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进入21 世纪以来我国建筑业迅速发展,建筑能耗急剧增加,如何建造出健康及节能的建筑迫在眉睫;绿色建筑在我国逐渐发展成熟,当今绿色建筑的发展在我国已实现由量到质的飞越,国家标准已越来越贴近人民的实际生活需求,如何建立健康舒服的室内环境,营造良好的室内热湿环境,在夏热冬暖地区暖通空调专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研究暖通空调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让更多的设计者重视其重要性,为建筑节能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 绿色建筑;健康舒适;暖通空调;建筑节能
随着我国绿色建筑的数量的不断上升,市场也出现了如何更好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的疑问,住建部门也实时的根据我国国情发展需要,及时的制定了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规划要求,同时一系列的国家规范、地方规范也应用而生,绿色建筑政策也由引导鼓励发展到必须落实的方向转变。
其中应用最为广泛也最典型的就是大家熟知的“四节一环保”的说法,即节地、节能、节水、节材与室内环境质量。在节能章节中,暖通空调专业就占据了49分,约为整个章节的50%,节水中占据了18分,占比为18%,室内环境质量中占据了28分,占比为28%,因此暖通空调专业在绿色建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根据新版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标标准》GB/T50378-2019中,在健康舒适与资源节约中也体现出了暖通空调专业的重要性,同时部分条款相比14版的绿建标准在新标准中已列为控制项,要求更加严格的去落实。
在夏热冬暖地区,空调系统一般是建筑必须安装的设备系统,因此空调设备的选型至关重要,首先我们要确保所选机组是节能产品,其次对于有绿色建筑要求的建筑其产品性能系数要求提高一定的百分比,设计者要确保产品是按相关产品手册选择,并非自己随意写,因此我们要有实事求是的责任和态度;对于预留空调外机及住宅项目,在此也建议严格采用节能型产品,这种情况目前很难要求全面去实现,最好的办法就是大力鼓励市场流动的产品越来越节能。
根据建筑的分类,绿色建筑的项目一般分为公共建筑和住宅类建筑,相比住宅建筑,公共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的要求比住宅建筑要求要高,因为也更加不易满足。
对于采用集中空调系统的公共建筑,例如大商业建筑冷源采用水冷或风冷冷水机组,末端采用全空气系统或风机盘管项目,对于这种项目冷源的选择至关重要,首先机组的COP值需满足比节能要求值提高6%,因此机组在选型时就要留意,因为一般机组提高6%还是有一些困难;另外对于冷冻水泵的选择,要注意其扬程和流量的匹配,对于绿建三星及二星级的项目,水泵耗电输冷比EER值的要求比规定值降低20%是难点,此项可通过布置同程系统或者严格控制水泵的扬程,提高水泵使用效率可达到此要求。对于冷却系统是水冷的设备,在冷却塔之间加平衡管是很经济也很节水的做法,可以避免冷却泵停泵时冷却水溢出,减少补水;对于全空气系统,要尽量避免送回风的短路,送风口应尽量均匀布置。
对于住宅类建筑,空调室外机的位置选择需避免造成恶化室外机组散热的现象,室外机尽量布置在室外通风良好的位置,同时对于分体机要考虑安装的安全性能,避免出现蜘蛛侠式的安装,给安装工人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失。对于室内机的布置,要避免室内机直接吹向室内床位的情况发生,造成使用者产生冷风感;分体机设备的选择,也应该选用能效等级不低于2级的节能产品。
对于多联机类项目,对于此末端是否可调及是否按集中空调系统考虑,部分人员按非集中空调考虑,在此需提醒各设计师,多联机按集中空提系统考虑,因此设计多联机的项目,需设计新风系统,同时末端均按可独立调节考虑;新风口应与污染源保持一定的距离。因此,对于中小型办公建筑,建议采用多联机,从运行的长远来看,具有很好的节能效果。
夏热冬暖地区存在过渡季最大可能利用当地风的情况,因此合理的设置外窗可开启面积及通风路径对于建筑节能及室内空气质量有较大的改善,对于室内通风路径不良的建筑,建议设置新风系统。对于全空气系统,要考虑过渡季全新风运行的情况,新风管要加大,并不是简单的开启新风机;对于是否需要对排风进行热回收,建议各设计师根据经济运行的情况考虑。
对于地库,一般消防和排风系统合用,汽车的启停产生了较大的废气,因此适当的平时通风还是有必要;随着绿色建筑的发展,绿色建筑标准国标规范中已要求地下车库设置一氧化碳浓度监测装置,并与排风系统联动的要求;因此暖通空调专业需与电气专业配合,在地下车库通风设计中需考虑此项,为人们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对于首层排风口的设置,应避免设置在人流较多的地方,例如大堂入口,架空层内侧等,避免排风影响人们的正常活动;同时避免新风口与排风风口距离较近,出现短路的情况,对于实在无法避免的情况,建议风口应上下设置,补风口设置在下方,排风口设置在上方,最好有6m的间隔距离。
在部分办公建筑及商业住宅建筑中,餐饮也越来越多,因此对于油烟的处理也是一个问题,绝大多数都会严格按照要求对油烟进行净化及相关处理,但是油烟井道的设计还是欠缺,排放位置距离周边敏感建筑太近,建议一般油烟排放口要距离周边敏感建筑超过20m,避免油烟对周围造成污染,同时设置高效油烟处理器,经过处理达标后高空排放;此处建议油烟井有条件上升至屋面的尽可能的上升至屋面,让大气环境能够很好的稀释废气。另外,发电机房的排风一般会遗漏发电机排烟井的设置,造成发电机发电时无法将烟气有效的排出,因此需注意发电机房是否设置有排烟井,用来发电时的排烟,同时发电机排烟井要通向屋面,避免对周围建筑造成污染。
上述为本人在工作中的相关体会,也是在工作中不断总结得出,也许有不足之处还请同行批评指正,也希望对各设计者有一定的帮助,为营造健康舒适节能的建筑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化发展中心. 中国建筑节能发展报告2018[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
[2] 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2017[DB/OL].
[3] 涂逢祥,王庆一. 我国建筑节能现状及发展[J]. 新型建筑材料,2004,7:40-42
[4] 江亿. 中国建筑能耗现状及节能途径分析[J]. 新建筑,2008,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