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供电所安全生产精益化管理总体思路以安全生产+精益化管理为核心,以安全生产相关部门和部门内部业务为对象,遵循依从性、继承性、落地性、推广性四性原则,以统一的管理模式、岗位设置、作业标准、作业流程、作业行为完成安全生产精益化管理计划工程、实施工程及评价工程。
关键词:供电所;安全生产;精益管理
1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现状
1)安全管理工作难以展开
在我国大量传统供电企业轻视日常机器的检修管理,进而导致安全事故频频发生,据调查显示,多数企业的设备档案和检验报告并不完善,且出现多种突发事件并没有记录在案的现象,这说明供电企业对安全管理这一方面的工作并不重视。产生这一现象的基本原因就在于企业领导仍然持有守旧思想,认为生产率和经济建设才是企业发展的首要任务,而供电企业的管理者也没有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来控制和预防突发事件的产生。
2)普遍出现违章作业现象
因我国部分企业制度特殊,致使有些工作具有临时性,进而导致无证上岗人员的出现。例如接线员在没有相关专业上岗证的情况下接触此类工作,将极有可能发生触电现象,造成人员伤亡。而有些需要停电的工作由于相关工作人员的疏忽,将致使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健康被威胁,例如变台的验电和停电都是由于违章作业造成的结果。
3)电力系统设备老旧,稳定性不足
由于电路的复杂性及多样性,使非专业人士无法进行调配,而在专业检修人员进行调配时由于电路老化带来的安全隐患问题便爆发了出来,首先便是由于绝缘层破损使输电线完全暴露出来,这将导致检修人员触电,乃至危及生命安全。因我国大部分供电企业为传统企业,所以供电系统设备难以紧跟时代的脚步,进而使供电系统的科技水平较低,自动化水平不足,致使供电企业发展的稳定性下降,因此供电企业需要全方位加强安全精细化管理,将供电设备更新换代。
2基于PDCA的供电所安全生产精益化管理方案
2.1P计划阶段
在P(Plan)计划阶段,先是找出导致供电企业安全事故的原因,整理主要原因并按影响力大小进行排序。接着提出解决方法,对计划按实际执行情况去改变并监视改变的情况,通过衡量标准去评估解放方案的有效性,以得到解决问题的最好的方法。在D(Do)执行阶段时去核实是否已经将问题解决,并对解决的效果进行评估。
2.2D执行阶段
D(Do)执行阶段主要是从人、事、物等多方面开展项目实施前准备故障,依据计划开展安全生产精益化管理工作。
1)建立安全生产精益管控流程及组织机构
安全生产精益管控流程中应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包括管理项目领导小组组长、办公室管理者、小组成员(生产职能部门及各专业负责人)、各班组安全监督员。
2)作业人员精益化管理
人员录用:在录用新员工或者人才选拔时,要严格把关人才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确保人才质量;(2)建立培训制度:对各类需要培训的人员如新员工、岗位转换员工、间断电气工作人员超过半年以上员工等进行理论和实际操作培训,并对结果开展考核;(3)针对不同培训对象设置适合的培训内容:新员工进行岗前培训、班组人员采用集中培训或者现场培训、管理者进行素质或管理类培训。
3)作业设备精益化管理
及时检修隐患设备。
加强RPR系统和生产管理系统的设备缺陷流程管理的数据交互,对设备的资产、台账管理、检修管理进行资源的整合和优化,分析设备运行状况并及时进行修正;(2)合理运用7S工具,在综合风险辨识和防范的基础上对设备加强管理,降低设备缺陷率和检修成本;(3)积极引入新技术,从技术角度出发,积极实现先进技术应用。
4)作业标准化管理
作业标准化管理包括5大要素,(1)人员技能标准化:明确岗位职责,每个员工清楚自己的岗位内容;(2)操作步骤标准化:对每项作业的操作步骤做明确规定,对每个操作步骤进行时间管理,做到操作时间标准化;(3)安全工器具使用标准化:明确每个步骤中使用的工器具,对其使用方法进行规范;(4)备品备件使用标准化:明确备品备件的使用量,使运行检修质量达到一致性,实现对生产成本的监控;(5)设备参数标准化: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标准化,提高设备安全性。
5)作业标准化管理评级标准
(1)价值性。作业标准的设计要以价值增加为核心,作业中存在的非价值增加环节,应减少或消除。(2)明确性。作业的步骤、使用的工器具、物料以及作业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点和安全检查点应明确,以便作业员能清楚理解;(3)可操作性。检查是否会由于流程的复杂性造成流程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需要处理或交接的环节太多,导致执行流程者耗费太多精力而对流程产生抵触情绪。(4)可评估性。流程执行的效率应是可评估的,这才能对流程本身进行持续改善以及明确改善前后的差异。(5)可控制性。流程中必须包括明确的监控指标,能让流程的监控者清晰的知道流程执行的进度及效果如何。
6)信息管理精益化
将看板管理列为现场管理所必须的管理手段之一,相关人员通过看板上描绘的状态信息传递流程图知道状态检修的管理过程,清楚自己在状态检修中的任务和职责。建立动态、多方共享的各配电设备监控信息,对设备的备品备件需求量和库存量实时了解,对应急物资的管理做到最优化。
2.3C检查阶段
C(Check)检查阶段主要是进行安全检查,包括(1)定期检查:针对供电所安全生产的管理内容,在规定的时间对作业过程中的各项指标包括人员、作业内容、环境因素等进行系统检查;(2)专项检查:主要是针对供电所安全生产中所运用的设施设备进行专门的检查,包括施工设施、脚手架、防电设备、操作设备等。(3)经常性检查:为了及时发现作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对作业中的人、物、事开展的不定期检查,以严肃作业纪律,及时发现作业安全隐患并有效解决。
2.4A处理阶段
A(Action)处理阶段是一个完整的PDCA最后的阶段。在该阶段要总结分析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和成果,分析整个过程中成功因素和存在的不足。A处理阶段的结束也预示着下一个PDCA环节的开始,通过分析整个项目,为以后类似相关的项目提供宝贵的指导经验和借鉴。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从实际角度出发,探讨了供电企业安全的精益化对企业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性,也对安全管理难以在供电企业中展开的原因进行了具体的说明。假若想要使企业各部门高效且精准的配合,那么“粗放型”的安全管理精益化手段是必不可少的,努力做到在不违背科学规范性和供电平稳性的基础上,对企业供电系统的安全进行精益化,并将每一项任务做精做实,保证供电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健荣.供电所安全生产精益管理探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000(011):130-131.
[2]林利祥,陈文睿,王幸,等.基于PDCA的标杆班组精益建设[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9,552(03):62-63.
[3]赵彧.基于PDCA循环的精益生产推行方案研究[J].决策探索:中,2019,609(03):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