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高校科研管理的路径研究

发表时间:2020/4/30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2月第4 期   作者: 李衍滔
[导读] 广东科技学院,广东 东莞523083
        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不断增强,以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为基础的大数据时代已悄然到来。尤其是近年来,伴随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大数据运用到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等领域已成为主流趋势。评价高校实力的指标不单单是学校规模、师资配备等,高校的科研科研水平更是影响到学校的改革发展,尤其是在日益激烈的高校竞争中,科研管理工作更是占有重要位置。所以,正确地把握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的科研管理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以此提高高校的科研实力和管理水平,是高校科研管理从业者的重要任务。本文首先分析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现状,其次分析大数据时代为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带来的影响,最后再集中探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路径,以期为各位同行提供一些建议和思考。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科研管理;路径;创新
   一、引言
   针对大数据这一词汇的概念,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定论。维基百科给出的定义相对简单明了:大数据是指利用常用软件工具捕获、管理和处理数据所耗时间超过可容忍时间的数据集[1]。哈佛大学、麦肯锡全球研究院也对这一词汇做出相应的定义。对大数据的具体定义虽然没有完全一致的定义,但是这并不会对我们利用和研究大数据产生影响。在大数据背景下,伴随着高校科研经费的不断增长,高校所取得的科研成果也不断增加,但是对高校科研管理也提出了更高、更新、更细的要求,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高校科研管理工作提供了增加便捷的手段和更加丰富完善的资源。就像有关学者所说,在依托大数据智慧化建设的高校科研管理与决策方面,信息化应用新领域应该往科研管理方向倾斜。
        二、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现状
        (一)科研管理理念发展较为落后
        在高校的实际工作中,科研管理部门在高校的行政管理机构中的总体业务量应该比较多,任务比较重,在高校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通过实践表明,在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中的创新手段和方式等方面,与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相比、与其他兄弟院校相比、与学生的需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一方面,工作缺少创新,日常工作中多于对上级精神的机械传达,和对一般工作流程的机械应付,对科研项目注重量的积累,缺乏质的提升,尤其是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关注程度偏低,最终导致高质量的科研项目少,科研转化率低,所做的科研成果对社会市场的需求来说对接程度不高。同时,对科研项目工作的监督检查追踪力度不够,导致部分科研项目进程缓慢或者流于形式。再一方面,在高校科研管理的具体措施方面,仍以程式化的硬性要求为主,在管理方式上缺少柔性思维,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强调原则性和刚性要求,缺少对具体科研项目具体分析操作的思维,使得科研项目的创新思维受到约束。因此,在大数据背景下,利用什么样的管理路径来提高科研管理工作的创新性、科学化、高效化,从而让高校改革发展走得更加坚定,是高校科研管理人员应该着重考虑的问题。
        (二)科研管理信息化程度有待提高
        信息化在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大数据时代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中的地位也愈加明显。就目前高校科研工作的现状来看,信息化的发展速度缓慢是高校普遍存在的短板,虽然各个高校针对自身的发展都开发、引进了相应的科研管理信息系统,但是高校之间的信息化系统的功能和先进程度有很大差别。一般高校的科研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为统计数据,但是对科研的管理功能还相对不足。

高校科研工作会涉及很多的部门,如人事、财务、后勤等相关的职能部门都与高校科研工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是往往在高校的科研数据统计过程中,相关职能部门有自身独立的系统,在数据统计上有些部门不配合或者配合不到位等,都导致高校科研数据的信息统计存在很大难度,没法实现高校科研数据的有效整合,影响工作效率。有些高校虽然在职能部门间实行了数据共建共享,但是在信息对接等方面还存在鸿沟,数据无法导入、链接无法正常打开等问题都会导致数据缺失,进而影响高校科研信息的分析功能。
        三、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校科研管理创新路径
        笔者通过实际工作证明,大数据的应用对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要想将大数据的作用发挥到最大,还应该对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路径进行创新和发展,从而保障大数据能够更好地为高校科研管理工作服务。
   (一)利用大数据加快科研成果转化速度
虽然高校在我国科研创新中占有重要位置,尤其是在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等方面处于非常先进的地位,但是科研成果的转化率方面却不容乐观。造成高校科研转化率比较低的一个原因是高校科研人员擅长科学研究,但是缺乏对相应的法律法规的了解,高校的科研一般还是处于“金钱转化为知识的过程”而“将知识转化为金钱”这一复杂过程却难以激发高校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这是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的重要原因。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针对校外实际的科技需求,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应该和相应的科技管理部门应建立相应的需求数据库和高校科研成果数据管理库平台,充分使用大数据技术,实现高校与校外科技需求的有效对接,从而推动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速度和效率,以此不断提高高校科研成果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二)加强互联网数据平台的整合运用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互联网的数据平台资源为科研大数据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可以根据高校科研工作的实际情况,构建包括专利、文献、搜索引擎、社交网站、网络自媒体、电子商务、网络百科等后台数据库为一体的数据平台,提高互联网数据平台的整合运用效率[2]。
(三)加强高校科研信息数据的共建共享
在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中,构建一体化的科研管理信息数据平台,有利于高校科研数据的共建和共享。在当前的高校科研工作中,虽然各级别和各地区间都建立了自己的科研数据信息平台,但是平台间的独立性较强,缺乏信息的交互和共享,导致信息孤岛始终存在,不利于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共享使用[3]。正是因为这一现象的存在,导致重复研究过多,学术诚信监督缺乏。只有加强高校信息数据的共享共用,形成一体化的大数据平台[4],才能够最大限度发挥大数据在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四、结束语
高校科研工作因其自身的特殊性,工作相对稳定,但是随着高校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化,时代发展的不断变迁,对高校科研工作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大数据背景时代下,高校科研工作的竞争更是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只有不断提高高校科研工作者的数据意识和服务意识,加强对数据的收集和价值挖掘;在高校科研管理理念、管理方式方面寻求适合自身学校发展的途径和模式,创新内容,形成符合学校特色的独树一帜的高校科研管理经验,从而不断提高高校科研工作的管理和服务质量,保障科研工作行稳致远。
参考文献:
[1]陈少晖,曹亮,李湘丽.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科研管理系统设计与分析[J].无线互联科技,2020,17(03):82-83+88.
[2]邹亚霏. 大数据背景下我国科研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8.
[3]张成恕.新时代高校科研管理创新路径探析[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3(03):133-136.
[4] 王莉莉.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中的问题和对策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20(2):48-49


作者简介:
李衍滔(1995—),男,学士,广东科技学院科研处科员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