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发电电气控制技术及应用郑丽欣

发表时间:2020/4/24   来源:《中国电业》2019年 23期   作者:郑丽欣 莫志豪
[导读] 文章以风力发电站为切入点,对风力发电、电气控制技术等概念进行了探析
        摘要:文章以风力发电站为切入点,对风力发电、电气控制技术等概念进行了探析,在此基础上,围绕电气控制技术在风力发电领域的具体应用展开了探究,内容涉及变桨距技术、变速风力技术等方面,希望可以给相关人员以启发,为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风力发电;发电机组;电气控制

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各界对电力的需求均有所增加,针对能源生产技术所展开研究越发深入。作为组成电能技术体系所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风力发电能否取得应有的成效,主要取决于所应用控制技术的科学性,本文所研究课题的现实意义,自然不言而喻。
1风力发电及电气控制技术概述
1.1风力发电
        风力发电强调的是将风能向电能进行转换。作为环保、清洁且蕴藏巨大能量的可再生能源,对风能加以利用,可以使污染严重、能源紧张等问题得到缓解。针对风能利用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例如,将风能应用在发电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样做既节约了资源,又保护了环境,却也面临着可靠性难以得到保证的问题,气温、气压等外界条件,均会给发电效率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电气控制技术的提出,其初衷是对上述问题进行解决。
1.2电气控制技术
        该技术的特征是通过组合多个元件的方式,达到控制某些对象的效果,从而提高运行状态下,设备的可靠性与安全性。现阶段,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发电行业,所取得成效也有目共睹。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以下内容需要引起重视:其一,风能的利用效率是对风力发电效率加以考量的主要指标,出于提高风能利用效率的考虑,叶片供应商所生产叶片的直径,普遍集中在60mm-100mm间;其二,风力发电系统的运行环境往往十分恶劣,对其进行现场控制的难度较高,所取得效果通常和预期存在差距,对远程监控设施加以应用是大势所趋[1]。
1.3风力发电机组
        作为将风能转换为机械能、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所依托的主要装置,风力发电机组的构成,以发电机、风轮系统和控制系统为主,结合风力发电特征可知,对该机组加以应用的目标,应集中在以下方面:其一,保证机组安全,将风能向交流电进行转换,再送入相应的电网;其二,利用计算机技术,管理并控制机组状态和运行参数,高效处理潜在问题与故障,优化机组运行的状态;其三,优化机组功率,通过软切入和软切出的方式,将定桨距技术的优势进行充分发挥。
2风力发电中电气控制技术实际应用
        20世纪70年代,浙江省就对国产风力发电机组进行了成功运行,随后山东省对风力发电机进行了引进,至此,风力发电机开始被广泛应用在发电的过程中,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1定桨距失速
        风力发电所面临不足,主要是设备尚不完善,在建设发电系统的过程中,多数技术人员都将重心放在核心功能上,却忽略了辅助功能的作用,由此而引发的问题,除了发电效果受影响外,还包括电气控制难度增加等。对电气控制技术加以应用的出发点,便是解决上述问题。作为传统技术与新兴技术的结合,定桨距失速技术,为系统运行轨迹提供了有力保障,系统稳定性也有所提高。处于工作状态的发电系统的发电机组,通常为并网运行,只有具备良好稳定性的发电机组,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该技术所依托构造的叶片相对复杂,这为控制机组功率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基础,但是,过于复杂的叶片,导致大量无用功被消耗,机组运行效率也会受到影响。由此可见,该技术仅适用于小风环境,要想使其应用领域得到扩展,应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进行研究。


2.2变桨距技术
        风力发电机组的输出功率,往往会给能源利用率带来直接影响,发电效果也会受到制约。由此可见,对机组风速功率加以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变桨距技术进行推广的目的,则是有效控制风速功率,通过改变桨叶角度的方式,为能源利用率提供保证。除此之外,不断发展的技术,为扇叶提供了更轻便的制造材料,随着重量的降低,扇叶所带来冲击荷载也有所减小,扇叶过重所引发问题,自然得到解决。但是,这样做也在无形中减弱了变桨距的稳定性,只有增加物力、人力的投入,才能将失稳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如何确定二者的平衡点,现已成为技术人员研究的主要方向[2]。
2.3变速风力技术
        可能给风力发电带来影响的因素,涉及人为和自然两方面。自然因素往往无法规避,多数情况下,工作人员都会将风力发电站建立在相对高度较高的地区,目的是使发电效果得到提高,由此而引发的问题,则是加剧了自然因素带来的影响,甚至导致设备损坏。相比较之下,人为因素的可控性更强,有关单位应选派专业人员负责电气控制工作,避免疏漏、违规等情况出现,给后续工作带来不必要的影响。变速风力技术正是在此背景下被提出并得到推广的,该技术所强调的重点是破坏恒速的运行轨迹,以风速为依据,对电机状态进行调整,使发电频率获得应有的保证。在不同的风速下,电机所呈现出运行状态,往往存在显著差异,例如,要想避免过大风速给电机质量、效率带来影响,工作人员应对风轮转速进行及时调整,为风能所带来能量提供保证。不断发展的技术,加深了人们对该技术的了解,用其对恒速发电技术进行替代是大势所趋。目前,由该技术衍生出的技术,包括永磁发电机、笼型异步电机等,这些技术的优势,主要体在以下方面:其一,对风能进行转化的效率较高;其二,良好的柔韧性;其三,对无功功率进行独立的调节与输出;其四,适用范围较广。这些优势均有利于机组质量和功率的提高。
2.4混合失速技术
        风能是新型能源的代表,可再生的优势,使其成为发电的首选能源,但是,稳定性差、无法大量储存等不足的存在,又给风能的应用带来了制约,电气控制技术的提出,目的是对风力发电加以控制,使其积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近几年,多项技术陆续得到了推广,其中,需要引起重视的为混合失速技术。混合失速技术又称主动时速技术,兼具定桨距失速、变桨距技术的优势,这是因为该技术是以桨距角的变化为依据,控制风能、风速的实际捕获量[3]。当然,该技术也有不足存在,例如,严重失速导致功率输出被影响,从而增加控制效益的难度。
2.5电机变流装置
        直驱式风力电机所采用控制技术的特征为变速恒频,这样做的好处是无需对无功补偿器加以利用,就可以捕获大量风能,发电机所输出电能的稳定性也能够得到提升。该技术所应用元件,主要有以下几个:其一,将出口交流向直流输出进行转换的交流器;其二,对直流加以控制的控制器;其三,以系统需求为依据,对并入电网的直流的输出功率进行调整,使电能质量得到提高的变流器。而变流装置所应用技术的侧重点,集中在三个方面,首先,以风力模型所具有不确定性为依据,对鲁棒控制技术加以应用,优化机组性能,其次,根据机组所面临情况,确定控制措施,使其尽快适应外部环境,最后,自诊断所选择控制策略的科学性,避免对冗余技术加以应用,赋予系统良好的可靠性。
结论:通过上文的分析能够看出,对风力发电而言,合理应用电气控制技术,不仅可以使风能向电能进行转化的效率得到提高,还对稳定性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由此可见,对现有技术进行研究与优化很有必要,只有这样才能使其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李轶男.试析风力发电设备的电气控制技术[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28):197.
[2]李武东.谈风力发电电气控制技术及应用实践[J].科技与创新,2017(18):147-148.
[3]丁江流.风力发电电气控制技术及应用实践探析[J].科技创业月刊,2016,29(22):142-1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