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在我国经济水平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建筑行业也有着较快的发展。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大体积混凝土是应用较为常用的一项技术,也是高层建筑的重要施工基础。但是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难度较大,也容易因外界因素而影响出现裂缝问题,所以作为施工企业需要加强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通过采用科学合理的搅拌浇筑鞥技术,来保障大体积混凝土的整体施工质量。基于此,本文在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研究背景基础上,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环节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重点探讨了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一、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研究背景
目前,我国在相关的建筑规章制度中,明确规定混凝土结构物的实体几何面积小于一米,或者是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因温度变化和收缩变化等出现裂缝现象的,被称为大体积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具有表面系数较小的特点,在进行浇筑硬化的过程中,水泥会在水化的同时进行放热,因而造成了混凝土内部的温度迅速上升,如果此时混凝土内外的温度差异超过25℃时,就可能造成大体积混凝土的表面因温度变化而收缩引发出现裂缝问题。如果混凝土出现裂缝,就会导致建筑物在之后的使用和运行中出现安全隐患,对建筑物的使用安全性和稳定性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为了减少混凝土因温度等因素而出现裂缝问题,就要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进而能够有效的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也助于推动建筑业的健康发展。
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环节中常见的问题
(一)温度因素变化引发混凝土裂缝问题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因温度变化而引起的混凝土出现裂缝问题是较为常见的,如温度急剧上升或急剧下降时,都有可能引发温度裂缝问题,因此,在进行混凝土施工时,需要注重温度因素带来的影响,在进行混凝土搅拌和浇筑时,需要加强对温度的控制,使其在规定的范围内,从而才能够避免混凝土温度裂缝现象的发生。但是,当前阶段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因温度变化而出现裂缝问题的几率是较高的。主要是因为混凝土在长时间的暴晒或者是突然遭受雨水侵蚀时,也会对混凝土结构造成不利影响,出现混凝土开裂问题。还有就是在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变化,如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浇筑的速度较快,会造成混凝土的内部凝固时间较少,进而在后期阶段出现裂缝现象的几率就会较大。
(二)混凝土原材料的收缩性
混凝土的原材料是由砂石、水泥、水、外加剂等构成的,由于每个原材料的化学性质都是不同的,所以每个材料的收缩性也都是有一定差别的。比如,在进行混凝土调配过程中,如果加入的石膏比例较少,就会造成混凝土的收缩性能较为明显,因而在之后出现裂缝的几率就较高。若是在调配过程中加入一些氧化镁水泥,就能够有效的降低后期出现裂缝问题的几率[1]。还有就是外加剂的添加方式不当也会对混凝土的性质造成影响。例如,在混凝土中添加一定量的减水剂能够促进混凝土塌落度的增大,从而有效的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但是,如果添加方式不当很有可能会造成混凝土出现开裂和硬结异常等现象。
三、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一)妥善控制原材料的质量
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原材料的质量做到严格的控制,并对混凝土的温度做到有效的控制,使其符合规定标准的要求。以施工材料质量的角度来看,在进行实际施工前,需要按照要求对混凝土进行搅拌,使其满足工程项目施工的具体要求。而且在进行柱形混凝土的调配工作时,需要尽可能的减少水泥的用量,并将砂石的用量进行增大,以及对外加剂的使用量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2]。除此之外,对于混凝土温度的控制,需要根据混凝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定期浇水,从而使混凝土的温度保持在固定的范围内。
同时对于混凝土的放置问题也是需要重视的,不可以进行随意的放置,而是放置在通风效果较好的位置,保持混凝土良好的使用状态。
(二)科学合理的开展配合比设计
科学合理的配合比施工设计,也是保障建筑施工顺利开展的重要措施,对提高大体积混凝的整体施工质量具有是非重要的作用。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施工的具体要求,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强度需求来进行配合比的确定,并经过反复的试验和调整来确定最终的配合比,同时在调配过程中可以添加一些减水剂,以保障混凝土的整体和易性和稳定性[3]。例如,外加剂的添加能够对混凝的性质起到一定影响,要求添加的量是在水泥总质量的5%以下,从而能够确保对混凝土性能的显著改善。
(三)大体积混凝土搅拌
大体积混凝土的搅拌与普通混凝土的搅拌是有一定区别的,大体积混凝土在搅拌过程中会需要大量的原材料,所需的搅拌时间与普通搅拌相比也是较长的,因此要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和原材料投放量进行严格的控制。由于大体积混凝土在进行搅拌的过程中会需要添一些特殊的外加剂和粉煤灰,所以在搅拌环节需要做到严格的监控,并做到科学合理的交班工作[4]。除此之外,还需要设置专业的搅拌人员,来进行各种原材料的投放工作,只有完成好这项工作,才能够保障后续其他工作的开展,提高建筑物的整体安全性和稳定性。
(四)大体积混凝土浇筑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环节中,混凝土浇筑技术可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将会对后期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造成直接影响。在进行浇筑的过程中,需要采取逐层浇筑的施工方式,即上一层浇筑完毕后,混凝土进行初步凝结后,再开始下一层的浇筑工作,切记不能够刚做完上一层的浇筑后就进行下一层的浇筑,会对施工效率和质量造成不利影响。除此之外,还需要制定一个完整的施工顺利,如先使用插入型振捣器,再使用平板型振捣器[5]。并且在使用振捣器的过程中,也要严格按照先横后纵的施工顺序,对施工时间做到有效的控制,从而对整体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进行保障,以此提高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
(五)测温技术
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会经常出现大体积混凝土稳定性的相关问题,所以为了提高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需要在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环节,加强对温度的有效控制,从而防止因温度因素所造成的裂缝问题的出现。目前,我国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温度有了明确要求,所以在施工环节可以使用科学合的测温技术。使用测温技术能够做到对混凝土温度的实施监测,对底板断裂等问题的发生几率做到有效的防控[6]。现阶段,我国使用较多的是电阻型温度计,在施工过程中对需要测量的地点进行编号,然后对每个编号进行定时的测量温度,并且在测量温度的过程中要对建筑物和测温线之间的稳定性进行监控,从而保障了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温度稳定性和建筑物的整体运行安全性。
结语:综上所述,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规定的要求和标准进行施工,并通过完善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改进施工技术、优化施工管理工作等方式来提高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整体质量。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混凝土浇筑技术和搅拌技术进行优化升级,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施工水平,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措施,并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检查工作,从而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作用得到有效的发挥,对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曾武红. 城建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 居舍,2019(11):37+45.
[2]方思儒. 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探析[J]. 建材与装饰,2019(22):22-23.
[3]贺弘扬.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及养护要点探讨[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3):233.
[4]王双木.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 建材世界,2017,38(06):13-15.
[5]张小强,徐文栋. 城建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与质控方式探索[J]. 科技创新导报,2016,13(28):32-33.
[6]王志诚. 简议建筑混凝土工程中常用的施工技术及其施工要点[J]. 建材与装饰,2017(4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