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责任成本管理是将责任会计应用到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的一种新的科学管理方法和管理思想,可以有效提升工程企业的成本控制效率和水平,以此提升工程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分析了轨道交通工程引用责任成本管理方法的问题,并提出了若干针对性的解决途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责任成本管理;轨道交通工程;应用分析
如今因轨道交通速度快、效率高、环境舒适等特点,其逐渐变成社会大众关注目标,通过轨道交通不仅能够对一线城市人流量过于密集情况进行缓解,还能增加城市发展经济。但由于轨道交通工程在建设、运行、维修等多方面,都需要大量资金成本作为基础,而责任成本管理能够在轨道交通工程整个过程之中,针对成本展开全面管理,并以此来加强工程单位内部成本管理能力,因此,在轨道交通工程中应用责任成本管理意义十分关键。
一、责任成本管理与轨道交通工程概述
1.1 责任成本管理
所谓责任成本管理,主要是指将责任作为核心针对相关企业进行全面管理,将其应用于建筑工程中,责任成本管理就会将施工作为基础,针对全过程成本所需成本按照部分明确责任。若责任成本管理在轨道交通工程得以顺利开展,就能够有效划分企业负责人在行为方面产生的盈亏情况,以及工程自身收益情况,从而在提升施工效率与员工收益同时,为企业经济收益提供保障[1]。
1.2 轨道交通工程
所谓轨道交通工程,主要是指车辆运输以轨道为主,如今在人流量较大城市中应用十分广泛,其中类型较多如轻轨、地铁以及有轨电车等。虽然轨道交通工程对城市发展作用较大,但由于需要在地下进行施工,以及周围高层建筑较多等问题,导致其需要一定施工技术与资金成本[2]。
二、责任成本管理在轨道交通工程中应用问题
2.1 工作责任混乱
虽然责任成本管理在轨道交通工程中应用十分常见,但实际应用在工作责任方面过于混乱,这就会严重限制责任成本管理主要作用。例如:轨道交通工程管理人员自身能力,就会对责任成本管理起到直接影响,一旦管理人员在工作之中仅注重自身收益,就导致轨道交通工程成本缺乏相应管控,甚至会疏忽工程质量、效率等标准要求。甚至还有部分工程负责人通过支出大量成本这种方法,减少工程施工风险,但这会促使工程成本随之叠增,甚至会导致工程施工过于注重表面管理,忽略责任成本管理重要性。
2.2 管控力度不足
由于工程处于施工阶段时,难免在各个方面发生诸多突发事件,如:材料、设施、质量等,这些因素在责任成本管理中也属于重点管理目标,一旦对哪方面管控力度不足,就会导致工程成本有所增加[3]。
其一,施工材料在轨道交通工程之中能够对经济收益起到决定作用,因在总成本中施工材料可以占据65%左右,通常工程采购施工材料时都会根据进度方案为主,确保采购工作与施工进度无缝衔接,但在部分轨道交通工程中经常出现肆意采购情况,这样就会导致采购与进度无法得到有效衔接,从而导致施工材料占用大量资金成本。而且在采购材料前需要与施工单位交流,确定材料型号、数量以及质量等信息,但有很多采购人员并没有与施工单位相互交流,在采购阶段自行确定材料信息,导致施工现场经常出现堆积大量材料,或材料与施工要求不符却无法退换,只能推在材料库中增加资金成本。
其二,设施是开展轨道交通工程主要部分,通常施工设施有租借与自有两种,但无论哪种在应用过程中都需要一定成本。
其中自有设施属于相关企业自由资产,需要在应用过程中承担维护、修理等成本,而在有关规定中表明施工阶段不可随意更换设施核心部件,或是自行对设施进行大型修理,需要得到责任人员应允后安排专业人士修理。但责任成本管理为了减少工程所需成本,在施工现场都会存有几名设施修理人员,但这不仅会增加设施所需成本,还会影响设施应用年限下降。租借则是按照工程对设施要求到相关公司租借,需要缴纳设施租借资金与押金,虽然不用企业承担维修成本,但如果设施因员工操作失误等因素出现损坏,就需为租借公司缴纳一定赔偿,从而对施工效率造成影响同时增加企业所需成本。
三、责任成本管理在轨道交通工程中应用途径
3.1 划分工作责任
轨道交通工程负责人员是责任成本管理得以落实的关键,因此,一定要划分其工作责任。首先,企业需要针对负责人工作责任制定完整制度,其中需要明确其主要责任,并包含责任成本管理流程、奖罚等内容,确保负责人员所有工作有迹可循,一旦其在某环节上没有遵守相关制度,就可以对其给予适当处罚;其次,需要让负责人员了解部门沟通重要性,使其在工作之中促进各部门间和谐关系,这样在所有部门共同努力下,就能彻底发挥出责任成本管理作用;最后,需要对施工人员展开合理分配,按照施工要求确定员工整体质量,如:在施工关键环节中需要人员自身具有较强能力与水平,切实在人员方面管控成本。
3.2 增强管控力度
若想责任成本管理能够得到彻底落实,需要在施工材料、设施、人员等多方面展开全面管控,因此,就需要通过以下几方面增强管控力度。
其一,在采购部门购买施工材料之前,需要了解施工需要哪些材料、具体型号以及质量要求,再针对市场价格展开全面收集与分析,提前掌握工程所需材料在市面中平均价格,当完全掌握市场价格后需要收集当地材料价格与质量,在对比市场与当地材料价格后,优先选取质量高、口碑好、价格经济的材料商。而且还需要与其签订材料供应合同,其中应按照施工进度表明材料供应时间,以及材料质量一旦质量不过关如何处理,以免后续与材料商发生矛盾。除此之外,虽然与材料商签订相关合同,但依然需要对所有进场材料展开检验,以免由于人员疏忽导致质量不过关材料进入施工现场。
其二,在明确工程所需设施型号后,相关企业需立即确定自有设施有哪些,并针对这些设施展开彻底检查,以免设施刚投入应用就出现各种小问题,限制轨道交通工程效率与进度,而且这样还能减少施工现场维修人员数量,因前期经过全面排查确定设施在投入应用后不会突发故障停工,所以在施工现场仅需委派几位设施日常养护人员即可。对于租借设施也需如此,在投入应用前彻底检查,如果其中小毛病较多,需立即联系租赁公司更换设施,以免设施在投入应用后从小毛病演变为大故障,导致企业需要承担租借设施维修费用。除此之外,人员是导致设施出现故障的一大因素,一定要确保所有设施操作人员自身经验十分丰富,并在设施投入应用前对操作人员技术水平进行考核,从而在根源上减少企业在设施上所需成本[4]。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现代轨道交通工程之中责任成本管理至关重要,这就促使责任成本管理应用越发广泛,但在实际应用中依然存在各种问题,如:工作责任混乱、管控力度不足等,这不仅会限制责任成本管理发挥作用,还会导致企业收益有所降低。因此,工程单位更需重视责任成本管理在轨道交通工程中的实际应用,并通过划分工作职责、增强管控力度等途径,切实对以上问题展开处理,并以此为轨道交通工程成本提供保护。
参考文献:
[1]钟升明,杨星一,兰洁.基于BIM技术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精细化施工管理研究[J].城市建筑,2019(5):119-121.
[2]岳章胜,蒋海军,王利伟.大直径钢绞线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的应用[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9(8):166-169.
[3]孙震.基于BIM技术的轨道交通工程精细化管理——以青岛地铁8号线工程为例[J].工程建设,2019(2):70-73.
[4]黄巧静.浅议轨道交通行业作业成本法的应用[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8(1):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