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工程管理中水土保持是一项重要工作。由于一些偏远、老旧的水库长期缺乏维护,生态系统破坏严重,为此需要做好生态修复工作,建立起较为稳定的生态系统,提高净化、固沙能力,切实保障水利工程的实用价值的发挥。本文首先概述了生态修复的重要性和存在的一些问题,随后就如何运用生态修复技术加强生态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修复;水土保持;监测体系
一、水利工程水土保持中生态修复的应用价值
1、提高蓄洪能力,降低洪涝灾害
水利工程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蓄洪防涝,并且为周边的地块提供春秋灌溉需要。如果水库周边生态系统遭到了破坏就会导致大量的泥沙在雨水冲刷下流入水库,导致水库水位上升,增加了水库的运行及维护压力。通过实施生态修复,利用周边的树木植被可以提高净化效果和固沙效果,这样水库蓄洪能力增强,降低了洪涝灾害对下游的影响。
2、改善环境,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
水利工程本身就构成了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在自然状态下生态系统维持稳定并可以完成自我修复。但是由于水利工程日常管理不到位,生态系统遭到了较为严重的破坏,不仅不能完成自我净化、自我修复,甚至会因为水土流失、植被减少等情,而逐渐失去生态价值。通过实施生态修复,其作用是让原本被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渐趋于稳定。例如在水利工程的堤坝上、沿岸地区搭配种植一些植物,乔木科如杨树、柳树、灌木科如冬青、梭梭树,草本科如黑麦草、果岭草等,这样既可以提高空间利用率又能够增加植物多样性,水库生态系统稳定性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生态修复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设计工作不到位,生态修复效果不理想
生态修复是一项系统性且具有较强技术性的工作,另外从前期开展调查与设计再到最终取得预期的生态修复效果,往往需要经历较长的一段时间,需要有关部门持续性的投入人力、物力等资源。但是在实际开展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时,由于没有树立起科学的管理理念影响了生态修复实用价值的发挥。例如,不同地区的水利工程由于地质条件、使用年限、生态基础等诸多因素存在差异,应当做好前期调研,制定配套的修复方案。但是多数情况下忽视了设计调研工作的必要性,按照常规思路进行生态修复,不仅投入成本较高而且并未获得预期的生态建设成果。
2、生态修复中未能协调好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水利工程兼具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但是在多数情况下人们只关注了其经济效益(如水力发电、水产养殖)、社会效益(蓄洪防涝),而对于其生态价值没有给予过多的关注。随着水利工程使用年限的增加,由于后期的维护工作没有及时开展,导致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矛盾变得更加尖锐。例如,为了控制管理成本很多位于偏远地区的中小型水库长期没有进行维护,周边的树木被砍伐、超量放牧等行为导致水库边坡上的植被消失,有的地方裸露出地皮导致水土流失严重。
三、水利工程水土保持中生态修复的运用策略
1、做好区域划分,实行区域化生态修复
在治理水土流失的时候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当地的气候、水文、地形地貌等实际情况制定治理方案。只有根据不同区域的特性制定不同的防治方案,才能确保治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一些区域内的土壤被侵蚀的较为严重而一些区域的植被较为茂盛,在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具体情况,在进行治理时只有结合不同区域的不同情况才能够做好治理工作,因而做好区域的具体划分工作就显得极为重要。
2、制定修复计划,提高生态修复成果
在水土流失治理过程中需要做到因地制宜,与各区域特点相结合制定切实可行的生态系统修复计划,并对治理区域进行划定。针对于水土流失种类不同采取有效的应对方案,在具体治理工作中可以根据水土保持和生态学原理更好的发挥生态环境治理措施的优势,可以通过将种植草本植物与灌木、乔木相结合实现不同植物的协调搭配,以更好的发挥各自的优势,构建多层次的生态系统。
3、建立水土保持监测体系
水土保持中的生态修复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的任务,为了确保生态修复取得预期的成果,切实改善水利工程的生态环境,还必须引进一套完善的监测体系。该监测体系的作用有二:其一是动态反映生态修复和水土保持成果,通过对比生态修复前后的水土保持效果,可以更加直观的反映生态修复对于改善水利工程环境质量的重要价值;其二是做好长期监测,提高水利工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在成本允许的前提下尽量多布置几个监测点,并且将监测点平均分布,在水库边坡、水岸交界处等重要位置都要有监测设备,可以收集泥沙含量、地表水径流量等信息,为生态修复工作开展提供信息参考。
4、加强宣传,提高水土保持意识
为了切实提高生态修复成果还应当加强宣传工作,引导水利工程周边的村民也积极参与到生态修复这项工作中来,增强水土保持意识,真正认识到生态建设与个人利益的密切关联性。一方面要拓展宣传渠道,以往主要是通过村广播宣传,今后可以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在水库周边设置警示标牌等形式提高公众生态保护意识;另一方面还要完善相关的管理条例、法律法规,采取强制措施对那些屡次破坏水利工程生态环境的人采取处罚措施,通过这些方式提高约束力,减少水利工程生态破坏问题。另外,对于一些基层、农村的水利工程还要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为生态修复和生态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
结语:以往的水利工程管理存在重使用、轻维护,重经济效益、轻生态环保的问题,导致一些老旧水利工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生态破坏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水利工程的可持续使用。为此,必须要做好生态修复工作,重塑良好的生态风貌,增强水利工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除了要加强宣传外还要利用技术手段对水利工程生态修复效果进行长期、动态监测。针对存在的生态问题要制定完善的修复计划,提供专线的资金保障,加强生态修复技术管理,发挥水利工程的经济、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侯涛,王丹,黄滔.生态修复在水电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的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540(31):294-295.
[2]李洁,马香玲,任启文.官厅水库上游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分区及实用技术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2019,442(01):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