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数学新课标明确提出:“小学数学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从学生生活背景出发,利用生活元素构建具体化教学情境,展开灵动教学,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可见,新课标标准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已经意识到了生活于数学的重要性。那么如何将生活与小学数学教学紧密联系,用生活激活小学数学课堂,进而优化教学呢?这就是本文即将要展开探讨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激活
引言:
“生活经验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资源。”尤其是对于数学基础薄弱的小学生而言,在教学中,教师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并能充分利用此进行生动教学,不但可有效帮助教师改进教学,实现由教师本位向学生本位的转变,且还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高度重视生活这一有力教学工具的运用,让数学课堂根植于生活之中,使学生思想尽情飞扬。
一、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长期以来,人们对数学的印象都停留在它是一门逻辑严密且抽象的学科,因而这就使得很多学生都对数学学习存有畏难感,严重影响了数学教学效果。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生,本身数学基础就比较薄弱,且还未掌握科学的数学学习的方法,所以如果教师的引导方法不正确,则很容易使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而将生活和数学教学紧密联系起来,以生活辅助教学,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且生活的呈现给学生,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利用贴近生活的通俗语言,向学生介绍晦涩难懂的数字符号,既能避免枯燥数学削弱学生学习动力的问题,又能凸显数学学科实用价值,促使学生爱上学习数学。
(二)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因自控力不强,且对数学学习缺乏正确的认知,因而学习自主意识不高。小学是为学生日后学习奠定基础的关键阶段,是培养其良好学习态度和习惯的最佳时期,因而教师有必要积极采取措施,引导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可让数学教学改变传统枯燥沉闷的刻板印象,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轻松氛围,同时还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其自主学习意识。数学本就是一门实践性学科,单纯依赖于理论的数学教学毫无生机,只有建立于生活实践基础上的数学才是具有生机的。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加强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的体现,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以此掌握学习先机。
(三)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虽然数学学科具有逻辑严密、抽象的古板印象,但实质上它并不刻板,反之它更需要灵活的实践能力和令人耳目一新的创新精神。而创新精神仅从一成不变的理论学习中是无法获得提升的,只有通过不断地在生活中实践的方法,才能获得进步。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引入生活实例辅助教学,引导学生具体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知识,感受其应用,既能促进学生进一步掌握数学理论,且又可使其发现生活中隐藏的数学问题,激发其创新意识。
二、 用生活激活小学数学课堂的方法
俄罗斯有位著名数学家曾说过,无论数学分支多么抽象,其最终仍旧要应用于这实际生活中。
由此而见,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是多么紧密。因此,利用生活激活数学课堂,是一项有效优化数学教学,提升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关于用生活激活数学课堂的方法,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挖掘数学教材中的生活元素,趣味化课堂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内收录了多个生活问题,并将其变成了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资源,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以此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应当紧紧抓住教材的这一特点,深度挖掘教材内蕴含的丰富生活元素,并依据学生学习实际,巧妙设计教学活动,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其参与主动性,从而促进其自主学习。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的《多边形的面积》一课时,教师可发现在这一课时的页面中,教材用一页篇幅画了一个街道,有房子、车道还有草坪等生活类建筑物品,然后通过小天使给出了一个问题,即你发现了哪些图形?你会计算他们的面积吗?以此巧妙的引出了面积求解的主题。让学先综合回忆已学的各种图形和其面积计算公式,接着逐步引出多边形面积的求解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和解决。这个街道蕴含着丰富的生活元素,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场景,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有效发挥此元素的积极作用,拉近学生和数学知识的距离,进而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创设生活情境,生动化课堂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结合学生学习实际和教学内容为学生学习创设一种良好的氛围,使其完全置身于一种真实且和谐的生活场景中,可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虽然五年级的小学生已有一定的数学基础,但随着年段的增加,数学知识的难度和抽象性也在递增。同时这一学段的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性也存在明显短缺,因而教师有必要改变自己以往的教学方法,加强生活和数学教学的联系,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构建生动课堂。生活是数学教学的起点和归宿,两者关系非常密切,且人教版教材上也罗列了多个生活实例,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充分利用这些实例,创设生活情境,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其实践能力。
(三)开展课外实践,形象化课堂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因此,小学数学教学既要立足于课堂,也要重视课外的拓展,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以此提高其应用能力。人教版教材中设置了许多数学综合实践的活动专题,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借此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进一步掌握数学知识,学会合理应用数学知识,以此培养其数学观,提升其数学综合能力。譬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的《可能性》时,教师可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组织学生选择一个生活实例,并分析它可能发生的情况,并判断其发生概率,以此使其进一步掌握可能性概念,了解其计算方法。
三、 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理念的提出,就是为了颠覆传统教学模式,拓展数学教学途径,培养学生数学生活化的观念,发展其数学综合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这一教学理念的运用,学会利用生活激活数学课堂,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以此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刘伟. "生活化"视角下小学数学教学刍议[J]. 科教导刊,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