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袋鼠式护理在CPAP持续加压供氧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中的干预效果。方法:在2017年11月~2019年11月于我院出生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中选取5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儿CPAP持续加压供氧治疗。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25例接受常规护理的患儿纳入A组,另外25例接受袋鼠式护理的患儿纳入B组,对比两组患儿出生当天和42天后的身高、体重,以及患儿住院时间、再次住院率、患儿家属满意度、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在出生当天的身高、体重值相当(P>0.05),出院时,B组患儿的身高、体重值均明显高于A组(P<0.05),住院时间、再次住院率和新生儿并发症均少于A组(P<0.05),且患儿家属满意度高于A组(P<0.05)。结论:在CPAP持续加压供氧治疗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中,实施袋鼠式护理,能有效促进患儿病情改善,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促进患儿健康发育,且得到了患儿家属的高度认可,该护理方式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袋鼠式护理;CPAP持续加压供氧;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CPAP持续加压供氧是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的有效方法,但由于患儿各器官发于不成熟,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因此,住院时间较长,相应的医疗费用也会随之增多[1]。为缓解各患儿家庭的经济压力,袋鼠式护理逐渐得到了运用[2]。袋鼠护理又被称为皮肤基础护理,即将婴儿直立式地贴在其母亲或者父亲的胸口,为婴儿体重温暖和安全感。我院针对CPAP持续加压供氧治疗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采用袋鼠式护理取得了理想效果,现将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7年11月~2019年11月于我院出生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中选取5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儿CPAP持续加压供氧治疗。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25例接受常规护理的患儿纳入A组,另外25例接受袋鼠式护理的患儿纳入B组。A组:男婴12例,女婴13例,胎龄32~37周,平均胎龄(34.38±1.65)周;B组:男婴11例,女婴14例,胎龄31~37周,平均胎龄(34.05±1.52)周。对比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一步展开比较。
1.2方法
A组:给予患儿常规护理,包括病情观察、供养治疗护理、母乳喂养指导等。
B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袋鼠式护理,具体内容为:为新生儿穿戴好纸尿裤,将其俯卧在母亲裸露的胸前,将婴儿头部放置母亲双侧乳房之间,并将其脸偏向一侧,使用医院专用被子将婴儿的后背覆盖住,做好保温,指导母亲用一只手将婴儿臀部托住,将另一只手放在婴儿的背部,以保证婴儿的安全,每次持续时间为1小时,每天进行2~3次。针对剖宫产患儿,选择婴儿父亲进行该项护理,方法同上。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儿在出生当天和42天后的身高、体重,以及住院时间、再次住院例数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发症包括脏器功能不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肺纤维化脱机困难等。
满意度:采用自制的问卷调查表对两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进行调查,该问卷表采用百分制,90~100分为非常满意,70~89分为一般满意,低于70分为不满意。非常满意和一般满意均计入总满意,满意度=总满意例数/患者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21.0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经t检验,计数资料经x2检验,以(%)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 结果
2.1对比两组患儿身高、体重、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显示,两组患儿在出生当天的身高、体重值相当(P>0.05),出院时,B组患儿的身高、体重值均明显高于A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A组(P<0.05),见表1。A组中出现3例脏器功能不全、2例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组中出现1例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20%)比A组(4%)低(x2=12.121,P=0.000)。
表1 对比两组患儿身高、体重、住院时间(±s)
2.2对比两组患儿再次住院率和家属满意度
结果显示,B组患儿的再次住院率均低于A组(P<0.05),且患儿家属满意度高于A组(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儿再次住院率和家属满意度[(n)%]
3 讨论
袋鼠式护理需要婴儿与母亲或者父亲进行长时间的大面积皮肤接触,通过皮肤感官的刺激,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可促进婴儿脑功能的发育[3]。该护理方式能够为婴儿提供合适的温度和舒适、安全的生存环境,减少婴儿哭闹,增加睡眠时间,促进婴儿生长发育[4]。
在本次研究中,与常规护理下的患儿相比,袋鼠式护理下的患儿,其住院时间更短,体格发育更快,并发症发生率和再次住院率更低,且患儿家属满意度更高。表明袋鼠式护理能有效促进患儿病情改善,加快患儿的生长发育速度,提高了患儿的健康水平,并且该护理方式受到了患儿家属的高度认可。袋鼠式护理中,将婴儿竖直立于母亲或者父亲的胸部,皮肤相贴,父母亲和与婴儿进行眼神交流。并且能够帮助婴儿稳定生命体征,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对孩子的终身产生有利影响,同时对婴儿的父母而言,可以减轻焦虑、抑郁等,尤其是针对母亲,能减少产后出血,促进母乳喂养[5]。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袋鼠式护理前,母亲或者父亲需洗澡确保自身皮肤的干净后,更换干净、宽松、柔软的前开放式衣袍,在将婴儿抱在胸前[6]。袋鼠式护理能够加快患儿的病情改善速度和生长速度,因此,住院时间会相应缩短,医疗费用将随之减少,在多方面的良好影响下,患儿及其父母的需求得到良好满足。
综上所述,在CPAP持续加压供氧治疗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中,实施袋鼠式护理,能有效促进患儿病情改善,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儿健康发育,且得到了患儿家属的高度认可,该护理方式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瑶,唐云飞,王佳丽.整体护理在行CPAP持续加压供氧治疗NRDS患儿中的干预效果[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17):70-72.
[2] 许文波,周丽,陈玲等.持续气道正压呼吸机联合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18,47(6):686-688.
[3] 殷致富,唐凤姣,谢伟丽,等.优质护理干预用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机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校医,2019,33(9):708-710.
[4] 蔡婧."袋鼠式护理"对新生儿神经行为及体格发育的影响研究[J].医学信息,2017,30(23):99-100.
[5] 周远珍,蓝远妮,谢小丽.袋鼠式护理对早产儿体重增长和摄奶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7):137-139.
[6] 赵宝君.袋鼠式护理联合循经抚触在49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NICU治疗中的应用[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9,35(2):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