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素质教育与新课改的推广,学校不再是单一教学的场所,“学材再建构”概念的提出就是在倡导学校要着重创新,完成课堂内容的重新整合,明确教学目标,加强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理解,提高教学效果。尤其对于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小学正是学生的启蒙阶段,教师的引导对于学生将来的发展和未来的人生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学材再建构”能够在原有教学模式和环节上进行创新,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好奇心,增加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而且还能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材再建构”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学校应倡导和鼓励教师对课堂教学学材进行创新性建构。根据课堂反馈,教师有目的的进行对课堂教学的革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是当今学校教育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本文将探究“学材再建构”课堂革新内容对于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影响。
关键词:学材再建构; 小学数学教学
引言:理论源于实践,实践检验理论。“学材再建构”是新课改背景下涌现出的全新的教学相关概念,学校也纷纷投入教学实践,对于课堂教学学材内容进行革新再建构,创新的教学方法也成功激发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学效果有明显提高。“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观念也得到充分体现,教学是教师要综合考虑每个水平的学生的学习需求,求同存异,不断完善课堂内容。例如,我们都经历过老师所讲内容章节与课本的章节顺序有所不同,这就是教师基于多年课堂经验所得出的最能联系学习该课堂内容的顺序,某两个章节内容联系较大,则可以不按教材顺序进行教学,这也体现出了教师在课程改革中作用极大以及教材给予了教师一定的发挥空间。
研究目的:小学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学习情况,结合教材内容和身边的实际现象,进行创新性的课程改革,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兴趣不在于买多少辅导材料,也不在于上几个兴趣班,更多的是家长和老师的引导,教师从学生出发考虑,又将教学研究成果应用于学生,完成一个完整循环,有利于更加针对性的教学。为满足小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发展需要,教师可以在多样化的学习材料基础上进行加工重塑促进学生学习。接下来将进一步探究教师“学材再建构”的具体方法的效果。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教师的行动力极其重要,致力创新学材,带动课堂学习氛围。
随着全国教育的发展,小学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学校也更加注重教师的专业能力培训。在该背景下,新课程改革得以快速推进,素质教育也上升了一个新台阶,学生主动学习的现象变得更为普遍。形势良好的教育环境,更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的维护。推行“学材再建构”的教学方法和观念要求教师注重培养自身专业修养,利用多样化的教学资源进行系统的整合,浓缩知识点,应用于教学中,让学生摆脱辅导材料的前提是教师有自信能够教会学生数学教学内容。教学实践也会有这种现象,数学老师来上课,从来不带数学课本不带备课本,只带一个三角板就能完成一节课,而且学生也觉得这样的课堂很充实,这也就说明,教师的教学能力值得肯定,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学材的利用不应该是又多又杂的,而应该是系统的、整合的。学生的学习热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表现,教师能够掌握好“学材再建构”的方法,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是对学生数学学习非常有利的。
1.2增强师生间的沟通,加强案例材料的运用,扩展学习面。
小学是学生学习的开始,也是逐渐适应学习生活的阶段。教师和学生沟通学材在课堂上是否起了一定作用,创新学材与之前的课堂教学是否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所学内容。教师要接受学生反馈的想法和建议,结合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要求,及时改进教学方法。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适当融入案例材料,例如数学家的研究故事等用于课堂导入,有利于集中学生课堂的注意力,吸引学生进行课堂学习。“学材再建构”当然少不了学材。如果想要获得相应的教学效果,就要充分满足“学材再建构”教学方法施行的内在要求。小学数学的解题思想较为简单,所能创新之处也不多,那么教师可以更多的着眼于引导学生思维速度和思考角度的提升。例如,布置作业时布置不同题型的题目,避免题型单一的作业,另外,还可以设置课堂抢答环节,训练学生的思维速度,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在不断加深难度的学习内容中,提高学生解题的正确率,也是平时教学中教师不可忽略的一点,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引入更多典型例题,相似类型题目解题步骤也是有共同性的,有助于学生形成系统性的知识体系。教师要在上课前准备充足的教学案例和解析,及时应对学生的发问。
1.3发散思维之后要总结,“学材再建构”始于教师的创新,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我国十分注重基础教育,对于小学的教育投入力度也很大。“学材再建构”具有很强的灵活度,也是具有创新特色的教学方法。教师在鼓励学生发散思维的同时,也要教学生怎样总结自己的想法,这有助于学生全面思考,解决疑惑。发挥教师在课堂中的引导作用,每节课设立一个课堂小结环节,总结本节课的收获,有助于学生进行知识点系统的构建。
2.结果与分析
“学材再建构”在课堂中的应用不会有违和感,对于提高课堂效率有重要意义。“学材再建构”教学方法能够把所学知识以及辅助材料等教学资源进行适当调整梳理,从而融入教学,避免了以往知识点联系不紧,学生生硬记忆的现象。知识体系的生成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对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还能够锻炼学生的联想能力、创造创新能力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的重要性甚至比知识素养的培养要强,小学生正处于健全思想的发展阶段,好奇心相对强烈,教师抓住小学生的发展特点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会事半功倍。
3.结论与建议
在应用“学材再建构”的新型教学方法时要避免生硬教学,教师可以发展课堂特色,摒弃“上课就是读PPT”的教学模式,尤其对于数学课程来讲,数学是一门需要动脑能力的学科,数学教师上课像“读课文”一样则丧失了数学本身的趣味性。在教材的基础上,查阅其他辅助材料,形成完整的知识树,除此之外,再让学生进行枝叶的填充,增加师生间的互动,拉近师生关系的同时愉快地进行学习。
参考文献
[1]丁水晶.“学材再建构”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J]数学大世界(下旬)2019年12期
[2]梁燕.浅谈数学教学中“学材再建构”教学法[J]学周刊2018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