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本次研究着重探讨全身麻醉患者在苏醒期运用麻醉复苏护理结合综合保温的实际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确定采集样本的时间段为2018年10月-2019年8月,研究样本为我院治疗的全身麻醉患者,取样数量为90例,以遵循随机原则的基础上来进行分组,分成研究组的患者采取麻醉复苏护理结合综合保温,分成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苏醒期躁动分级。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苏醒期躁动分级情况要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身麻醉患者在临床中接受有效的麻醉复苏护理与综合体温护理,能够有效预防苏醒期躁动。
关键词:全身麻醉;麻醉复苏护理;综合保温;躁动
目前临床中有许多疾病能够通过手术治愈,手术治疗在临床中属于外在特定应激反应的范畴[1],有些患者在手术时需要采取全身麻醉,患者从麻醉状态转变到苏醒状态过程中,容易受到手术创伤、药物作用等影响而出现不良反应,所以需要对全身麻醉患者实施有效护理。本次研究将麻醉复苏护理与综合体温护理应用在全身麻醉患者中,具体研究内容如下文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确定采集样本的时间段为2018年10月-2019年8月,研究样本为我院治疗的全身麻醉患者,取样数量为90例,以遵循随机原则的基础上来进行分组,分组名称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患者数量均为45例。研究组男女患者数量比为23:22,患者年龄集中在23-74岁,平均年龄范围为(51.38±2.67)岁。对照组男女患者数量比为24:21,患者年龄集中在24-76岁,平均年龄范围为(52.67±2.81)岁。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的临床基线数据,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时运用常规护理,即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给予密切注意,并对患者实施对症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治疗时运用麻醉复苏护理结合综合保温护理,实际内容有以下几点:
(1)心理健康护理:护理人员在患者尚未进行手术前,对患者开展心理健康干预,告知患者在麻醉期间可能出现的感官异常情况,向患者具体讲解麻醉的目的,并告知患者麻醉的安全性,以此来让患者的治疗信心得到进一步提高。
(2)苏醒期护理:护理人员在患者苏醒期需要整理其各项进出管道,避免管道出现相互绕结的情况。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对患者体位进行调整,尽可能让患者感到舒适。护理人员在护理中需要关注患者的呼吸道情况,避免患者会因唾液与痰液造成窒息的出现。患者在苏醒期很有可能会发生躁动,所以护理人员可对患者使用束缚带,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情况来对束缚带的松紧进行调节,避免患者因束缚带过紧而出现血液循环不畅。
(3)综合体温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使用加热毯,并密切关注患者体温情况,使得患者体温能够维持正常,若监测到患者体温超过37.5℃,则在第一时间关闭加热毯。同时护理人员在对患者开展液体或血液输入时,护理人员能够有效运用电子输液加温仪来开展加热处理,并将温度设置为37℃,护理人员可运用保温箱来对冲洗液实施加温。
1.3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主要观察患者的苏醒期躁动情况,能够将苏醒期躁动分成0级、1级、2级与3级,分级越高说明患者躁动越明显。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spss 20.0软件来对数据展开统计分析,计数数据用百分比表示,卡方值进行检验,p<0.05,表明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苏醒期躁动分级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详细研究数据见表1。
表1对比两组患者的苏醒期躁动分级情况[n/(%)]
3.讨论
全身麻醉患者在苏醒期容易出现躁动行为,躁动会促使患者血压升高,加快患者心率,导致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几率升高,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治疗预后[2-3]。同时患者在苏醒期也会出现低体温的情况,低体温会导致患者身体各个器官的新陈代谢发生降低,对治疗效果造成影响。因此临床需要对全身麻醉患者实施护理[4]。
麻醉复苏护理中心理健康护理,能够让患者的心理防御机制得到显著增强;苏醒期护理能够有效预防患者发生躁动;综合体温护理能够为患者苏醒期的正常体温提供保障,使得患者恢复所需时间减少。研究结果数据表明研究组患者的苏醒期躁动分级情况要明显好于对照组,所以说麻醉复苏护理结合综合体温护理应用在全身麻醉患者中的效果较好。
总而言之,全身麻醉患者在临床中接受有效的麻醉复苏护理结合综合体温护理,能够明显降低患者发生苏醒期躁动的几率,促进患者的身体恢复。
参考文献:
[1]王婷婷.细节护理对外科全身麻醉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的影响[J].名医,2019,7(09):173.
[2]罗金香.舒适护理联合优质护理在全身麻醉苏醒期患者中的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9,16(25):75-78.
[3]郭琪,胡娴,刘雁.保温护理在全麻苏醒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对应激状况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21):176-177.
[4]史露露,李梦霞.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干预对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17):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