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让语文课堂灵动起来

发表时间:2020/4/30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7期   作者:张迎霞
[导读] 语文课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阵地
          摘要:语文课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阵地,在这里,学生通过自己的知识积累,形成个性化的语言,从而和他人沟通、交流,表达情感,因此教师在语文课上要用或精炼的、或生动优美的、或情感的语言进行个性化的语言教学,让学生感同身受,在潜移默化中发挥教师真正的“言传身教”的作用。
          关键词:语言;语文课堂;灵动
          语文课,就是教学生学习字词句篇,积累到一定程度,从而形成自己个性化的语言,然后和他人进行思想交流、心灵沟通、表达喜、怒、哀、乐等情感。语文教师既要担负起传授语文知识的重担,还要让学生学习语言运用技巧与方式,体会语言的艺术魅力。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我们的语文教学手段越来越多,当然最受欢迎的就是多媒体教学了,画面生动形象,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也乐此不疲,有的甚至每堂课都离不开它。可是这种现代教学手段却出现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削弱了教师的存在感,教师只是跟着画面走,却没有了自己个性化的语言,所谓“言传身教”,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模仿的范本,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是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不能丢掉自己的个性化语言,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课堂语言。如果说知识性是语文课堂语言艺术运用的内容核心,那么生动的语言就是语文课堂语言艺术运用的形象表达,它可以很快调动学生的内心情感,和教师产生共鸣,进而顺利走进文本,达到和作者产生共鸣的目的。教师语言的生动好比一个溪流的源头,从那里汩汩流出的水可以滋养人的心田,并且能绵延千里,在语文课堂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时运用各种不同的语言可以让课堂灵动起来,充满活力,能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一)教授语文知识时可用精炼的语言。
          语文知识零碎而繁多,学生知识的获取途径主要来源于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教师讲解时要层次清晰,有理有据,博采众长。课堂上不要说套话,与教学内容无关的话,更不要说无凭无据的话。有的教师一上课滔滔不绝,东拉西扯,学生听得津津有味,结果一堂课大半时间都浪费了,临近下课才关注课本,时间一长,学生非常反感。所以教师的语言应该经过细致加工,反复斟酌,有取有舍,用准确、精炼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容。比如教授《藤野先生》这篇课文时,文章篇幅较长,这时如果逐个分析文章内容就要花费很长时间,而且拖泥带水,重复啰嗦,学生理解很困难,就会失去听课的兴趣。如果从文章的线索入手(本文一明一暗两条线索:明线是鲁迅的求医道路,暗线是鲁迅的爱国主义思想),这样学生就能很快把握文章内容,学习起来也会得心应手。
(二)分析语文文本时可用情感的幽默的语言。


          语文不同于理科科目,每一篇文章都是作家情感的产物,我们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要调动学生的情感,教师既要与学生情感共鸣,还要师生和文本情感共鸣,教师在语言表达式时要用富有感情的的语言表达,比如声调的抑扬顿挫,褒义词贬义词的运用,情感鲜明、生动的语句,肢体语言,幽默的话语等等,幽默的的语言是学生最认可的一种语言,它往往可以活跃沉闷的气氛,利于融洽师生关系,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利于弘扬学生个性,苏联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教育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不管是哪一种语言,教师都要注入自己的情感,莫向斯基在《爱因斯坦的教育》一文中说:“如果一个教师使自己周围充满了一篇死气沉沉的气氛,那么一切都将在这种气氛中凋零、枯萎。谁能把教学搞得生动有趣,谁才是一个善于教学的人。”可见,情感、幽默在语文课堂中多么重要。
(三)进入课堂、结束课堂时可用生动的语言。
          一堂课就如写一篇好文章,唱一出精彩的戏,跳一段优美的舞蹈,一开始紧扣人心,牢牢抓住读者、观众的心,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课也是如此。而且和其它科目相比,它更具有优势。一组层层深入的反问句,一段措辞优美的排比、比喻句,一个悬念跌宕的小故事,一首意境美妙的诗词,一曲动人心弦的歌曲的歌词等等,都会让学生在上语文课时,摒弃杂念,凝神细听。其实,语文课堂好语言的开始,也是学生模仿学习的范本,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可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有效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例如:在教授《论语》 这一课时,介绍孔子时这样说:“他用最锐利的智慧开启了那一道道尘封的门,把温暖的阳光照进迷蒙的心灵;他用最朴实的教诲铸造了一把坚韧的利斧,劈成了一道道刻骨铭心的印痕,成为千秋万代的财富”。在教授《苏州园林》时这样说:“园林建筑是立体的书卷,凝固的音乐,无言的的史诗,永恒的舞蹈,而苏州的园林艺术更是宝贵的名族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这样的课堂语言既是对学生语言的熏陶,又是一种美的享受,久而久之,学生的语言也会丰富起来。 教师课堂语言的生动性也是教师文学素养的体现,它能提高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让学生对教师有崇拜、敬仰之情,容易带动整个课堂节奏,也能让学生领悟到深层含义。同样,好的结束语也能加强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让学生记忆更加深刻。
          总之,只要我们对各种语言运用恰当,定是一把斩开语文课堂的利剑,也一定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参考文献:
[1]刘晓菊.中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艺术刍议[J].考试周刊,2016(27):29-29.
[2]邹艳红.语文教师的幽默语言[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03):1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