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筑垃圾治理规划中综合治理体系的构建

发表时间:2020/4/24   来源:《建筑实践》2019年第24期   作者:邓恒意
[导读] 建筑垃圾的综合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
        建筑垃圾的综合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从流程上包括建筑垃圾的产生、分类、收运、利用、处置和最终的填埋消纳;从模式上包括不同种类建筑垃圾在建筑垃圾治理流程各环节的处置和利用方式;从配套设施上包括各环节需要配备相应基础设施的建设;从管理上包括全流程信息化管理系统和平台的构建方式;从产业上包括由建筑垃圾治理各环节衍生出的产业门类和产业链。由建筑垃圾治理全流程的纵向系统和各环节内部和外部的横向子系统,共同构成了建筑垃圾治理体系。
        本文通过厘清建筑垃圾的治理方式和治理关系,探索构建科学合理的建筑垃圾综合治理体系,为城市建筑垃圾治理规划的编制提供系统思路,助理提高城市发展质量。
一、建筑垃圾治理流程与治理模式
        厘清建筑垃圾治理流程,就能对建筑垃圾治理全流程上的各环节,针对其不同特点提出不同环节的治理模式。建筑垃圾治理体系在纵向上,分为产生(包括产生源头和源头减量)、分类与收运、利用与处置和终端消纳四大环节。
(1)建筑垃圾产生环节
        建筑产生源头主要包括工程渣土、工程泥浆、工程垃圾、拆除垃圾和装修垃圾5大来源。在建筑垃圾产生环节,通过对不同类别建筑垃圾的源头减量控制,经产生量削减后的建筑垃圾进入分类与收运环节。
        (2)建筑垃圾分类与收运环节
        经源头减量后的建筑垃圾通过规范化的收集运输,运至资源化利用厂或转运调配场进行分类处置,按可资源化利用和难以利用的建筑垃圾分类进入建筑利用与处置环节。
        (3)建筑垃圾利用与处置环节
        经分类后的建筑垃圾主要可分可资源化利用的建筑垃圾和超出资源化利用水平的其他难以利用的建筑垃圾两大类别。对与超出资源化利用水平的其他难以利用的建筑垃圾直接收运至建筑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理。对于可资源化利用的建筑垃圾,通过垃圾分拣,一部分可进入资源回收系统回收利用,一部分属于生活垃圾范畴的进入生活垃圾处置系统。
        剩余大部分工程渣土、碎石、砖块、混凝土块等类型的建筑垃圾则按以下两种方式进行资源化利用。对于成分构成简单,易于直接利用的部分可通过资源调配或交易平台,直接利用于土方回填、景观用土等功能需求。对于超出直接利用需求或不利于直接利用的部分的,则进入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厂用于生产再生产品进行再生循环利用。
        (4)建筑垃圾终端消纳环节
        超出资源化利用水平的其他难以利用的建筑垃圾和通过再生资源化利用后的少部分生产废料收运至建筑垃圾填埋场或消纳场进行填埋消纳处理。


建筑垃圾综合治理体系图

二、建筑垃圾源头减量方式
        建筑垃圾的源头减量是一种从源头上避免、消除与减少建筑垃圾产生量的办法。本研究从建筑垃圾分类入手,提出不同类型建筑垃圾的源头减量方式,引导各类建筑垃圾产生量从源头上得到控制削减。建筑垃圾应从源头分类,按照工程渣土、工程泥浆、工程垃圾、拆除垃圾和装修垃圾等几种类型,分别收集、运输、分类处理处置。
        (1)工程渣土和工程泥浆的减量方式
        工程渣土和少量工程泥浆可采用区域土方调配的方式,减少最终产生的需要处理和填埋消纳的总量。对于施工产生的可用于工程回填的建筑渣土通过区域土方调配优先用于工程回填,对于超出调配量的渣土、淤泥等则进入资源化利用和填埋消纳环节。通过区域土方调配使工程渣土尽可能多的用于回填利用,减少其需处理和填埋的产生量。
(2)工程垃圾的减量方式
        优先使用绿色建材——绿色建材在生产原料上,大量使用固体废弃物,节约了天然原材料,而且在今后建筑拆除时绿色建材也可以再次重复使用。在建筑设计时的建材选用标准当中,优先选用绿色建材既是对建筑垃圾源头减量化排放的要求又是发展生态型建筑业生产的必要条件。
        发展预制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的结构相比,装配式结构有利于节约建材原材料、减小建材的损耗、避免各种建材构件因尺寸不合而二次加工、切割等产生废料,减少了施工阶段的建筑垃圾产量。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不仅在建筑施工方面,在建筑物未来的拆除方面都更利于实现建筑垃圾的源头减量化控制。
        (3)拆除垃圾的减量方式
        在设计阶段考虑未来建筑物的拆除——在设计阶段考虑未来建筑物的拆除的思路的提出为建筑物拆除提供了一种替代方法它不仅能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量,还能为建筑物的拆解、材料的回收运输等制造新的商机。
        做好旧建筑的处置评价工作,积极开展旧建筑的多元化再利用——“大拆大建”和“短命建筑”是导致建筑垃圾产量增加的重要因素之一,应当科学的去做好旧建筑的处置评价工作,通过科学和适当的方法选择正确的旧建筑处理方案。相对于拆除重建而言,发展旧建筑的更新改造不仅能节约资源,也能减少建筑垃圾的产量。
        优化建筑物的拆解方式——优化拆解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旧建材的再利用率。如分离拆解或者分类别拆解,人工拆除内部装修、接机械拆除建筑物的混合拆除方式,这些拆解方法都能有效的提高旧建材的再生利用率。
        (4)装修垃圾的减量方式
        通过推广全装修房、改善施工工艺和提高施工水平等多种方式,都能从源头上减少装修垃圾的产生量。
三、建筑垃圾治理的设施系统
        在前文建筑垃圾全过程治理体系框架的基础上,可以由治理模式对应设计相应的治理设施系统。建筑垃圾治理设施系统包括转运调配设施、资源化利用设施和填埋消纳设施三大类设施。
        转运调配设施——指用于建筑垃圾转运存放和分拣调配的设施,具备安全、环保存放,分类分拣、外运等功能,主要用于建筑垃圾的区域土方调配和建筑垃圾分拣和中转运输。
        资源化利用设施——指采用一定的工艺手段,将建筑垃圾加工成再生产品的设施,可包括固定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厂和移动式建筑垃圾处理设施。
        填埋消纳设施——指采取铺平、压实、覆盖等对建筑垃圾进行处置和对污水进行治理的处理设施。主要包括建筑垃圾填埋场、建筑垃圾消纳场等,用于对过剩建筑垃圾或经处置利用后的剩余建筑垃圾进行填埋消纳。
四、建筑垃圾全过程信息化管理体系
        对应建筑垃圾的治理流程、治理模式和治理设施,通过设计各环节的管理系统和贯穿各环节的全流程综合管理与循环利用信息共享平台,可以构建筑垃圾全过程信息化管理体系。系统应包括建筑垃圾源头信息管理、减量调配信息管理、运输信息管理、分类处置信息管理、资源化利用信息管理和处置场所信息管理等功能,分别对应建筑垃圾治理流程中的各主要环节,用于建筑垃圾治理流程各环节的信息管理。同时应具备一个信息共享平台,该平台通过联通各子系统实现数据共享应用,对平台用户提供跨系统的数据管理与应用服务,对公众提供子系统信息查询和展示功能。
五、建筑垃圾治理的产业体系
        由建筑垃圾治理全流程各环节衍生出的建筑垃圾治理相关产业可以构成建筑垃圾治理产业链和产业体系。其中包括源头减量环节相关的装配式建筑产业、绿色建筑产业、建筑垃圾(土方)资源交易产业等;由分类与收运环节衍生出的建筑垃圾分类回收产业、建筑垃圾运输产业等;以及由利用处置环节衍生出的资源化利用产业和终端消纳环节衍生出的填埋消纳产业等。
六、结语
        通过对建筑垃圾治理流程与治理模式、源头减量方式、设施系统、全过程信息化管理体系和产业体系的组织安排,可以为建筑垃圾治理工作构建出一个完整的全过程治理体系。以治理体系为框架,不仅能为建筑垃圾治理规划提供科学化、系统化、全局化的规划编制思路,更有助于引导建筑垃圾治理工作顺畅推进,使规划和实施实现更好的结合,促进建筑行业和城市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颖.郑胤.陈家珑 北京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政策研究 [J]. 建筑科学(2008年)
[2] 周文娟.陈家珑.路宏波我国建筑废物处理利用问题与任务研究 [J].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0年)
[3] 《建筑垃圾处理技术规范》(CJJ134)
[4]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循环经济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桂政办发〔2014〕11号)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