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语文教学更加注重人文性和学生个性发展。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课程融知识传授、能力的培养、智力、情感、陶冶情操和发展智力多位一体的教学。随着教学发展的要求情感教学能够把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和语文情感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语文教材的运用,本文探讨小学语文教学情感的具体实施策略,使学生在快乐活跃的氛围中,激发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使学生富有创造性。学生的聪明才智得到更加充分的施展。情感培养如同肥沃的土壤。学生的能力在这肥沃的土壤当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情感教育;实施策略
引言:教育目的是要培育和塑造健全完整的人格,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情感教育在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知识学习和情感的获得在学习过程当中是相互促进相互统一的过程。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语文教育更加注重人文素养,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情感教育为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提供肥沃的土壤情感培养如同肥沃的土壤,学生的能力在这肥沃的土壤当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聪明才智得到更加充分的施展。
一、情感教育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1.情感教育的内涵[[ [] 周丽娜.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理念和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07.]]
情感教育既可以是教学的手段,也可以是教学的目的。语文教学的各个过程环节中都应该渗透着情感教育。语文教学内容当中包含了丰富的情感因素。亲情,友情、爱国情,人类对真善美的高尚的情感和追求,在语文的方方面面中得以充分的体现,为语文情感教育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因此,情感教育,应该是语文教师在教学的活动当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生成长规律,更加突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综合性,积极充分利用各种实施策略。发挥教学内容中的情感功能,激发学生兴趣,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
2.情感教育的基本特征
情感性是情感教育的基本特征。语文学科作为一门人文性学科是最具有富有情感的课程。在语文教学当中,以情动人、以情感化人,通过向人们传递真善美美的事物来激发学生情感,获得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在精神上得到陶冶、和人生的领悟。语文不是冷漠知识的传授,应该是与学生良性互动中,在师生的交流互动过程当中,在情感的交流过程当中通过丰富细腻情感的表达,师生在情感的中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使教学富有愉快感、成就感。学生体会到语文的言语美、情感美和真善美。在语文教学当中,通过对学生情感开发和引导,使学生陶冶情操、个性发展。学生更热爱语文,热爱语文学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热爱语言文化。
二、小学语文教育中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
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借助于小学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语文文本当中包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这种优越的条件。本文试图从几个方面进行小学语文情感教育实施策略的探索。在注重理论指导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科融合的实践,并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
语文教师要具体配合语文文本所包含的作者情感,在语文教学活动当中科学的运用课本资源,使学生身临其境的贴近课本,贴近作者,去体味作者的思想情感和文本美。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学生把自己的情感切入到和教学相关的事物上,有利于教学内容的充分展示,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内容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生中感受到快乐。
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生动的创造教学情境。教师要充分的挖掘文本所包含的情感因素。情感是文本的灵魂,要善于假期情感交流的桥梁,用自己的真情去拨动学生的心情。于漪老师指出:语文教学“要随时注意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 [] 于漪. 语文教育论集[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09-110]]。始终把审美教育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能够感受美,享受美和领悟美。以此来不断陶冶学生情操。在备课的过程当中,认真钻研文本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通过文字所流露出来的真情实感。首先,作为教师,要被作者的情感所打动、所感染,自己要能切身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可以采用教师朗读,学生品味、情感再现、情景体验、烘托渲染等方式,并结合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内心情感。使学生受到作者情感的和老师的感染力和感召力,进而引发情感共鸣。教师要通过自己的力量,通过自己的精神力量,富有感染力和感召力的去感染学生。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上,给予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于漪指出,在教学中“要想使学生感动,首先教师自己要感动”[[ [] 于漪. 语文教学谈艺录[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78]]。用真情实感去打动学生,首先让自己动情,教师要能够调控自身情感,将对语文学科的情感和感受带给学生,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感染学生和感召学生。
2;语文和道法相融,渗透德育[[ [] 王坤.小学语文课的的德育渗透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4.
作者简介:贾广景(1990-),女,汉族,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大学本科,初级,班级管理,儿童心理。
]]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教育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更好地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不仅培养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观念和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立德树人的思想。语文老师既要落实语文教学目标,又要贯彻落实德育的效果。德育和语文相容,在语文的教学过程当中进行德育渗透。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特点,结合文本的思想情感,对于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渗透。深化情感深入学生的心田,净化学生的心灵。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行为规范。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德育内容,发挥德育作用。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把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全面发展健康人格放在首位。
《爬天都峰》一文当中,指导学生边读边展开想象,把文中作者的话变成自己头脑中的画面。可让学生在在多次朗读重点文句后,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引导学生体会到天都峰的挺拔和高翘以及令人生畏,进而启发学生讨论和思考我和老爷爷的对话。天都峰是如此的高,如此的逗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的挂在陡峭的山岩上,使许多人望而生畏。爬天都峰中老爷爷和小朋友的对话,让这一老一小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最后进行综合性学习,引导学生小组合作的形式联系实际生活,谈感受。文章的结尾不仅让学生理解了作者和老爷爷历经千辛万苦,不放弃,最终才登上天都峰的辛苦。让学生学会在人与人的相处当中,在大家共同促进的过程当中要相互的学习,相互的勉励。同时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在学习课文《詹天佑》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搜索资料,进行事例展示,体会和领悟詹天佑的爱国主义情感。由此,引导学生产生对祖国母亲的无限热爱和培养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3.借助学科融合 培养学生情感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较强的学科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极具情感性,激发想象和创造性思维的学科,小学语文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应该加强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根据学生需要进行跨学科整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当中,可以充分发挥各学科的优势,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系统的思维方式和创新意识。学生的语文情感从空间和时间上向课外延伸,不再局限于学生固有的思维模式。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有利于激发学生情感
。在教授语文素材时,可以音乐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音乐的感染力、去感染学生。让学生身临其境从而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做好基础。将语文和音乐进行整合,利用歌曲导入或者歌曲升华主题的形式来激发学生情感,创设情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开展教学中,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开播放适当的音乐,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对语言美的体会,获得更好的情感体验。
很多文本素材加上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可以超越文本形式的局限。让课本知识在学科之间融会贯通。例如在经典诵读活动中,可以容和歌舞表演音乐等形式为一体,学生通过话剧剧的形式表演出来,在身临其境的环境当中了解文本、感悟文本。体现了语文学科和音乐学科的高度融合。
三结语
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情感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身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完成语文教学目标,更要积极探索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更好地挖掘文本的情感因素将情感教育发挥到最大处。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