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轨车辆布线工艺

发表时间:2020/4/2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期   作者:武晓强 沈浩 王月英
[导读] 摘要:电气布线是地铁车辆设计的重要内容。
        天津中车唐车轨道车辆有限公司  天津东丽区  300300
        摘要:电气布线是地铁车辆设计的重要内容。布线的规范与合理性直接关系到车辆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及可维护性。本文介绍城轨车辆的几种布线形式及布线方法,使得城轨车辆的布线更加规范化。
        关键词:城轨车辆;电气布线
        0引言
        地铁车辆电气布线主要分为车上布线和车下布线。车辆电气系统的配线按照电压等级可将线缆分为H、A、B、C共4个电压等级。针对不同的电压等级,对线缆的防护也是不一样的。在布线时应将动力线、控制线、信号线分开布线,以保证电气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1 线缆概述
        布线前,首先需要对线表内的各种标识有所了解,常见的有:
        (1)线束号的组成
       
        (2)起始位置/终止位置
       
        熟悉布线所需的标识,才能快速找到布线起始端终止端,才能提高布线的正确性。
        2车上布线
        城轨车辆的车上布线分为线槽内布线及线槽外布线。
        (1)线槽内布线
        依据车上布线定义图,区分A、B、C线槽及相应出口,并在出口处做好标识;
        按照布线表从线槽的一端开始布线,在开始布线前,在工艺号前的空白处画“—”,表示开始布线;
        根据线缆电压等级将线缆码放到对应的线槽内,用尼龙扎带绑扎牢固,要求固定均匀且固定间距小于300mm,保证线束顺直,无交叉。布线完成(该线束所有路径均已完成)后在原来画“—”处画“|”成“+”,表示布线完成;
        出线槽口处的B类电线电缆均穿编织网管,编织网管进入线槽应不小于200mm,需用扎带绑扎一次。编织网管绑扎间距为300mm-400mm ,A、C类线缆需用屏蔽网管防护,网管进入线槽应不小于200mm,网管绑扎间距为300mm-400mm 且屏蔽网管的屏蔽线缆需一端接地。
        (2)线槽外布线
        依据车上布线定义图,B类电线电缆均穿编织网管,A、C类线缆需用屏蔽网管防护,将电缆整齐的码放并绑扎在附近扎线杆或绑线架上,绑扎间隔:
        电缆沿水平方向布置时不超过300 mm;
        电缆沿垂直方向布置时不超过500 mm;
        电线电缆的弯曲半径应符合如下要求:
        当电缆外径≤20mm 时,弯曲半径应≥电缆外径的3 倍;
        当电缆外径>20mm 时,弯曲半径应≥电缆外径的5 倍;
        在开始布线前,在工艺号前的空白处画“—”,表示开始布线,布线完成(该线束所有路径均已完成)后在原来画“—”处画“|”成“+”,表示布线完成。
        3车下布线
        车下布线方式主要是线管布线,将相同电压等级的线缆放在同一线管内,不同的电压等级相互之间没有电磁干扰,保证了线缆的安全性。
        (1)按照布线表要求将电缆布入对应的线管内,在开始布线前,在工艺号前的空白处画“—”,表示开始布线;
        (2)根据线表留好预留长度,布线完成(该线束所有路径均已完成)后在原来画“—”处画“|”成“+”,表示布线完成。
        (3)用尼龙编织网管将进口和出口处的电缆防护好(要求尼龙编织网管进入到线管内部长度至少为200mm,至多为300mm),线缆端头需要用黄胶带防护好,并用扎带将露在线管外的电缆捆扎固定好,以防止磨线。
        布线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布线过程中不可以使线搅和、打结、伤线;
        布线操作中,“撸线”操作可不使用手套,其余车下车电操作须佩戴手套进行操作。
        4结束语
        城轨车辆的布线在整个车辆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布线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车辆电气系统的整体性能及车辆运行时的安全性,因此遵循一个科学规范的布线施工工艺是保证车辆电气系统稳定的重要过程。
        参考文献:
        [1]  EN 50343-2014,铁路应用 机车车辆布线规则[S]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