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浪白鱼水库流水养殖及放流技术初探

发表时间:2020/4/28   来源:《科学与技术》2019年19期   作者:张力
[导读] 抗浪鱼人工养殖是抚仙湖周边地区新兴的特色产业
         【摘要】抗浪鱼人工养殖是抚仙湖周边地区新兴的特色产业,因抚仙湖径流区禁止水产品养殖,严重制约了该产业在抚仙湖周边的发展规模。异地水库放流及流水养殖抗浪鱼的成功,为该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抗浪白鱼 水库放流 流水养殖 饲养管理
         【正文】抗浪白鱼是抚仙湖的特有珍希鱼类之一,但是由于抚仙湖旅游业的发展和其他鱼类的入侵,导致抗浪鱼种群数量急剧下降,濒临灭绝。在1999年6月—2004年6月期间,在省财政的支持和水产工作者的努力下,对抗浪鱼进行驯化试验养殖并取得了成功。
         一、人工养殖存在的问题
         1、养殖户技术高低不一,盲目跟风
         由于抚仙湖流域禁止水产品的养殖,导致抗浪白鱼的养殖规模比较零星,市场上的价格甚至一度达到了每公斤上千元的价格。所以大部分的养殖户只看重了养殖抗浪白鱼带来的巨大利润,在没有熟练掌握抗浪鱼的养殖技术下、对养殖条件考虑欠缺,把抗浪鱼当四大家鱼来养殖,忽视了抗浪鱼的特性,就盲目的在抚仙湖周边县、区水库、坝塘进行抗浪白鱼的扩大养殖,结果不少养殖户遭受了不小的损失。
         2、水库放养抗浪鱼限制条件多,自然繁殖率低。
         水库多修建在地势高的山区,主要靠雨水蓄水,一般含泥沙较重、水温较低,不利于抗浪鱼的生长,水流动性小,库区周边多为泥土,符合抗浪鱼自然产卵条件的地方极少。抗浪白鱼的鱼苗即使投放到水温高、水质清的水库之后,虽然会正常的成长,大多数鱼苗两至三年达到首次性成熟,但也很少有符合抗浪白鱼自然产卵的环境,自然繁殖受到很大的限制。
         3、水库中符合自然产卵条件地方面积很小,亲鱼集群产卵,死亡率高、鱼卵堆积孵化率低,鱼苗成活率低
         抗浪白鱼喜欢集群产卵,加上水库中符合产卵的地方面积较小,导致抗浪白鱼集中在小面积内产卵、造成鱼卵易缺氧,易发霉;遇到下雨时水温剧集下降、水质变化大,鱼卵几乎无法孵化;再加上小杂鱼对鱼卵、鱼苗的吞食,使抗浪白鱼在水库中自然增殖不具经济价,成鱼集中在小区域内产卵易造成挤压死亡。例:2007年碧云坝水库的抗浪白鱼的产量曾经达到了十吨,如此大量的鱼群集中在浅水区一个地方产卵,会因为鱼群数量过多造成大量的死亡,并且抗浪白鱼在死亡之后难以打捞,给养殖业造成较大损失。
         4、防盗困难
         由于水库面积大而湾多,又多位于山区,难以有效管理;抗浪白鱼的市场价格又很高,并且抗浪白鱼总是集群生活,所以很容易捕捞,这就造成了防盗困难的局面。
         二、抗浪白鱼流水养殖及水库放流养殖
         (1)鱼苗投放水库的选择:抗浪白鱼水库养殖目前多采用异地池塘培育鱼苗,再投放水库的方式。为提高抗浪鱼鱼苗的产量和运输的成活率,保证投放数量,提高鱼苗生长速度,投放水库应选择位于天气炎热地区,水温高,库区周围植被好,水质清的中小型水库,PH: 最好在6.5—7.5之间,并在水库坝脚修建有梯级流水鱼池。这样的水库具有以下优点:一是雨季库区含泥沙少,利于抗浪鱼的生长,坝脚的水质清;二是炎热地区水温高变动小 ;三是流动水体溶氧高,养殖密度大;坝脚修建的流水鱼池能最大限度满足抗浪鱼鱼苗的培育及养殖的条件。
         (2)抗浪鱼的流水成鱼养殖和亲鱼的培育:将选择好的各鱼池清洗干净并用20ppmkmo4进行全池消毒,成鱼养殖选择6-8cm长抗浪鱼大规格鱼种按4万尾/100㎡投放;亲鱼培育选择二龄体质健康鱼种按3万尾/100㎡投放,池水深度不低于0.8m,水中含氧量不得低于6.5mg/L。鱼苗、亲鱼下塘后水蚯蚓投喂量:2kg/万尾/天;商品料投喂量1kg/万尾/天。每天上午10:00,下午5:00各一次,做到定点、定时、定量、定质的“四定”投喂方法。成鱼养殖中饵料量为鱼体总重量的2-3%,投喂饲料随配随用。在水温22℃-24℃下,经过12-14个月饲养,鱼体长12-15cm,体重达18-22g,已接近商品鱼规格,成活率达90%以上。


         在一月开始,在饵料中加入一定量黄豆粉、玉米粉等。亲鱼池同时在饵料中加入适量的促性腺发育添加剂,3月下询减少饵料中脂肪、蛋白含量,不再加入黄豆粉、玉米粉;并开始对每个亲鱼池每天开3-4小时的增氧机,在增氧的同时加大流水刺激促进亲鱼性腺发育,4月底亲鱼性腺大部分发育到Ⅳ期末。
         (3)人工孵化:抗浪鱼在抚仙湖产卵季节较长,每年的3-10月都有产卵,而人工培育主要集中在5-7月份。5月初,在亲鱼池中放置香把、棕片,将池水调到刚刚淹没香把、棕片为宜;开动增氧机,加强香把、棕片处的水流刺激。抗浪鱼多在傍晚产卵,将采集到的受精卵用6-8ppmkmo4溶液浸泡5分钟或6%的NACL水溶液浸泡10分钟。5-8月多雨季,水温20℃以下时采用4ppm浓度的孔雀石绿溶液浸泡10-15分钟后放入孵化池中进行孵化。鱼苗出膜时,池水循环流速要控制在6m/min,水温在20℃-25℃之间时,90-70小时即出膜。  
         (4)鱼苗培育:将消毒的鱼苗培育池用40目塑料网布栏好出水口,水深约0.8米,鱼苗放养密度约2万尾/100㎡。鱼苗出膜放养的第五天开始投喂鸡蛋黄。投喂方法:用双层纱布或细纱布包裹蛋黄搓揉成浆泼洒投喂,投喂量:鸡蛋黄1个/万尾/次,投喂时间:每天上午:9:00,下午5:00各一次。饲养30日后,鱼体长到1.2cm左右,开始改投豆浆,黄豆0.5kg/万尾/天。随着鱼体长大逐渐增加投喂量,并每次辅以鳗鱼饵料0.1kg。在此阶段每天清除池底残饵及鱼体排泄物,投喂方式采用少量多餐。水温保持在20℃以上时,冬季生长也较快。
         三、抗浪鱼主要疾病防治。
         鱼苗主要疾病防治:(1)车轮虫病的防治:鱼苗培育阶段由于密度较大,较易发生车轮虫病,对抗浪白鱼危害较大。防治方法:用0.5PPm浓度的硫酸铜遍池泼洒,用药5h后,换水2/3,否则会造成鱼苗大量死亡。(2)烂鳃鱼,指环虫病、三代虫病、白肤霉病的防治。用2PPm的呋喃唑酮和福尔马林20PPm浓度遍池泼洒2次,每天一次,能有效防治上述疾病。放药后要对鱼群活动进行仔细观察,如有不良反应,要及时换水2/3。        
成鱼养殖的主要疾病防治。(1)烂鳃病、肤霉病、指环虫病的防治。用2PPm浓度的呋喃唑酮、20PPm浓度的福尔马林、0.1PPm的孔雀石绿混合溶液遍地泼洒,隔日一次,2次后痊愈。放药后注意观察鱼群活动,如有不良反映,及时换水2/3。(2)锚头骚病的防治。每亩鱼池用松针(云南松)20kg,用木棒敲打碎后放入鱼池侵泡,48h后捞出松针,能有效防治锚头骚病。
产后亲鱼的疾病防治:在产卵过程中,亲鱼易受伤,产后亲鱼受伤后易感染水霉病。防治方法用0.1PPm浓度的孔雀石绿溶液遍地泼洒,1日1次,连续3天。定期对流水鱼池进行消毒,每15天轮流消毒一次。
         四、抗浪鱼水库放流及流水养殖注意事项及优点。
         (1)注意事项:一是在水库投放抗浪鱼鱼苗多选择6-8cm的大规格鱼苗、适当搭配白鲢鱼、鲤鱼、草鱼等食性不同的鱼类,严禁投放凶猛性鱼类。二是在鱼苗投放前多设置地笼清除野杂鱼。三是不在大型水库投放鱼苗,因为大型水库难捕捞、难防盗。
         (2)水库放流优点:一是在水库中放流的抗浪白鱼是不需要进行投喂的,仅靠浮游生物就可以长成商品鱼,节约饵料成本,。二是鱼苗运输时间短、成活率高、投放密度大,几乎没限制,并且鱼病少。三是利用水库现有水域养殖,节约流水鱼池,利于扩大养殖规模。四是抗浪鱼在水库中长的也快,肉质好,价更高。
         五、抗浪白鱼养殖的额外收益
利用水库及附属流水鱼池养殖抗浪白鱼不仅为群众带来了可观收益,还可发展成为旅游景点,增加当地的旅游产业、餐饮业的收入。这不仅满足市场的需求,也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需求,对抚仙湖抗浪鱼的保护也是一个巨大的贡献。
         【结束语】对比传统的池塘养殖来说,利用水库进行抗浪鱼的放流及流水养殖,是对抗浪鱼养殖技术的新偿试,养殖空间的新开拓。这不仅解决了不能在抚仙湖径流区进行水产养殖的难题,其超低的养殖成本,超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将引领这一新兴行业的发展,成为水产养殖户的致富渠道。 
         【参考文献】
李再云 陈银瑞  杨君兴 张培清  黄明华 顾和生 抚仙湖鱇?白鱼人工驯养及病害防治,淡水渔业、2003(3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