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式”课堂教学创新刍议

发表时间:2020/4/30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7期   作者:付国 饶忠祥
[导读] 记得看过一则这样的报道:一位妈妈为了很好地督促孩子学习
         一、费曼学习法
         记得看过一则这样的报道:一位妈妈为了很好地督促孩子学习,就给孩子提出要求,每天回家后,把当天所学到的知识讲解给妈妈听。孩子为了能够把当天所学给妈妈讲清楚,上课仔细听课,回家后仔细条理所学到的知识、精心组织语言,力争给妈妈讲得清晰明了、浅显易懂。十几年的坚持,这位只有小学水平的妈妈,居然把两个孩子先后都送进了斯坦福大学。
    妈妈扮演学生,每天跟孩子学习知识;孩子扮演老师,每天回家把学到的知识条分缕析地讲给妈妈听。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不仅巩固了当天所学,还锻炼了各方面的能力。比如:语言组织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讲解能力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成功感、成就感与日俱增。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种成功感、成就感又反过来促进孩子更自觉、更主动地追求新的成功,所以孩子也就越来越出色,越来越优秀。
    这种方法其实就是检验孩子学习效果的最好方法。这位妈妈虽然只有小学水平,可是她却在不知不觉中实践着“费曼学习法”。
         理查德·费曼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世界上第二聪明的人。他13岁学习微积分,24岁参与了二战首枚原子弹的研制工作,是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著名的物理学教授,于1965年荣获诺贝尔物理奖。
         费曼在大学教书时说过:要是不能把一个科学概念讲得让一个大学新生也能听懂,那就说明我自己对这个概念也是一知半解的。因此他发明了一个简单的学习方法----后人就以他的名字命名为“费曼学习法”。
         费曼学习法的重点强调“教学相长”,主张用“教学”来促进“学习”的一种学习策略。简而言之,就是以教别人的方式来确定自己对知识的掌握,包括比尔盖茨、乔布斯、拉里佩奇都是费曼学习法的拥戴者。
         费曼学习法的具体步骤,可分为六步:
         1、理解你所要学习的内容,获取知识。
         2、用简单的语言组织学过的内容,讲解或者复述给别人听。
         3、纠正不良表达习惯或者错误的观点,尝试用更精炼有趣地表达方式去讲述。
         4、找出别人听不懂的地方,或者自己无法解释的知识盲区,深入学习化解掉它。
         5、重复教别人。
         6、测试自己学过的内容,通过不断地进行实践检验才能巩固你对于该知识点的理解。
         这种学习策略也被称为“终极学习法”,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这种学习方法之所以很高效,说白了就是“复述”,复述老师讲授的知识,就是把学生的“被动学习”变成了“主动学习”。
         美国国家训练实验室研究证实,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平均效率是完全不同的。传统学习方式,例如听讲、阅读,往往属于“被动”的个人学习,两周后的学习吸收率低于30%;而如果采取“主动”的学习方式,例如小组讨论、动手实践操作、转教别人,两周后的学习吸收率可以达到50%以上。其中“教授给别人”的学习策略,两周后的知识留存率可以达到90%。   
         从学习金字塔结构来看,通过教学、讨论来获得信息和知识要比只在课堂上单向的接受要强得多,也就是说听讲是掌握知识效率最低的学习方式。所以,如果想让学生学习越学越出色,一定要留心金字塔底端的这几种方式:讨论,实践和教授给他人。
         其实,这也是费曼学习法的精髓所在:以“教”促“学”,通过把学习到的知识传授给他人,从而达成更高层次的学习。文章开头的那位妈妈正是利用“以教促学”的“转教别人”的方法,让孩子变得越来越优秀。
                      
         二、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更好地把控课堂教学,让学生围着自己转,总习惯把自己领会理解的知识内容灌输给学生,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主客体异位,弊端重重:
         (1)学习效率低下。
         学生无论认知水平如何,不论你是否感兴趣,都必须跟着教师被动的接受知识。学生被动接受,没有思考权利与能力,主体地位被剥夺。这样学生极易产生厌学、抵触情绪,成了知识的容器,没有了学习快乐可言,认为学习是苦闷的,没有意思。
         正像“学习吸收率金字塔”中体现的那样,这种简单的听教师讲授的被动学习方式的知识吸收率是最低的。
         在这种教学思想指导下学校教学思想重教师的教,轻学生的学,学生的个性需求很少考虑到。而先进的教育经验提倡师生之间真诚地交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自主解决问题,而不是课堂上教师的一言堂。
         (2)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传统的授课模式不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优秀学生原地不动浪费时间;后进生跟不上步伐,学习吸收率非常低。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在课堂上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变换一种授课方式,而采取例如小组讨论,各显其能,主动展示,转教别人等主动的学习方式,把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出来,学习吸收率可以达到50%以上,甚至可以达到90%以上。
         (3)重知识的灌输,轻能力的培养。
         幼儿园本来是展现孩子们天性的地方,刚上幼儿园的孩子一开始还是比较喜欢去的。可是时间一长,孩子们却不愿意去了,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是因为孩子们每天都在学习枯燥的知识——记忆拼音、生字、英语单词等,重知识传授却忽略了孩子们兴趣的养成和各种能力的培养。比如,穿衣、吃饭、洗碗、玩耍、洗衣服、叠衣服、睡觉、叠被子、洗澡等等,这些本来可以通过有趣的活动来培养孩子们学习兴趣、生活能力的教育方式,教师却不去做,课堂上的时间去教授孩子们枯燥的、毫无兴趣的知识,有这个必要吗?
         这种重知识的传授,轻孩子能力培养的教育教学思想根深蒂固,这种教育思想,指导着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从幼儿园到义务教育阶段再到高中,老师们唯知识的传授为第一要务,学生合作、探究知识的能力、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有的学生连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和能力都不具备,的确应该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三思!
         《礼记·大学》中讲到:“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宋代大儒朱熹也认为只有接触事物(格物)才是获得知识(致知)的方法。古人都认为只有推究事物的原理,亲自动手去做、去实践,从而才能得到真正的知识和能力。不去主动探究、实践,而一味的被动接受的知识既容易遗忘,又不能培养学生的能力。
         (4)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发展不利。


         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为了要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世界,就必须把学习从单纯的求知变为生活的方式,努力做到活到老、学到老,终身不断地去学习。
         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这就告诉我们学习方法的重要,特别是科学的学习方法的重要。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有效地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和适应将来社会发展的能力。
         而传统的教学方式,违背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标要求,死记硬背,机械强化,被动接受,创新性无从谈起。在瞬息万变的社会生活中,这种无视学生终身发展,扼杀创新思维,学生必然不够应对自如,这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也是极大的阻滞,因为我们培养的是“不会学习”的人。
    因此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我们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关键是“会学习”。
   
                     三、“融入式”课堂教学改革
         怎样将“费曼学习法”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来,彻底扭转传统教学中的不足,我们学校就提出了“融入式”课堂教学改革。由于该课堂教学改革的创新性和可操作性被立项为地市级课题。
         下面我就“融入式”课堂教学改革的几个问题和如何把“费曼学习法”应用到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性谈谈自己的认识。
         所谓“融入式”课堂教学就是指课堂上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练习为主线,将学生个性化的复述、总结、展示环节有效“融入”到课堂中来的教学方法。
“融入式”课堂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打造高效课堂。
   “融入式”课堂教学的五个原则:
         (1)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练习为主线。
         (2)坚持课堂教学主问题意识(目标教学),当堂解决,当堂巩固,当堂掌握。
         (3)坚持学生主体地位,给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和时间,其展示是个性化的、富有创造性的。
         (4)坚持教师的引导作用,引导是有意识的,目的指向性要强。
         (5)坚持课堂小结以维导图或知识树的方式进行原则,帮助学生构建本节课知识架构,为节节清、周周清、月月清奠定基础。
         “融入式”课堂教学和传统教学模式最大的区别:
         充分利用费曼学习法“复述”的作用,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把学生的“被动学习”变成了“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所以老师利用25分钟左右的时间讲授新课,学生利用15分钟左右的时间,对本节课所学知识在本小组和其他小组之间相互进行个性化的“复述、总结、展示”,彼此之间进行“质疑、解惑”,从而提高知识留存率,达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
         将学生个性化“复述”本节课知识的环节,有效地“融入”到课堂中来,这也是把这种教学方法称之为“融入式”课堂教学的最主要原因,也是“融入式”课堂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最大的区别和创新之处。
         为了能够留给学生自我“复述、展示”的足够时间(15分钟左右),我们的具体做法如下:
         1、目标教学,任务驱动。
         教学目标不仅是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而且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线。讲授新课之前,首先展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习内容。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对本节课要学哪些知识内容,要达到怎样的目的,做到心中有数,还可以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沿着课堂主线进行。课前展示学习目标的方法,其实就是任务驱动法。
         2、精讲精析,避免满堂灌。
         教师和学生沿着既定的教学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目的性的教学和学习,共同努力向目标靠拢,精讲精析,突出重点,从而提高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效率,而不至于出现教学内容和知识点的偏离、跑题,从而保证在规定的时间(25分钟左右)讲授完新课,为其他教学环节的展开奠定基础、做好了铺垫。这个环节更是学生进行个性展示的前提。
         3、复述展示,质疑提高。
         (1)学生带着“教学目标”中的问题,认真听教师讲授新课,获取知识,理解所学内容;然后用简单的语言组织、条理学过的内容,由本小组的主讲人讲给本小组的同学(3——5人为一个学习小组)进行复述性讲解,其他同学对主讲人的复述讲解的知识点进行质疑、补充。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质疑、解惑、补充、碰撞,不仅培养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记忆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且也能够达到本小组成员共同提高的目的,这就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最大魅力所在。
         (2)全班同学又分为A、B两个大组,接着由A、B组主讲人分别对本节课知识内容进行复述性、创新性讲解(老师“举一”,学生“反三”),B、A组的同学再进行质疑,补充。
         为了使本组的成绩更优秀,得到班级同学的认可和肯定,把自己的风采、能力充分展现在全班同学面前,A、B组主讲人就要进行对所学知识的再加工、再创新,从而达到即别出心裁又完美复述和讲解;B、A组的同学为了找到对方的不足展示本小组的与众不同,也会更加标新立异、独具匠心。问题的解决方案、试题的解决方法就有可能是多种,这样就使学习就有了更强的主动性,知识的留存率也会更强,学习效率也会更高。表达是一种大脑输出性的学习活动,它能够使知识的留存率会更高。
         通过两轮的复述讲解,彼此之间思维碰撞、知识补充,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一种到多种迁移,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得到进一步的加工和组织,使之与预存信息建立联系,有助于向长时记忆进行转移,从而使高效课堂的建立有了基础和极大的可能性。
4、当堂测试,巩固所学。
         检测试题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既有基础知识点的巩固,又作适当的拓展延伸,从而达到巩固当堂课所学的目的。
   
         通过近两年的“融入式”课堂教学研究,我们逐步形成了“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布置任务、明确目标,精讲精析、重点突破,当堂练习、查缺补漏,学生展示、强化理解,知识迁移、拓展延伸”六环节课堂教学新模式。“融入式”课堂教学的过程,其实就是分步骤实施费曼学习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做到少讲、精讲、多练,学生当堂展示、疑惑当堂解决、练习当堂处理、知识当堂考核、目标当堂完成。
         通过实验班的教学实验来看,利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和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将学生个性化的复述和讲解有效地“融入”到教学的环节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争做“主讲人”和“小老师”的同学多了,合作学习的氛围更浓了,学生成绩也得到显著地提升,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得到了实现。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