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产科优质护理对自然分娩的促进作用,并探究和分析对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的措施。方法:研究时间选择为2018年12月-2019年10月,研究对象为120例入我院的接受自然分娩产妇,分组方式为:对等分组,观察组、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产妇自然分娩中施加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中施加优质护理;护理效果评价指标选择第二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及下床活动周期(d)三个指标数据,对比研究优质护理与常规护理后,产妇对护理满意程度。结果:两组患者指标对比分析中,观察组好于对照组,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满意度的评价中,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结论:健康宣教、心理护理等优质护理方法对于提高产妇自然分娩具有促进作用,同时可提升护理满意度,因此优质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自然分娩中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产科优质护理;自然分娩;促进作用
分娩是人类繁衍后代的自然生产过程,然而自然分娩手术过程中出现的疼痛对于产妇心理和分娩的顺利程度具有重要影响,并让产妇产生较多的恐惧心理,导致剖宫产率不断增加[1]。根据查找文献分析得出,选择剖公产方式产妇比例占1/2,这一比例逐年递增,趋势明显,而自然分娩生产模式从安全度、产妇心理调整等角度都优于对照组,也是近几年加强自然分娩宣教的根本原因。结合实际调研,将“以患者为主”的护理理念融合到实际护理工作中,按照孕妇需求全程开展优质护理服务[3]。本研究以选取的120例自然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重点对优质护理的促进作用进行分析,统计相关护理指标的优化措施等,研究流程及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研究对象为入我院接受自然分娩的产妇,120例;研究时间为2018年9月-2019年9月。采取均等分组方法,对照组60例,观察组60例。所有研究对象中产妇基本资料见下表1。
表1两组产妇基本资料
所有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其中包含饮食指导、产后情绪安抚、常规生理状况的监测、胎心变化等[4];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1)健康宣教。及时分析分娩产妇的误区、及时的指导产妇和其家属了解自然分娩对母婴身心健康的好处[5];(2)人文关怀。产妇入院待产阶段,护理工作人员应热情服务、面带微笑;对于产妇或者其家属的疑问要认真回答,与患者倾心交流,共同搭建良好的医疗关系,不断的鼓励产妇,让其具有分娩的信心等。(3)个性化护理。针对不同情况的产妇,指导产妇的每日饮食、活动及营养的摄入等。积极改善产妇的不良生产情绪,并营造良好的病房环境。
1.3评价指标
对不同护理模式中的护理参数指标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如第二产程时间等;患者对护理模式的满意程度,如护理操作技巧、护理知识的运用、护理沟通方式等,打分调查,满分100分,护理满意度与评分成正比例关系[6]。
1.4数理统计分析
数据处理SPSS19.0,计量资料(),计数资料(%)表示,检验,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各项指标参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下表2。
表2两组产妇自然分娩护理效果及住院时间比对统计表()
3讨论
分娩是一种自然生产过程,是人类繁衍后代的必需经历,但是从目前的产妇分娩现状看,选择自然分娩的产妇比例逐年下降,与剖宫产相比较,自然分娩的安全系数更高,对母婴的身心健康较好,因此应在产科分娩护理中推荐。产妇入院后,大多数会出现焦虑、恐惧等的紧张情绪,对于产妇的分娩过程造成较大的困扰。因此如何提高产妇的心理承受能力,加强护理措施中各个方面的优质化服务,成为当前产科护理重要工作内容之一[7]。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中相关诊疗指标参数均优于对照组,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因此在应用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提高自然分娩的效果及产妇的满意度,因此值得在产科临床护理中大力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莘金兰,杜迎春.优质护理对自然分娩产妇的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41):268-269.
[2]徐彩菊.舒适环境联合优质程度护理在提高产科自然分娩率中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19):179-180.
[3]郑彩须.产科优质护理模式对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19):94-95.
[4]徐凡莉,熊倩.产科优质护理新模式对自然分娩的促进作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10):113-115.
[5]李赛裕.互动式健康教育路径在产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科学,2018,8(04):155-157.
[6]彭玉英.产科优质护理新模式对自然分娩的促进作用[J].中国临床护理,2016,8(02):130-133.
[7]邓爱珍.优质护理在产科分娩过程中应用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2):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