落景观特色风貌营造
        (一)村落景观设计应符合自然地形
        农村经济不发达,大规模的拆迁建设不仅造成土地不稳定,而且造成大量不必要的浪费。特别是在云南,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复杂,山地面积大,村落基本都是依山而建,既符合自然地形,又创造了独特的村落地理景观。比如,云南省元阳县牛角寨乡小岭岗村的蘑菇房,就以惊人的方式形成了独特的村落景观。这种环境本身是可修复的,不会把自然景观分割开来,可以融入自然,与地球环境成为一个整体。
        (二)利用当地的材料和技术
        当地的原材料是直接可利用的资源,如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赣联式的竹楼、城子古村落的土棕屋、大理白族以石头为主要材料的建筑等,把这些材料运用在设计中能够降低造价,还能使村落景观更具地域特色。采用传统技术利用地方材料,将新技术与地方材料同时运用于村落景观建设,可以在设计表达上更加适合。
        (三)村落自然生态景观
        农村自然生态景观是以保护为主,规划为辅的非建设用地,由植被、水体和山地组成。在山地村落景观规划设计中,应重点保护山地村落的绿色廊道、森林绿地、生态防护林、大面积植被板块、原有的河流等水体,营造合理宜人的开放空间、灵活的水体,尽量与山地村落生活相协调环境。
        (四)坚持保护和恢复乡村绿地景观是乡村发展的永续保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保护和修复绿地景观是整个乡村景观规划的基础和重中之重,只有将资源保护好才能上升到发展的层面。把握土地资源现状,分析绿地景观的整体环境进行规划。首先,由于云南大部分山地地形地貌是垂直分布,进而造成斑块零散的现象。要在保护景观多样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将自然零散斑块融入整体景观,将类似功能斑块整合通过道路系统串联成廊道。其次,乡村内部景观应尽可能选择当地树种,因地制宜造景,以功能性为主,美观性为辅,为乡村人民生产生活需要提供服务。最后,由于外部大面积基质性景观资源丰富,但与乡村的连接性不够,景观的敏感度较高,具有生态不稳定性,因此应在乡村边界种植植被保护带形成天然屏障,增加乡村景观与周边基质性景观的连接性,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也有很大益处。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探讨了山地乡村景观的营造,提出了其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了山地乡村景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规划山地村落的研究人员应走进山村,了解当地文化、自然特点、生产生活方式等,对原场地进行重新分析与测量,再以理论知识为基础找出适合当地景观规划的方式。中国的山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还有很多山地落后乡村得不到发展。在加强景观的数据勘测分析,扩大景观的研究范围与理论深度、增加各民族文化对山地乡村景观规划的影响等方面都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可谓任重而道远。希望通过本文研究能够对全国山地乡村景观的建设起到一定的帮助和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利敏.乡村振兴背景下贫瘠山地乡村旅游发展研究——以平山县李家庄村为例[J].大众文艺,2020(05):223-224.
[2]晏嘉炜,罗元惠.乡村振兴视野下无锡市乡村旅游发展研究——以江阴双泾生态园为例[J].大众文艺,2020(05):229-230.
[3]孙婧雯,马远军,王振波,张敏.农旅融合视角下新型乡村社会关系架构及提升路径——以浙江金华陈界村为例[J].地理研究,2020,39(03):696-708.
[4]杨辉素. 美丽乡村的色彩[N]. 河北日报,2020-03-06(009).
[5]遵义市农业农村局局长 邹家文. 开启“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再出发的新征程[N]. 遵义日报,2020-03-04(004).
[6]季心蕙,汪泓涓,黄鹏飞.“三生”视域下的乡村景观开发与乡村振兴——以苏州市东山镇为例[J].戏剧之家,2020(06):97-98.
[7]杨建彩.因地制宜,探索美丽乡村建设模式[J].中国商论,2020(05):204-205.
[8]田福忠.浅析牡丹文化对菏泽市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J].农业与技术,2020,40(04):169-1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