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母婴皮肤接触对出暖箱早产儿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4/30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3期   作者:刘海荣 曹译铎 韦芳芳
[导读] 目的:探讨母婴皮肤接触持续1h对出暖箱早产儿体温、首次进食时间和再入暖箱率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母婴皮肤接触持续1h对出暖箱早产儿体温、首次进食时间和再入暖箱率的影响。方法 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将120例出暖箱早产儿过随机抛硬币法分为干预组(n=60)和对照组(n=60),干预组早产儿在出暖箱后给予母婴皮肤接1h,对照组给予常规包被包裹,分别监测出暖箱时体温,出暖箱后1h、2h的体温、首次进食时间、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和再入暖箱率。结果 两组患儿出暖箱前体温无差异(P>0.05),干预组皮肤接触1h结果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波动范围小于对照组;干预组首次进食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出暖箱后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再入暖箱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出暖箱早产儿进行母婴皮肤接触持续1h对维持患儿体温,促进早产儿更快适应外界环境,建立早期母婴联系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机会。
关键词:母婴皮肤接触   早产儿  暖箱   护理干预
        早产儿出生时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体温调控不稳定,易受外界环境温度的影响而发生体温异常[1]。体温过低可导致新生儿代谢增加,耗氧量增加,出现低血糖、酸中毒、感染、硬肿症及重要器官功能损害等不良后果[2]。如进一步发展还可以引起脑功能障碍;寒冷刺激还可以引起皮肤末梢血管收缩,患儿可出现心动过速的表现等。有报道极低体重儿,体温每下降1℃,死亡率可以增加28%,严重低体温是新生儿危重症之一[3]。因此,体温管理是早产儿管理中的首要任务。史晓红[4]研究证明,在平均室温为26 ℃ ,仅用被子包裹不足以使新生儿体温维持在中性温度,由于包被的保暖效果差,新生儿相对并发症也会较多,需引起临床重视。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研究证明,母婴皮肤早期接触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新生儿低体温的方法[5]。本研究以12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母婴皮肤接触对出暖箱早产儿体温、首次进食时间和再入暖箱率的影响,为临床规范早产儿管理提供依据。
1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2016.03-2016.12入住新生儿科患儿,结合我科每月收治早产儿平均例数,确定每组60例,因此两组共需样本量120例。按照样本入院顺序进行编号(1-120),采用抛硬币法随机化分组,将样本分为对照组60例,观察组60例。纳入标准:①胎龄<37 周。②体重在<2500克。③符合出暖箱指征的患儿(体重达2000g,或体重虽未达2000g,但一般情况良好,并且在32℃暖箱内,可维持正常的体温[6])。④无母乳喂养禁忌症的患儿。⑤监护人自愿参加的患儿。排除标准:①母婴分离。②母亲身体不适。③新生儿先天畸形和疾病。④母亲或婴儿患有皮肤病。⑤有母乳喂养禁忌症的患儿。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儿出暖箱之前10min均给予监测体温、喂养的速率与出暖箱后收集数据进行比较,在患儿出暖箱后给予以下干预。
1.2.1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设置室温24℃-26℃,患儿出暖箱后给予穿衣服、包被包裹放于婴儿床内,监测患儿出暖箱后1h、2h体温、首次进食时间、喂奶速率、再入暖箱率。
1.2.2干预组:取得患儿家长的知情同意,设置室温24℃-26℃,患儿出暖箱后裸体穿纸尿裤俯卧在母亲裸露的胸前进行皮肤接触,头放在母亲双侧乳房之间,脸偏向一侧,新生儿背部及身体后面覆盖医院的婴儿毯子,在此期间指导妇用一只手托住新生儿臀部,另一只手放于其背部,保证安全[7]。皮肤接触后包被包裹置于婴儿床内,监测患儿出暖箱后1h、2h体温、首次进食时间、喂奶速率、再入暖箱率。
1.3评价指标:观察两组患儿情况①早产儿出暖箱前体温。②出暖箱后1h、2h的体温。③早产儿出暖箱后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④再入暖箱率。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的统计软件为spss21.0,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独立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配对组间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按检验水准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2两组出暖箱早产儿体温情况对比 
         两组人群的体温比较结果显示,两组人群的出暖箱前、出暖箱后1h和2h体温的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患儿出暖箱前体温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皮肤接触1h有统计学差异(p<0.05),出暖箱后2h体温的数据,干预组波动较小,对照组波动大。详细数据见表1:
表1:出暖向后两组间体温变化的比较

注:p <0.05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出暖箱早产儿首次进食时间对比 
         两组人群间的首次进食时间的比较结果显示,t=7.957,p=0.000,说明两组人群间的首次进食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看出干预组的首次进食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详细数据见表2:
         
         
表2:两组人群间首次进食时间的比较

注:p <0.05有统计学意义。
2.3两组出暖箱早产儿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对比
         两组人群间的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的比较结果显示,p=0.008,说明两组人群间的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看出干预组的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明显大于对照组。详细数据见表3:
表3:两组人群间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的比较n(%)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4两组出暖箱早产儿再入暖箱率对比
         两组人群间的再入暖箱率的比较结果显示,p=0.036,说明两组人群间的再入暖箱率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看出干预组的再入暖箱率明显小于对照组。详细数据见表4:
表4:两组人群间再入暖箱率的比较n(%)

3讨论
         在临床上对于极低体重早产儿,或因病重需要治疗、急救的新生儿一般需要入住NICU(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采用暖箱或远红外辐射台进行保暖 [8]。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患儿达到标准即可以出暖箱。但是由于早产儿适应外界能力差,即使达到出暖箱的标准,移出暖箱后也有可能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出现体温异常,因此通过护理干预来维持患儿的体温是促其适应外界环境是早产儿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母婴皮肤接触是一种护理早产儿的特殊方法,Winberg[9]认为,早期皮肤接触通过感官刺激,如触碰、体温和气味,强烈地刺激迷走神经,最突出的反应之一为诱发催产素分泌,催产素会导致产妇乳房的皮肤温度升高,为新生儿带来温暖。本研究结果发现,早产儿出暖箱后予母婴皮肤接触1h,观察组患儿体温维持在正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温度,其主要原因是母婴皮肤接触的过程中,母亲的温度可以传导给新生儿,加速新生儿的体温上升,与文献结果相符[10];出暖箱后2h后体温均维持在正常水平,无统计学意义(>0.05),但观察组体温波动范围小于对照组,可能是两组患儿通过一定时间的干预体温均在正常范围,但是母婴皮肤接触患儿体温更为稳定。
         本研究还证实,干预组患儿在给予母婴皮肤接触时可以自然的寻找乳头,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这可能是由于早产儿出暖箱后,与母亲的早期皮肤接触进行皮肤接触,且在这段接触时间内自发地定位了母亲的乳头[11],之后的喂奶过程将会持续保持较好的效果,进而增加母乳分泌量有关。本次实施早期母婴皮肤接触,观察组患儿进食时间较对照组提前,早产儿适应外界环境能力良好,体重维持在正常范围,没有发生再入暖箱的情况。
         综上研究显示,新生儿行母婴皮肤早接触有利于新生儿调节基础代谢,使血糖水平更稳定,它能帮助新生儿维持体温, 以及使健康的新生儿保持良好的行为状态,促进母婴感情,促进母乳喂养,因此目前母婴皮肤早接触被认为是一种最佳的新生儿照料方式。

        参考文献:
[1] 张玉侠,胡晓静,郑显兰,等.实用新生儿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22-126.
[2]王勤,赵敏慧,庄薇,等.早产儿体温发生情况的调查[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5,32(14):22-24.
[3] 张家骧,魏克伦,薛辛东.新生儿急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41.
[4]史晓红.母婴皮肤早期接触对新生儿体温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17):1596-1598.
[5]Kerstin Erlandsson, Ann Dsilna,Ingegerd Fagerberg, and Kyllike Christensson,Skin to.Skin Care with the Father after Cesarean Birth and Its Effect on Newborn Crying and Proceeding  Behavior[J].Birth,2007,34(2):105-114.
[6]崔焱,张玉侠,刘晓丹,等.儿科护理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48.
[7]黄蓉,李艳,侯燕文等.早期母婴皮肤接触1h对初产妇产后6个月母乳喂养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5,12(50):1420-1424.
[8]吴本清.新生儿危重症监护诊疗和护理[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33.
[9]Winberg J.Mother and newborn baby:mutual regulation of physiology and behavior-a selective review[J].Developmental Psychobiology,2005,47(3):217-219.
[10]董海英.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行为状态的影响[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19):33-35.
[11]Dewey KG,Nommsen-Rivers LA,Heinig MJ,et al.Risk factors for suboptimal infant breastfeeding behavior,delayed onset of lactation,and excess neonatal weight loss[J].Pediatries,2003,112(3Pt l):607-6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