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降低内分泌科住院患者静脉采血不良事件的应用效果。方法 开展品管圈活动,确定活动主题后,调查静脉采血不良事件的现状并分析原因,设定活动目标,制定对策并组织实施干预静脉采血不良事件的管理工作。 结果 通过品管圈活动,内分泌科住院患者静脉采血不良事件发生率从19.5%降至4.99%,活动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有利于降低内分泌科住院患者静脉采血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静脉采血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关键词:品管圈;内分泌科;静脉采血;不良事件
血液标本的采集质量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患者的诊疗质量,是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1]。内分泌科肾上腺疾病亚专科收治的多为疑难杂症患者,为帮助患者明确诊治,需要严格按不同时间、体位,反复多次采集患者的静脉血标本。采血次数多加上执行要求复杂,容易出现采血部位淤青、标本不合格等护理不良事件,增加患者痛苦,影响患者安全。近年来,QCC活动在医疗领域已广泛应用, 并取得显著效果, 可及时发现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有效整改, 提升护理质量, 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2]。为提高静脉采血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我院内分泌科肾上腺疾病亚专科于2019年4-9月开展了以“降低内分泌科住院患者静脉采血不良事件发生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为三级甲等医院,代谢内分泌科肾上腺疾病亚专科共有床位43张,收治的患者中有一半以上为诊断不明确,需要完成各种功能试验的查因患者。病区共有护理人员18人,平均年龄32.9岁;护士学历:硕士4名,本科14名;职称:护师10名,主管护师8名。
1.2 实施方法
1.2.1 成立品管圈 品管圈小组成员共9人,均为代谢内分泌科护士。圈名META圈,本科室为代谢内分泌科(MetabolismEndocrinology),甲状腺(Thyroid)及肾上腺(Adrenal)疾病亚专科,META取自四个英文单词首拼字母, 寓意为在护理工作上精益求精,不断进步。护士长担任辅导员,负责整个活动的督查与指导。1名硕士学历护师担任圈长,负责活动期间所有项目的策划、组织与协调。圈员共同参与现况调查、数据收集、对策拟定、实施与改进措施。每两周召开圈会1次,进行工作汇报,讨论及解决现阶段所面临的问题及下阶段的工作计划。
1.2.2 主题选定 通过“头脑风暴法”,引导全体成员挖掘出临床护理工作中不便利、不合理、领导反复强调和关注、患者经常提出以及医生经常反映的问题。经过分析讨论,从中选出四个重要问题,并运用“评价法”从可行性、迫切性、上级政策、圈能力四个方面按“5、3、1”的评分标准,其中“降低内分泌科住院患者静脉采血不良事件发生率”得分最高,确定为为本次品管圈活动的主题。
1.2.3 现况调查 采用自行设计“住院患者静脉采血不良事件登记表”,由专人每天对本病区该时间段内所有静脉采血不良事件进行登记,包括采血部位淤青、标本不合格(时间、体位、用药等不合要求及标本凝血、溶血、血量不足或过多等)、标本送检不及时、重复穿刺、标本漏采集、标本采集错误等所有可能增加患者痛苦、影响患者安全的护理不良事件,分析并记录静脉采血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做到“三现”,即现场、现物、现实。经调查,2019年4月1日至30日本病区共收治入院135人,开出静脉采血医嘱1865次,静脉采血不良事件364次,不良事件发生率达19.5%,静脉采血不良事件统计见表1。将统计的静脉采血不良事件绘制成改善前的柏拉图。根据柏拉图二八法则,采血部位淤青 、标本不合格占整个静脉采血不良事件的78.84%,将这两点列为本次活动改善的重点。
表1 内分泌科住院患者静脉采血不良事件统计表(改善前)
1.2.4 要因分析 召开圈会,主要从患者、护士、物品及管理四个方面,分析、汇总调查表中采血部位淤青、标本不合格存在的主要原因。①患者方面:相关知识缺乏、依从性差;②护士方面:宣教不到位、操作技术不规范;③物品方面:无书面宣教资料;④管理方面:缺乏规范管理流程。
1.2.5 目标值设定 依据选题过程中圈能力平均得分4.5分,圈能力=4.5/5=90%,现况调查结果提示现况值为19.5%,本期改善重点值为78.84%。根据公式计算得出本次品管圈活动目标值,目标值=现况值-(现况值×改善重点×圈能力)=19.5%-19.5%×78.84%×90%=5.66%。
1.2.6 对策制定并实施 圈员运用头脑风暴法,针对内分泌科住院患者静脉采血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主要原因,提出了多项应对措施,并从可行性、有效性两方面对备选对策进行评分,评价方式:优5分、可3分、差1分,两项平均分相加后总分≥8分的对策纳入选定执行方案,具体如下。
1 .2.6.1 加强护士沟通及宣教技能培训 ① 分析护士执行功能试验及静脉采血宣教不规范环节及原因,根据原因制定相应培训对策;② 分别运用课堂授课、情景模拟及小组讨论培训方式,对科室全体护士进行功能试验执行静脉采血操作宣教规范及有效护患沟通技巧的全面培训;③ 当场对培训效果进行抽查考核,根据考核结果改进培训计划,将重点环节、重点人群纳入常规在职培训,建立长效培训、考核机制;④ 加强新进人员培训,由教学组长负责督查、考核。
1.2.6.2 开展静脉采血操作技能培训及竞赛 ① 通过查阅文献和指南,咨询内分泌医生、实验室技师及静疗小组成员,根据我科特点制定内分泌功能试验静脉采血操作及考核标准,并组织全科进行相关理论和操作培训;② 结合功能试验执行场景,组织开展静脉采血操作技能竞赛,病区除护士长和静疗组专科护士外,每名护士均需参赛;③ 总结分析比赛情况,针对共性问题,查找原因,提出改进措施;④ 操作比赛得分最高者负责病区静脉采血操作护理质量督查、指导。
1.2.6.3 制作宣教工具,规范宣教流程 ① 制作疾病知识宣教手册、“静脉采血如何有效按压”宣传台历和宣传板报;② 患者办理入院手续前及办理入院手续过程中,简要告知疾病诊治流程及特点,需反复采血及其目的和要求,发放并指导查看专科疾病知识宣教手册;③ 入院宣教时,利用“静脉采血如何正确按压”台历,告知静脉采血正确按压的方法及必要性;④ 预防静脉采血皮下淤青宣传板报,置于病区走廊显眼位置,供患者和家属随时阅读;⑤ 静脉采血操作过程中,评估患者对采血目的、要求及静脉采血正确按压方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根据评估结果有针对性宣教。
1.2.6.4规范功能试验执行流程 ① 分析当前静脉采血流程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② 在功能试验执行过程中,增派助早班护士中途再次提醒、督促患者落实功能试验执行要求;③ 中班协助功能试验静脉血标本按时采集; ④ 联动实验室技术人员,建立规范的标本处理及送检流程。
2 结果
2.1 无形成果 品管圈活动前后对每名圈员就品管手法、沟通协调、团队精神、创新能力5 个方面进行评价,每项分值为1~5分,分别统计9项内容的总分和平均分,运用雷达图显示,见图1 。
图1 雷达图
2.2有形成果 通过品管圈活动开展,建立完善的功能试验执行静脉采血操作流程,规范科室护士静脉采血操作,静脉采血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共进行静脉采血操作1865次,不良事件发生364次,不合格率为19.5%。品管圈活动后共进行静脉采血操作1624次,不良事件发生81次,不合格率为4.99%;开展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4.69,P=0.000)。
3 讨论
静脉采血是临床工作中常见且重要的护理操作,是了解疾病状况的重要武器,是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得力助手。血标本能正确、合理、规范化的采集和处理,是血液分析前质量保证的重要环节。品管圈具有保障安全、提升质量、控制成本、改善服务、培养人才、造就团队的特点[3]。通过此次品管圈活动,在科室全体护士共同参与下,集思广益,制定并落实 “降低内分泌科静脉采血不良事件发生率”的相关措施,静脉采血不良事件由改善前19.5%降低到改善后的4.99%,缺陷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品管圈活动对策对降低内分泌科静脉采血不良事件发生率有效。另外,圈员的团队精神、沟通协调能力、发掘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均有所提升,对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临英,李忠臣,左彦珍,等. 护士对静脉采血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知识的现状调查[J]. 护理管理杂志,2012,12(2):107-109.
[2] 伍晓霞. 品管圈在手术室安全核对管理中的运用[J]. 泰山医学院学报, 2015,36(1):94-95.
[3]李凌云.应用品管圈降低体检者静脉采血后皮下淤血发生率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6(10):141-143.
[4]石弘,冯灵,杨蓉.真空负压静脉采血的研究进展[J].华西医学,2011,26(07):1116-1118.????
[5]潘明英,魏东风,崔亚磊.护理干预对减少新兵体检时静脉采血不良反应的影响[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4(04):136-138.
[6]刘婷婷,张艺,郑旭东,吴红英,王蕊,胡帅,孟爱义,米瑞瑞.运用品管圈提高体检者静脉采血满意度的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06):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