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起散落的 “珍珠”——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年月日》教学设计 席盼盼

发表时间:2020/4/29   来源:《论证与研究》2019年12期   作者:席盼盼
[导读]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 【目标预设】 1.结合学生生活经验,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知道大月和小月,了解平年和闰年的知识,探究判断闰年的方法。 3.让学生经历观察、验证等学习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了解平年和闰年的知识,探究判断闰

                                                                                 席盼盼
                                                             (淮安市安澜路小学  223005)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
        【目标预设】
         1.结合学生生活经验,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知道大月和小月,了解平年和闰年的知识,探究判断闰年的方法。
         3.让学生经历观察、验证等学习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了解平年和闰年的知识,探究判断闰年的方法
         课前预习:


        【教学过程】
         一:串起时、分、秒
         1.复习时、分、秒
         播放音频(一个时针,分针和秒针都停在12的时钟)。引导学生观察发现
         图中的信息,秒针转动一格这是?(1秒)
         师:继续转动下去,转动一圈是?(60秒)
         师:60秒就是?(1分)
         师:分针这样继续转下去,转动一圈60分是?(1时)
         师:时针这样转动2圈就是24时,也就是一日。
         教师依次板书:日——时——分——秒
                          24     60     60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钟面指针变化,回顾二年级时认识的时、分、秒建立相应的时间概念,感受时间长短。学生对于许多知识头脑中都不是一片空白,我们的教学就可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因此在导入环节将年月日的新知学习纳入到整个时间单位的框架中,在一问一答间复习旧知,既尊重了学生的学习起点,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引出年、月、日
         师:年、月、日是比时、分、秒更长的时间单位。通过昨天的预习,你们对它们有多少了解?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汇报。
         根据学生的预习单,标上星号,根据学生回答摘重点板书出:
                        周  7
         世纪——年——月——日——时——分——秒
                100   12    31    24    60   60
                     季度      30
                                   28
                                   29
         平年  365天
         闰年  366天
         学生的表达可能不够全面,依次板书出学生所说的知识点。
        【设计意图:学生的已有经验究竟是什么程度?如何从经验起航?教学中不能以反应快的几个学生的思维放大成很多人的思维。我们的教学就应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在导入环节将年月日的新知学习纳入到整个时间单位的框架中,在汇报交流中了解学生的起点,弥补生生之间的经验的差距,将学生脑海中零碎的知识逐步系统化,可谓一举多得,从“经验”到“科学”的提升之路会更“目中有人”。】
         二:串上年、月、日
         1.研究一月有多长
        (1)研究大月、小月
         师:刚才,我们已经交流了有关年月日的一些知识,一年12个月中,每个月究竟是多少天?一年有多少天?今天这节课咱们就来调查清楚。
         集体观察2018年的年历(课件出示)。大家看看,全年有几个月?每个月各有多少天?
         生口答。
         进一步观察年历
         师:仅从2018年年历上得到的信息,也许不能说明问题。老师给每位同学都准备一张年历。仔细观察手中的年历,(每人一份2020年及以前各年的年历)每个月各有多少天?看好后,把天数相同的月份找出来。
         生独立寻找,组内交流。
         集体交流
         师:谁来说说你的年历上,全年有几个月? 每个月各有多少天?哪几个月的天数相同?
         生汇报
         师:汇报时要讲清楚你汇报的是哪一年,每个月的天数是怎样的?哪些月是30天的呢?
         生汇报。
         师:我们把31天的月份叫大月,30天的月份叫小月。谁来说说大月是……小月是……
        【设计意图:在本环节中进行选择不同年份的年历卡,引导学生结合年历卡经历观察分析,梳理,归纳的过程,得出分别是哪几个月是31天、30天。让学生经历不同年份的验证过程,只有有了一定数量的积累,才能在学生心目中达成认知共识,同时也是数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一种渗透。资料研究法让学生在课堂学习,进行过程中体会本次的研究成果不是从个例中提取出来的,而是通过对多个样本的统计达成的。】
        (2)研究二月,认识平年、闰年
         师:哪个月是28天?(2月)29天?(2月)
         师:到底什么时候2月是28天?什么时候2月是29天?这个问题咱们继续用年历卡来研究。
         学生自主研究。
         师:二月是个特殊月。它特殊在哪?
         生:二月有时是28天,有时是29天。
         学生汇报年历卡中的二月天数,完成表格


         师: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生:每4年里就有1个2月是29天,有3个二月是28天。
         师:你能来圈一圈吗?
         生圈。
         师:你能说出2007年的二月是多少天?2006年呢?往前的哪一年的二月是29天?2019呢?2020年呢?我们把2月是29天的这一年叫闰年,二月是28天的这一年叫平年。
         师:说一说上面哪些年是闰年?哪些年是平年?
         师:这张表上平年和闰年之间有什么规律吗?
         生:每4年里就有一个闰年。
        (3)探究平年、闰年
         师:我们可以通过2月份是29天,还是28天判断闰年、平年,还可以通过年份是不是4的倍数判断平闰年,为了便于计算,科学家规定,年份是4的倍数一般都是闰年,不是4的倍数是平年。
         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计算来判断:
         出示:2016÷4=506(2016刚好是4的506倍,所以2016年是闰年)
               2019÷4=506……3(有余数,所以2019年是平年)
         师:一般情况下年份是4的倍数就是闰年,但也有特殊情况。请同学们打开课本阅读下面的标注。(学生阅读课本)
         课件出示课外知识。年份是整百数的举例:
               2000÷400=5,2000年是闰年
               2100÷400=5……100,2100年是平年。
          师小结,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这就是闰年出现的规律。
         【设计意图:教师的教应该指向学生的学,关于二月的天数,学生一下子很难说清楚。组织全班学生共用汇总不同年份二月的天数,这本身就是一个数据分析观念的养成过程。另外,在教师不做任何帮扶的情况下,引导学生基于丰富的数据信息,充分观察并汇报具有个性的原生态规律,对学生的数感推理能力、归纳能力的培养有着一定的帮助。】
         (4)指导记忆
          师:怎样才能记住一年12个月中哪些月份是大月,哪些月份是小月?每个月有多少天呢?打开课本,看一看,比一比看谁最会看书?
          学生自学。
          拳头记忆法和口诀记忆法
          师:还有别的记忆方法吗?
         (5)下面请大家算一算一年有多少天?
          师: 一年有多少天?怎样计算出一年的天数?
          学生算一算。
          交流,相机板书。
          31+28+31+30+31+30+31+31+30+31+30+31=365(天)
          31+29+31+30+31+30+31+31+30+31+30+31=366(天)
          31x7+30x4+28=365(天)
          31x7+30x4+29=366(天)
          这两个算式有什么不一样?
         【设计意图: 本节课研究的第二个问题就是“一年有多长”。学生的经验是有的。但是让学生在观察、计算的过程中,不但很好的解决“一年有多长”的问题,更理清了哪些月份是大月,哪些月份是小月。从月到日,从年到日,时间单位间的关系更清晰。】
         (6)学以致用,丰富时间单位间的联系
          师:刚才我们一起运用年历卡,发现了年月日中藏着的知识。练习练习?
          多媒体呈现
          1.妈妈一直在吃一种维生素E胶囊。是30粒装一盒。最近她要外出两个月,带两瓶,够吃吗?
          2.现在购买这种维生素E胶囊,价格比较便宜优惠期从9月29日开始,到10月3日结束。说说优惠了几天?
         【设计意图:“年、月、日”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教学中引入解决问题的情景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围绕维生素胶囊展开问题情境,及时巩固了初步建立的知识理解,问题成为知识理解的催化剂。】
          三:串起更多时间单位
          师:时、分、秒、周、年、月、日都是时间单位,你还知道哪些时间单位?
          学生说。
          课件出示更多的时间单位
          世纪  季度  旬
          中国古代的计时方法 ;甲子  时  更  点
                        周  7
          世纪——年——月——日——时——分——秒
                  100   12    31    24    60   60
                      季度旬   30
                                     28
                                     29
 

          【设计意图:本节课立足于年、月、日的认识,又跳出年、月、日的界限,让学生说出自己课前收集的其它时间单位,串起散落的珍珠,将学生的视野拓宽到更广阔的范围。】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