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龙群

发表时间:2020/4/30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7期   作者: 龙群
[导读]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又是思维的起点、 创造的起点
         摘 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又是思维的起点、 创造的起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能够不断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数学课堂 提问 技巧 思维
         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的引导,要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巧设疑问是必不可少的,同时对于设置问题的节点及难易程度都要把握好。现代心理学家也认为,疑是思维的火花,是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恰到好处的提问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语言表达能力。
         一、提问的重要性。
         古代的心理学家把提问分成两大系统,即“开放与封闭”和“记忆与思考”。开放性问题要求有很宽的知识面,有良好的知识体系,不仅仅包括基本的记忆、理解,还包括知识的综合分析与应用;封闭性问题则有一个狭窄的范围。在此范围内,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记忆型的问题要求学生能够记住必需的概念、定理、推论以及一些常用典型的证明、计算方面,这也是中学教师经常提问的一种类型;思考型问题则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培养创造性思维。在教学实践中,提高课堂提问在教学中的效率,教师应掌握好提问的技巧,原则和策略。          
         德国教育家第斯惠说过:“一个差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数学课堂教学,重在引导,而引导之法首先在于善于“问”,所以数学教师必须致力于提高“问”的艺术。
         二、数学课堂提问中常见的问题
         当前我们的课堂教学提问存在以下几种现象:1.不重视创设问题情境,缺少置疑和认知冲突的激发,以简单的集体应答取代学生深入的思维活动,形成学生思维的虚假活跃,这种表面看似热闹,但实际效果却不好。2.重结论轻过程,只讲究回答错对而不作具体分析,或常常用优生的思维代替全班学生的思维。3.抢时间赶进度,没有给学生应有的思维空间。教师的问与学生的答缺少“时间差”,导致师生思维的不同步,给人感觉很仓促,学生的思维还没有充分地打开,草草了事,使得本来很好的一个问题设计却得不到充分的体现。4.忽视对问题的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师的提问具有较大随意性,导致课堂上“启而难发”,让学生无从回答。5.教师缺乏对学生的深入了解和全面分析,所提问题没有针对性,导致课堂上“卡壳”现象,出现“问而无答”的尴尬局面,最后只得教师自问自答。6.课堂上大多数是教师问,学生答,缺少学生问,教师答的场面,提问的方式比较单一。以上的种种现象都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因此,分析数学教学的特点,从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出发,教师亟待对自身的课堂提问的原则和方法加以研究。


         三、课堂提问应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
            3.1启发性
         要求教师提出的问题要能够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教师要善于设身处地、站在学生的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的问题具有启发性,不是机械式问答,而是创设问题情境,教师通过适时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体系中找准一个问题作为“出发点”和教师提出一个设问问题,从而引起学生思考,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深入钻研的思维模式,透彻地理解知识,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目的。而学生要从认识规律出发,找到新旧知识的“接触点”与“结合部”,找到新旧知识的逻辑关系,思维才会贯通的感觉。以新旧知识的联系增强启发性与引导性,是促进对数学思维理解的前提,而新旧知识的矛盾,也会增强启发性,它是促进数学思维的核心。
         3.2提问要有层次
         课堂内学习的知识点内容应该彼此衔接而有逻辑性的。所以教师在整个教学设计中的提问要做到系统而又具备逻辑性,问题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前后呼应;在知识点上可以由小到大,先设问,后反问,再追问,最后得出概括的结论,使学生把握正确的思维方向,提高学生对自我理解的知识的概括能力,最终掌握理解知识点背后的重难点,指导他们得出正确的结论。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问题没有系统性连贯性,这样使得学生的思维摸不清方向。
3.3适时性
         课堂提问的适时性是教师要抓住时机,提问次数和难易程度的适度。课堂提问要根据学生思维情况,在前面的启发过程中已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的时候,及时进行设问,使学生的思维能够从旧知识跳到新的知识点。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课堂内很短的时间内就有多数人“刷”地举起手来,这说明你提的问题太简单学生根本没动脑筋齐答了事,就失去了提问的价值,对教学作用不大,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师在课堂提的问题要有思考的价值,要有激发学生进行发散思维思考的问题,要有利于学生深刻地理解知识,准确地掌握和灵活地运用知识的问题。而提问太难,则易造成“问而不答,启而不问”的尴尬局面,就会损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而且提问要突出重点,并不是一堂课45分钟都在提问这样会导致学生随大流不去深入思考,使很多学生形成思维的惰性,提问的重点就是要将问题集中在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问在最需要、最值得问的地方,以突出重点,攻克难点为主导,尽量做到前详后略,抓住教学重点、抓住知识的难点来提问,提高课堂效率同时也增大学生的思维程度。因此在课堂提问中把握适度尤为重要。
   四、数学课堂提问技巧
         教师在教学设计中的课堂提问应具有目的性、启发性和层次性,应注意“因材施教”和学生的“可接受性”,充分把握问题的节点和难易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课堂答问都能得到发展。
  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提问先易后难,培养学生的兴趣。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心理学实验告诉我们,问题,特别是精巧问题,最是能够吸引学生集中精力,积极思维,触动感情,提高兴趣。
  及时点评、多励少贬。教师对学生的答问要及时点评,否则不但会影响提问的效果,而且容易让学生感觉教师对学生的答问置之不理,从而会影响学生后面学习的积极性和注意力。因为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很在乎,回答完问题后心理上急于知道对错,因而教师需要及时评价,答问有错的应及时纠正,答问表达不畅的应给出示范;对创新性的答问应适当重复,并进行表扬,需注意答问的点评应多鼓励、少贬斥。
         总而言之,课堂提问是一门教学艺术,它不仅表现在课堂提问的方式方法上,而且也表现在教师对课堂学生的反应灵活处理的技巧上。因此,注意课堂提问的基本原则,合理设计课堂提问的问题,提问时注意技巧,能及时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及前后的贯通,创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气氛,更进一步优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