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室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0/4/30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3期   作者:王凯文
[导读] 目的:研究分析重症监护室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原因以及护理对策。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重症监护室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原因以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重症监护室2018年5月~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患者中随机选择7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有患者35例。两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干预与相应预防感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院内感染的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内患者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组间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院内感染发生的各项原因来给予重症监护室患者相应的预防感染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并获取较高的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危险因素
   根据临床实践可知,导致重症监护室死亡的一大原因就是院内感染,重症监护室患者自身抵抗力较差,一旦在治疗过程中感染其他病菌,将会对治疗效果产生不利影响,甚至会造成患者死亡。院内感染即患者在住院期间所受到的感染,而导致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为进一步减少重症监护室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就需要确定存在的各种危险因素,并积极采取针对性预防感染的对策,将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控制到最低,以免威胁到患者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本次以我院收治的70例重症监护室患者为对象,研究分析了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重症监护室2018年5月~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患者中随机选择7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有患者3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男女比例为1:2,年龄最小为20岁,最大85岁,平均年龄(51.23±3.62)岁;观察组患者男女比例为1:1,年龄最小为23岁,最大79岁,平均年龄(52.11±3.54)岁。所有患者以及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且自愿参加,且签署同意书。本次研究通过医院伦理会批准。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的为常规护理干预,观察并记录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遵医嘱给予患者用药护理,做好病房护理。并根据患者临床资料与治疗结果,来对本组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总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进出重症监护室的医护人员清洁、消毒不彻底,导致患者感染;②患者自身抵抗力较差,无法及时将体内痰液排出,或者是胃部食物反流等,造成肺部感染;③抗生素的选用不合理,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强造成感染;④重症监护室病房护理不规范,未做好通风,再加上是被设备和物品清洁、消毒不彻底,导致患者发生院内感染[1]。
观察组在对照组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来给予患者针对性的预防感染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病房环境护理。合理控制重症监护室患者数量,对感染者与非感染者进行隔离护理,部分感染情况特殊的患者,还需要采取单独放置护理的方式,以免不同患者之间产生交叉感染。不同床位的医疗器械必须只有指定床位使用,不同床位之间不得混用。每日均需要按照规范标准对重症监护室进行清洁消毒,每月均需要做一次彻底清洁与熏蒸消毒,且要注意病房通风,每天开窗通风时间不得少于30min[2]。另外,还要严格控制进出重症监护室病房的人员数量,探视人员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且进入病房前均需要做全面的消毒处理,按照规定穿戴探视服与鞋套。且对于呼吸道感染的患者要禁止探视。
        ②实时监测病情变化。就临床实践来看,重症监护室患者出现感染的部位多集中在呼吸道,必须要给予相应的预防感染护理,每天需要对患者口腔做2次清理,尤其是出现呕吐症状或拔出气管插管的患者更是需要立刻对其口腔进行清理[3]。吸痰护理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力度,以免力度过大损伤患者的上呼吸道黏膜。对于使用呼吸机的患者,需要做好呼吸机以及人工气道的清洁消毒,且使用一次性无菌管道,预防肺部感染。护理人员必须要时刻保持较强的无菌意识,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开展护理工作,对患者置管处皮肤做无菌消毒处理。且要尽量避免侵入性操作,观察并记录患者病情变化,在确定并请允许的情况下,可尽早将留置导管拔除,降低插管期间的感染风险。对于必须要做侵入性操作的患者,需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基本原则,掌握有创检测指征,尽量避免损伤患者组织[4]。日常护理中要密切管着侵入性引流管,如果硬膜外引流管以及胸腔引流管等穿刺位置出现红肿、疼痛以及引流管脱位等情况,需要确定患者是否伴有高热等症状,一旦确定要立即告知主治医师,给予患者对症治疗。
③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监测细菌的耐药性,根据患者病情来合理选择及使用抗生素。抗生素用药过程要非常严谨,密切注意患者病情的变化,一旦发现疑似感染的情况,需要立即对患者痰、尿、血以及引流液等样本进行采集和药敏试验,根据试验结果来制定进一步的治疗护理方法,降低感染对患者带来的不利影响[5]。
1.3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院内感染发生情况,包括呼吸道感染、血流感染、切口感染、泌尿系统感染以及其他感染等。并利用自制的调查问卷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分为满意、一般满意与不满意,护理满意度=(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文章数据用SPSS19.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χ2检验。若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组间比较院内感染发生情况
对照组中出现3例呼吸道感染、2例泌尿系统感染以及1例其他感染,总发生率为17.14%;观察组内出现1例呼吸道感染以及1例泌尿系统感染,总发生率为5.71。两组比较观察组内患者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
2.2组间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
组间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下表1。

3 讨论
        重症监护室收治的作为危急重症患者,并且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病情变化的概率更高,并且在救治阶段会有部分患者死亡。为降低重症监护室患者的院内感染率,必须要总结确认院内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然后制定相应的预防感染方案,做好相应护理工作,将院内感染发生率控制到最低。就本次研究来看,重症监护室患者院内感染的原因包括病房护理不规范、进出病房人数过多、抗生素用药不合理等,基于此来采取系列针对性预防感染护理干预,可以进一步减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徐梅香.重症监护室患者发生院内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A2):372-373.
[2] 陈跃.浅析重症监护室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A1):284+286.
[3] 韩萍.重症监护室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J].青海医药杂志,2018,48(08):42-44.
[4] 张玉冰.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11):82.
[5] 卢薇薇.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11):93+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