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设备维修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改进方法刘宝军

发表时间:2020/4/30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5期   作者:刘宝军
[导读] 随着机电设备使用率的不断提高,
        摘要:随着机电设备使用率的不断提高,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机电设备的作用,为企业与国家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是企业及相关技术人员一直需要探究的方向。本文论述了机电设备维修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改进措施。
        关键词:机电设备;维修质量;影响因素;改进措施
        在工业现代化的今天,设备是企业的生命线,企业的利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设备水平及维修水平。维修水平是决定设备能否充分发挥其效能的基本条件,只有搞好设备的维护保养,保证设备长期、安全、经济运行,才能实现优质、高效、低耗的管理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讲,搞好设备的维修是关系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一、机电设备维修工作内容概述
        机电设备维修指的是修理和维护机电设备。现代化的机电维修工作,除了以往简单的清洁、润滑、紧固设备和零件,还包括对机电设备深层次的检查和拆解,谨慎细致地排查每一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由此而展开一系列的技术性活动,此外还延伸至重要的维修管理工作。如根据维修工作需要,拆卸或安装机电设备的一些零件、运行调试机电设备、管理日常维修工作等。对机电维修工作进行管理,旨在保障长期运行出现磨损和功能降低的设备正常运行,提高维修的质量,有利于设备的正常运转。
        二、机电设备维修质量的影响因素
        1、机械设备日常维护保养不足。在机械设备日常工作过程中,由于部分企业只在机电设备发生故障时进行维护保养,因此机电设备的正常工作通常不进行有效的维护保养工作,然后当机电设备发生故障时,通常是一个比较严重的故障问题。若机电设备产生故障后才进行维修工作,不仅直接增加了维修成本,而且对机电设备的维修质量也有比较明显的影响。由于故障发生时故障问题比较严重,这对维修工作的质量有较大的难度与影响,从而直接对机电设备维修工作的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2、专业的技术维修人员较为缺乏。当机电设备发生故障时,很多企业缺乏技术较强的专业人员,因此对机电设备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检查和维修,而是一直依赖厂家维修,不但极大地增加了维修的成本,而且更延误了维修的时间。随着机电设备的不断发展,其中机电设备的备件管理、人员的绩效问题及备件仓库管理等问题,也在不断的出现。对机电设备的发展虽然这些问题不一定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机电设备发展过程中,企业可将这些问题当成是有力的依据,从这些问题中找到机电设备发展的正确方向。
        3、维修质量缺乏严格管控。一些机电设备维修作业计划实施中,由于其质量方面缺乏严格把控,从而降低了这类设备的维修质量,影响着机电设备的安全性能、应用价值等。具体表现为:1)由于对机电设备维修质量管控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且相应的管控工作开展不及时,人员方面的管控意识有待强化,导致影响这类设备维修质量的因素处理不及时,限制了相关维修工作实际作用的发挥;2)既有的维修质量管控机制不完善,相应的管控方式运用缺乏有效性,导致机电设备维修质量问题处理效率降低,对其维修效果、质量可靠性等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4、维修管理方法落后。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方法比较落后,导致机电设备在寿命周期中得不到有效的维修,出现各种问题,影响其使用性能。如设备维修过程中往往依靠维修人员的经验和技术,不能实现对维修过程的参数化控制,导致设备维修质量受维修人员技能、经验水平等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另外,我国目前对机电设备的故障诊断技术发展比较缓慢,不能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以及不能对机电设备故障的位置和类型进行准确的定位。


        三、机电设备维修工作的改进措施
        1、完善相关的维修检查体制。机电设备在长期的超负荷工作状态下,极易造成机器的损耗甚至是瘫痪。因此,在原有的检修机制上,进行更加细致合理的科学体系,完善机电设备的维修体制十分有必要。比如,在定期的日常维修检查中,在保证不影响相关工作人员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尽量缩短检修时间。在机器设备可能出现问题的相关零件部位,做到多次深入细致的保养检查,将一些细小的问题尽可能在平时的例行检查中做到快速解决,避免耽误机器正常的工作时间。同时,在例行的维修检查过程中,尽量加大检查工作的人员数量,依靠更多的技术人员全面细致地检查机电设备,将设备可能出现问题的概率尽量降低,从而提高维修检查的工作效率。
        2、建立科学的机电设备使用操作规范机制。所有的机电设备都有着严格的操作规范,这是避免由于操作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的操作不规范,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也是为机电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提供有力的保障。因此,必须建立科学的机器使用操作规范机制,从根本上保障操作人员能以正确的工作方式进行相关的设备操作,严格遵守机电设备正常工作的每一个科学的操作环节,为机器本身的正常工作状态做好充分的预先准备。建立科学的机器使用操作规范机制,是对所有机电设备操作人员最基本的工作要求,只有当操作者严格遵守规范的步骤,将安全理念时刻记在自己的工作过程中,才能有效地保证自己工作效率的提高,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广阔的利润空间。
        3、改进机电设备维修质量管理方式。进行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过程中必须对机电设备产生问题的根源、故障点、故障所造成的直接影响等要素进行综合科学的分析研究,然后将综合分析的结论加以详细记录。另外,需建立一个综合高效的维修体系,即把机电设备由设计到生产,再由使用到维护等各个阶段的工作综合的联系到一起,进而使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工作能系统化、全面化。把机电设备的维修与管理工作中每一次出现的不同问题、故障等加以记载,经过一段工作时间后可对记载的相关问题做以统计,再根据机电设备当前的运行情况加以一定程度的检修、维护等工作,实现周期化的创新维护方式。此外,还需要对企业不同的机电设备存在的问题环节做到详细研究分析,针对发现的问题有目的的改进或采取适当的有效防护举措,保证机电设备使用寿命的同时,充分发挥机电设备本身具有的使用性能。在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工作中,需持续对工作人员的工作技术加以培训,使维修人员具有更高的技术水平,以确保机电设备在安装使用到保养维护等阶段都能实现最规范的服务。定期的维护规范包含日常设备检修工作、修理与保养工作、技术人员检查的轮流分配等。
        4、合理设计机电设备维修、更新周期。针对机电设备制定出合理的维修与管理周期,能进一步提升机电设备的运行效率,将机电设备发生故障的机率控制在最小程度。机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企业必须要对不同生产环节的机电设备运行状况进行严格追踪,及时发现运行故障问题。针对机电设备的维修、更新要制定出更加合理、更加科学化的维修更新周期,严格落实机电设备维修、更新责任制度,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实现机电设备维护与管理质量的有效控制,充分保障机电设备实现高效运转。
        5、加大维修人员素质培养,提升整体维修水平。加强机电设备维修队伍的整体建设工作,选拔和培养一批具备先进维修技术知识,丰富维修经验的专业化人才。同时,还要合理匹配人员岗位,使各位技术人员从事自己擅长的领域,为企业发展注入充足发展动力。并加强对各位技术人员的定期培训工作,对专业知识理论与维修技术方法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掌握,鼓励大家在专业领域进行研究拓展,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另外,还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奖惩考核力度,对技术水平不高或缺乏工作责任心的人员进行及时教育,必要时做出一定的惩处,督促其端正态度提升维修技术;对表现优异的技术人员,给予适当表扬和奖励,以鼓励带动其他人员一同努力提升自我素质。
参考文献:
[1]刘法雷.影响机电设备维修质量的因素及措施初探[J].科技经济导刊,2014(23):209.
[2]张淑霞.机电设备维修质量的影响因素与解决探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8(31):166-1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