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4/30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0年3期   作者: 张侠武
[导读] 探讨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前来我院中医内科实习的80名实习生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n=40)。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研究组采用循证医学教学模式。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在循证医学教学模式的积极作用下,研究组的理论得分、实践操作得分以及科研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教学满意度为100%,高于对照组的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应用于中医内科临床教学实践中,可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循证医学教学模式;中医内科;临床教学;教学实践
         在中医学领域中,中医内科学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所指的是以中医理论为依据,对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证候特征、辨证论治及预防、康复、调摄规律等内容进行阐述[1]。对于中医学者来说,中医内科学不仅仅是一门临床学科,同时也是学习和研究中医知识与临床实践的敲门砖。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中医内科临床教学多以理论知识的讲授为主,忽视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难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也就无法保证临床教学质量的提升。针对中医内科临床教学现状,本文对循证医学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进行探究,旨在提高临床实践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为体现研究价值,增强研究结果的权威性,特选择我院于2017年9月至2018年6月招收的80名实习生为研究对象。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中医内科实习的80名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7年9月至2018年6月。采用随机分组法进行分组,即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名。其中,对照组实习生的资料为:男19名,女21名,平均年龄(23.51±1.42)岁,学历包括大专13名,本科及以上27名;研究组实习生的资料为:男22名,女18名,平均年龄(24.26±1.57)岁,学历包括大专15名,本科及以上25名。比较两组实习生一般资料中显示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教学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首先,带教教师要通过板书、多媒体、微课等方式向实习生讲解与中医内科相关的理论知识,传授他们学习技巧,使其更好地理解、掌握所学知识;其次,带教教师要根据实习生的学习情况列举各种各样的临床实践案例,引导实习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学习;最后,注重阶段性考核,根据实习生的考核成绩判断他们的学习效果以及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积极改进。
         研究组采用循证医学教学模式:为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带教教师应将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应用于理论教学的后期阶段,教学内容有:循证医学理论、基本含义、涉及的知识、实践操作等,在这些知识的促进下,实习生会逐渐具备良好的循证医学临床思维,学习能力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2]。当实习生对理论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后,带教教师就要以病例为基础,引导学生进行临床实践活动,使其在临床实际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以促进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此外,教师还要注重循证医学实践,并着手于以下几点:(1)建立循证学习小组。带教教师要根据实习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合理分组,以保证组内成员能够协同发展。本组实习生人数为40名,所以在分组时分为5组,每组8名实习生,然后选出一名学习优秀,综合素质较高的实习生担任组长,配合教师做好组内的各项工作;(2)发现问题。以患者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发现相关的循证问题,包括疾病发病机制、临床症状体征、治疗方法等;(3)循证支持。小组成员要针对临床实践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循证提问,并在组内积极探讨,对于较为困难的问题,应由教师或组长带领组内成员在万方、知网等数据库中检索相关的医学文献,并以此为契机进行全面评估;(4)实施循证。在检索的众多文献中,选择与临床实践相适应的文献进行合理的运用,制定临床决策,对应用情况进行观察,评价应用效果,并通过研究报告的形式总结经验。
         1.3观察指标
         理论得分、实践操作得分以及科研得分(满分100分);实习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知识掌握情况
         详细数据如下(表1)所示
         表1 比较两组实习生对临床知识的掌握情况(x±s,分)

         3.讨论
         中医内科学作为中医学领域中的重点学科,通过临床教学实践以及系统化的学习,实习生不仅可以熟练掌握涉及的各项知识,使自己的知识储备得到丰富,而且可以在不断的练习中提高自身的实践技能,为日后的临床实践作保障。当前,中医内科临床教学多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虽然能够保证实习生的学习效果,提升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但依然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说教学手段落后,方法枯燥单一;重视理论教学,忽视临床实践操作;教学内容与临床实践不匹配;实习生主动性差;等等。
         循证医学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全新的医学模式,有着实用性、有效性、科学性等优势,倡导尊重实习生的主体地位,以设立明确的教学目标,提高实习生的综合素养和临床教学质量为目的[3]。将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应用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实践中,不仅可以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弊端,优化教学过程,而且可以提高实习生对患者的关注程度,实习生通过推理、探究、分析以及收集相关文献资料的方式可全面掌握中医内科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巧,这对他们今后的临床实践工作的顺利开展与工作能力的提升将会大有裨益。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循证医学教学模式的研究组的理论得分、实践操作得分以及科研得分均高于实施传统教学模式的对照组,教学满意度为100%,高于对照组的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在中医内科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培养实习生的综合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冯原,陈斯宁,盛庆寿,等.循证医学PICOS模式结合PBL教学法在肺系病证临床教学中的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06):006-007.
         [2]王凌鹏,蒋华,罗健.PBL教学法与循证医学思维相结合在心血管病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江苏科技信息,2017,(22):063-066.
         [3]李其富,邹琴,朱燕.神经内科循证临床实习教学模式的构建初探[J].海南医学,2015,26(19):2939-29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