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而且近年来在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形势下,呈现出前良好发展态势。当今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客观存在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和挑战,影响了建筑业发展进程,所以要想充分发挥建筑工程建设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要充分重视建筑工程管理,有效提升工程管理效益。
关键词:工程管理 常见问题 对应措施
一 在建设工程管理中主要存在的常见问题
1. 基本建设程序执行不严格,落实不到位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有的项目盲目推进,没有按规定进行勘察就提前进行设计;有的未按流程进行审批,就违规建设,而且形式多种多样。如:有的项目未经批准就动工的;有的没有办理报监手续就动工建设;有的没有办理施工许可证就违规动工;有的工程项目已完成了竣工验收了,前期手续还没有完善或严重缺失的;有的项目都已投入使用了,还没有办理竣工验收。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后续各项手续的完善与办理,主要表现在工程办理工程决算时,各种各样问题都显现出来,造成审计无法通过,项目决算无法完成,施工单位天天追帐的现象频繁发生。
2. 项目前期工作考虑不周、不到位现象不同程度存在。项目前期工作的做得好与否,直接关系到项目下一阶段的顺利开展与进行,有的项目手续不全,盲目开工,违反建设工程基本程序,出现“三边工程”(即边报批,边设计、边施工)和“三超项目”(即超投资、超概算、超预算现象)。造成功能配套缺失,投资效益低下,致使在管理上容易出现违规甚至违法的行为。如:有的项目立了,但由于前期准备不充分久拖不决,批而不建,主管领导怕担责任,不敢决策,从而错过时机,导致问题百出,困难重重。
3. 施工合同签订不规范。建设工程合同,作为承包人进行工程建设、发包人支付价款的经济合同,是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经济契约。合同管理水平的高低和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的顺利完工和工程造价的高低。一些施工合同的签订草率马虎,有的边施工边签订合同,有的先施工后签订合同,还有的根本就没有签订合同,有的为应付财务结算、审计工作检查而草率补签合同,有的工程项目甚至有多个版本的合同。同时目前工程建设管理当中,还存在签订合同的主体资格审查不严,文字表述不严谨,经不起推敲,合同条款残缺不全的现象。
4. 工程图纸设计把关不严,质量不高,设计变更较多,超预算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建设单位在设计上不舍得投入,拼命压缩设计费用,普遍的现象是认为设计费越少越好,导致设计单位为了单位效益,不会投入较多的技术力量,投入多了收不回设计投入成本,只能是降低设计质量,应付了事。甚至有的设计单位为了提高设计效率就简单的套用相同类别的图纸,或借鉴相邻数据信息,不了解施工现场情况,闭门造车,造成勘察设计质量低下,错误百出,导致施工过程中变更签证较多,增加工程投资。
5. 现场施工管理不到位,签证内容失实、随意性大。工程签证不规范,签证资料不完整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有的签订只有一人签字,没有各参建单位(如施工、监理、造价)的认可;有的签证不及时,建设单位只管在现场安排施工单位实施,而没有要求施工单位及时完善现场签证资料,在结算时事后补签;有的签证数量有出入;有的签证缺乏详细记录,只签多少工程量,而无具体的图示尺寸和审核价格;有的材料不认质乱认价,不写明生产厂家、规格、型号,不作市场调查询价,糊乱认价;有的建设单位现场管理人员和施工单位互相串通搞虚假签证,抬高材料价格,损害建设方的利益。
6. 超估算、超概算、超预算的现象时有发生。估算是建设工程项目匡算值,是在可行性研究阶段确定的控制投资的上限,概算是初步设计阶段对投资的进一步细化确认,是控制施工阶段投资的上限。若没有设计变更、人工、物价等因素的变化,概算一般在投资估算控制范围内,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可行研究报告编制不到位,存在漏缺的问题,还有人工、物价等因素的变化,常常会出现超估算的问题。所以《国家投资管理条例》对此也作出了明确,超投资估算10%,或面积5%的,需要重新编制可靠性研究报告--即重新立项。有的建设单位没有按照可研批准的内容进行施工,擅自变更设计内容和标准,造成超概算的问题。
7. 是建设单位缺乏风险意识,不注重项目前期的风险管控,是造成工程决算超投资的主要原因之一。
目前建设工程项目普遍引入了全过程造价管控机制,这是降低投资风险,消除“三超”隐患最有效措施,并且取得较大的成效。但是大部分项目都是在招投标阶段才引入造价咨询单位,项目前期的造价投资管控基本上是空白。由于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中没有专业的造价咨询意见,从而导致在项目前期可研编制粗糙,建设内容不齐全,没有专业的造价咨询意见,造成了较大项目投资风险。再加上在施工过程中,变更签证不走流程随意性较大,使用单位需求变化较多,需求不注重实际,力求建设高大上,造成建设装修档次与项目定位不符,结算超支金额较大,给项目决算审计带来较大的困难。
二 解决问题的对应措施
1. 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确保建设程序合法合规。严格程序是保证建设工程合法合规的重要保障。在管理过程中,无论是建设方还是管理方都应严格执行建设工程基本程序;作为基建设管理的工作人员更应作率先垂范的榜样,加强建设工程基本建设程序认真学习和运用,确保建设工程程序合法合规。概括地说,应先计划后建设、先勘察后设计、先设计后施工、先验收后使用。
2. 建设单位对签订合同的内容应引起足够重视,认真履行。签订合同要规范,内容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双方的权利义务要合理、明确,对合同价款调整、设计变更、质量要求和付款方式等表述要准确、清楚,减少不确定因素。为确保合同的公正、公平、维护双方的权益,有必要聘请律师事务所,严格把关每一份合同、每一份协议的质量关,针对合同协议条款要反复推敲,对条款要字斟句酌,减少失误,严防权益被侵占问题的发生,避免合同纠纷。
3. 强化对建设项目设计的管理,严防“三超”现象的发生。加强工程造价过程管理,提高投资效益。在可行研究阶段,对投资内容应充分考虑,征求使用单位意见,不能粗枝大叶,造成较大漏项。在概算编制阶段,要求编制单位必须依据现行的计价规则、政策规定。在施工阶段,减少设计变更,及建设方擅自变更设计,若变更超出可研批准的范畴,应及时进行报批,得到原审批部门的确认。
4. 规范建设单位的管理行为。
①必须落实建设单位首要责任和项目负责人终身负责制。对建设单位及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都有明确的规定,突出建设单位首要责任,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所以在建设工程管理中加大了建设单位的责任、法人责任和项目负责人的责任,这就要求建设方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牢固树立法规意识,落实建设单位的首要责任和项目负责人终身责任。
②完善并推行监理制度。《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十二条规定,大中型公用事业工作必须实行监理,属于国有资金投资的项目,也是必须监理的项目。要采用招标方式选择监理队伍,监理人员按照监理法规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是督促施工单位按合同办事的好办法。同样,建设单位要加强对监理项目负责人的管理,使项目负责人履职尽责,工程建设单位要派专人负责管理。
③要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建设单位要建立健全明确的、可操作性的内控制度和法律法规等有关规定,在施工准备阶段,选择信誉好的施工企业,信誉好的企业,技术力量强,有经验,有质量管理体系,才能对建设有质量保证。加强签证的管理,尽量避免减少设计变更,就要求管理者在设计阶段对功能需求进行全面的明确,并征求使用单位和人员需求,减少设计缺陷。
5.建立审计承诺制度。为了保证竣工决算审计工作的严肃性和可行性,审计资料提供实行承诺制度,承诺所提供的审计资料完整、真实、合法。该项目工程审计实施后,一般不再补充有关涉及结算价款的资料。本着实事求是的审计原则,凡新增内容(漏报工程除外),必须有甲乙双方在施工期间签订的设计变更方可增审,决算报审后,补签的资料,审计不予认可。凡甲乙双方签订与工程实际不符的,审计部门要及时协调有关部门予以纠正。
结束语:建筑工程管理对建筑施工的质量、进度和安全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建筑工作中管理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优劣。因此,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不仅可以降低施工工程成本 ,而且能够提高建筑施工进度和效率和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裴华. 建筑工程管理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探析[J] 江西建材2015-11-239
[2] 林胜华. 浅谈建筑工程管理若干问题及控制措施[J] 建材与装饰2010(2)
[3] 沈向明. 探析建筑工程管理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J] 中国房地产业2015-8-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