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脾虚型慢性腹泻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20/4/28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12月12期   作者:韩燕华
[导读] 分析脾虚型慢性腹泻患者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效果
韩燕华
(江苏省江阴市城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江阴214400)
【摘要】目的:分析脾虚型慢性腹泻患者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64例脾虚型慢性腹泻患者,使用奇偶法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的治疗方式为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的治疗方式为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将两组脾虚型慢性腹泻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症状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脾虚型慢性腹泻患者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效果安全,可以更好的达到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脾虚型慢性腹泻;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治疗效果
 
腹泻是一种常见症状,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常伴有排便急迫感及腹部不适或失禁等症状。腹泻在中医中属于泄泻范围,疾病主要与脾虚有关[1],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64例脾虚型慢性腹泻患者,具体分析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脾虚型慢性腹泻疗效。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收治的64例脾虚型慢性腹泻患者进行研究,时间在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奇偶法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对照组中,女性患者和男性患者各为12例和20例;患者的年龄范围在21岁至66岁,平均年龄是(38.48±7.28)岁。观察组中,女性和男性患者各为11例和21例;患者的年龄范围在20岁至61岁,平均年龄是(38.48±7.22)岁。两组脾虚型慢性腹泻患者资料以统计学处理,(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予以患者口服蒙脱石散治疗。
观察组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取15克炒薏苡仁、炒山药,12克炒白术、茯苓,10克党参、桔梗、砂仁、炙甘草、扁豆。甲减治疗:剧烈疼痛的患者添加炒枳壳和炒白芍、舌苔白腻患者添加藿香和佩兰治疗、纳差患者添加焦山楂、神曲和鸡内金治疗。每天一剂,治疗时间为一个月[2]。
1.3观察指标[3]
对比两组脾虚型慢性腹泻患者治疗有效率、症状积分(腹痛、食欲不振、排便次数、倦怠无力)。
1.4统计学分析
两组脾虚型慢性腹泻患者的资料以统计学SPSS20.0处理,有效率的表示方式为(%),卡方检验;症状积分的表示方式为(均数±标准差),t检验。脾虚型慢性腹泻患者治疗有效率、症状积分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对比两组脾虚型慢性腹泻患者治疗有效率
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2组脾虚型慢性腹泻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对比,(数据见表1)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中医中将慢性腹泻根据症状发作特点分为湿热型腹泻、脾虚型腹泻、肝郁气滞型腹泻、食滞胃肠型腹泻、肾阳亏虚型腹泻、寒湿困脾型腹泻等[4]。其中,脾虚型慢性腹泻患者较为常见,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其中炒薏苡仁具有利水消肿、理气解郁、清热排脓、健脾之效。炒山药具有健脾、除湿、补气益肺、固肾益精的之效。炒白术具有健脾益气之效。茯苓具有健脾渗湿,利水,宁心的作用。党参具有补中益气之效,桔梗具有宣肺祛痰、利咽排脓之效。砂仁具有行气调中之效,炙甘草具有益气养血的效果,扁豆具有健脾止泻之效。药物合用可以更好的降低排便次数,达到治疗效果。
根据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腹痛、食欲不振、排便次数、倦怠无力症候积分小于对照组,以此说明: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脾虚型慢性腹泻能够更好的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脾虚型慢性腹泻患者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效果安全,可以更好的达到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继荣.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脾虚型慢性腹泻疗效观察[J].健康大视野,2018,(23):88.
[2] 张杰.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脾虚型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J].养生保健指南,2018,(48):324.
[3] 李宝婷,邱立民.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脾虚型慢性腹泻的效果研究[J].大家健康(上旬版),2017,11(12):50-51.
[4] 帅宏艳.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脾虚型慢性腹泻的效果评价[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59):139,1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