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森林资源作为重要的自然资源在生态环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强化森林资源管理,是着眼于解决林业生态建设、保护、发展实际问题的关键环节,不仅为促进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还关系到经济建设的重要决策。加大对森林资源管理力度,统筹森林资源保护发展与利用措施,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杜绝违法使用和资源浪费现象,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针对贵阳市森林资源管理现状和成效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如何强化森林资源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为相关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以助推森林资源管理工作朝向更高质量方向发展。
关键词:森林资源;管理强化;管理措施
1 贵阳市森林资源管理现状
1.1 森林资源现状。
全市林地面积554.1万亩,森林面积614.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2.16%,活立木总蓄积2309万立方米,与“十二五”末的森林覆盖率45.5%、总蓄积2108万立方米相比,森林覆盖率达增加6.66个百分点,蓄积增长200万立方米。
1.2 重点管理措施
1.2.1 严格规划控制,合理优化森林空间布局
编制《关于大生态战略贵阳行动的实施意见》、《贵阳市环城森林公园规划》、《贵阳市环城林带落界规划》,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贵阳市林业局提高站位,先后编制了林业发展的“一行动三规划”,构筑“一核、两带、三廊、四区、十产、百地、千园”的共享森林发展格局。
1.2.2 严格执法,全面实施森林保护“六个严禁”
全市深入开展森林保护“六个严禁”执法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对破坏森林、林地的违法犯罪行为严厉打击。并对贵阳市的野生动植物集散地,野生动物人工繁育场所、古玩市场、大型城市综合体、重点林区等地,开展常态执法和专项执法行动。
1.2.3 严守红线,建立项目使用林地“占一补一”制度
为严格保护和合理利用林地,确保全市森林资源动态平衡[1],我市积极主动探索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占一补一”工作,将林地“占补”强力纳入全市申报使用林地的必备报件,全面实施林地就地占补和市内异地占补,既守住发展的底限又牢牢守住林地红线。
1.2.4 建立智慧化管控,提升林业服务水平
贵阳林业信息化建成了“贵阳智慧林业云平台”,形成了“一平台、四系统、26个业务子系统”集成的“空、天、地三位一体”整体构架。
2 贵阳市森林资源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基层职能发挥不充分
森林资源管理的最基础环节在基层,但基层林业站没有充分发挥有效的管理作用。一是有机构无人是当前存在的最普遍问题。全市有74个乡镇,共设置乡镇林业站74个,编制人员335人,实际在岗职工219人,有6个区县的乡镇林业站空编岗位比例达35%,机构不全和人员不齐,影响了基层职能的有效发挥,工作成效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二是乡镇林业站工作包括林业法律政策宣传、掌握辖区森林资源状况、管理护林队伍、开展营造林技术服务等工作,但不少林业站未能全方位开展相应的工作,辖区森林资源状况不明不清不细,主要以从事乡镇的其它中心工作为主。三是责任目标不明确。
2.2 执法能力建设有待提升
在森林资源管理活动中,森林培育是基础,森林经营是关键,执法打击是保障[2]。一是执法力量整合不到位或执法力量明显不足,没有形成有效的凝聚力。除森林公安机关外,市、县、乡三级均无专业行政执法队伍,目前对破坏森林资源行为执法主要是资源科站或林业站技术人员兼职执法,执法力量分散,不专业,没有形成有效的执法团队力量,不能很好开展打击行动;二是执法能力建设有待提升。
在各(区、县)特别是乡镇,没有专业的执法设备和工具,没有统一服装,无执法车辆,没有专用的执法调查办公设备。三是没有高效执法联动机制,森林公安与林政执法队伍缺乏有效配合,存在推诿扯皮现象,甚至有的区、县一纸委托给森林公安了之。
2.3 森林覆盖率提升增长乏力
森林面积增长乏力,按照森林覆盖率55%的目标,全市还需增加森林面积36万亩。目前,全市现有林地554万亩,仅占国土总面积的46.98%。据第四次森林资源调查统计,全市只有12万亩宜林地、疏林地和一般灌木林地可用于造林,增长空间有限。
3 强化森林资源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3.1 队伍专业化
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是目前森林资源管理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在岗职工专业人员构成比例不高成了影响机构职能发挥的短板。市林业局9个直属基层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不足45%,区县林业主管部门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则更低,多在40%以下。面对人员配备难以短时间完成调整的现实,加强现有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是当前的首要任务。市级林业部门可以发挥专业队伍较为完善和协调纵向关系便利的长处,提出针对性培训计划,分别面向乡镇林业站、县级林业部门、国有林场、护林员队伍等,定期组织开展培训、野外实习等活动,尽快提高技术人员专业水平,夯实全面履行林业发展所需的专业化人才队伍。
3.2 资源精准化
分类整合森林培育,林地林权、森林资源调查、林地年度变更、生态公益林、湿地资源、古树名木等数据库,按空间一致性原则统一到尽量少的地理信息数据图层,形成“林业一张图”数据库。结合日常管理保护工作,将过程中发生的林地补充、林地使用、森林面积增加、采伐作业、灾害毁林、湿地变化、古树名木增减等情况,实时更新数据,全面实现全市山头地块的资源精准管理[3]。
3.3 技术现代化
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卫星遥感等前沿科技,在已建成的贵阳市智慧林业云平台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和增强模块功能,启动林业大数据建设,提高重点区域资源灾害防控自动化水平,增加卫星高时空一体监测等新技术应用,开展高分影像人工智能判别、激光雷达监测、无人机辅助巡查运用。通过先进技术手段的运用和结合常态化森林资源管理机制,为及时发现违法建设项目、火灾损害等情况,快速采取处置措施,防止危害扩大化,准确掌握和记录森林资源动态变化。
3.4 责任明晰化
围绕市、县林业发展所制定的年度目标和“林长制”目标任务,逐项明晰层级责任、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充分发挥乡镇林业站“神经末梢”作用,将森林保护目标责任细化落实到人与山头。
3.6 执法体系化
随着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入,森林公安将转隶地方公安部门,目前一些区县林业行政执法出现了脱节情况。急需推动林业执法体系化建设,整合林地、木材检查、林木种苗、林业检疫、野生动植物等分散执法力量,构建综合执法体系。市级可以考虑在现有执法力量基础上整合建立林业综合执法队伍,县级则可以原国土执法大队的基础上整合林业执法队伍,建立县级自然资源综合执法体系,形成健全完善的全市自然资源执法体系。
3.7 保护社会化
广泛发动群体参与森林资源的保护,实现资源保护社会化管理,推动资源保护的社会监督,快速制止、查处违法行为,减轻危害后果,提高保护森林资源的成效。方式上,要积极鼓励公众监督林业工作和举报破坏森林资源行为,开发“贵阳林业”人人拍APP移动端,运用“有奖拍摄”等形式提高公众热情,形成“人人都是护林员”资源保护大格局。
4 结语
总之,强化森林资源管理才能进一步促进我国林业健康发展。协调统一森林资源、加强监控与防护,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资源需求,人与生态环境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刘静.强化森林资源管理维护森林生态平衡[J].农村科学实验,2019,(8):72,75.
[2]郭尔庆.健全森林资源管理制度强化森林资源保护[J].吉林农业,2019,(15):99.
[3]凌宇.森林资源管理的现状及强化措施[J].花卉,2017,(24):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