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村小学足球体能训练是让学生真正体验到足球的乐趣,通过科学的体能训练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本文针对农村小学足球体能训练现状展开研究,分析目前在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希望借由本文的研究对农村小学足球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农村;小学足球;体能训练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体能是影响我国足球运动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内容和方法,在许多方面不符合现代足球运动比赛实战的要求。体能训练的理论与方法不明确,尤其是运动素质、身体机能训练的内容与方法亟待改进和完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从小抓起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目前校园足球的大力开展为促进我国足球运动的持续发展进行了人才储备。但由于义务教育领域的足球运动教学还处于初级阶段,在运动员培育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受多种因素影响体能训练更是存在诸多不足,需要寻求有效的应对策略以提升足球运动员培育水平。
2 体能训练在校园足球中的重要性
足球运动是一项时间较长的高强度对抗性竞技类体育项目,这些对于校园足球运动员的体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曾经有足球专家们进行过统计,在一场高水平的足球比赛中,一名优秀的足球运动员在整场比赛中奔跑的距离可以达到12000米~14000米左右,可想而知,在一场90分钟的比赛里,这么长的距离,对运动员的速度、肌肉耐力、体能、力量要求是非常高的,一般人不能经受住这么残酷的挑战。由此可见,在足球训练中,充沛的体能是多么重要。虽然校园足球比赛并没有国家队比赛强度那么大,但也是在为以后的高强度比赛奠定基础,学校想要促进校园足球的发展就必须从基础的体能训练开始,提高学生的体能,磨炼学生的意志。
3 小学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存在的问题
3.1 缺乏专业训练人员
针对小学生进行专业足球体能训练需要依靠专业训练人员,但是由于足球运动的运动技巧相对较多,对于专业训练人员的要求也相对较高,如果训练人员不具备专业训练技能,开展运动员体能训练也会存在一定弊端。而针对目前小学领域的体育教学情况进行调研,不难发现很多学校的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都由体育教师负责,很多体育教师并不具备专业技能及训练水平,在对学生进行足球运动的体能训练方面也难以实现理想的训练成果。
3.2 小学足球课程存在局限性
第一,足球活动缺乏系统且足够的授课时间,大部分幼儿园都将其划分到健康领域,并未将其当作一门独立的课程看待;第二,课程过于游戏化,导致教学理论和技术性不强,小学生只是简单地掌握了若干动作,不利于培养幼儿的锻炼意识,也很难达到国家培养足球后备人才的要求;第三,教师师资不平衡,小学教师以女性居多,大部分不擅长足球运动,尽管体育教师多为男性,但足球教学水平也很有限,所以只能教些与足球有关的小游戏,小学生无法深入地了解足球运动。总体来说,小学足球活动对幼儿身心有益,但从技能上来说,目前小学足球活动还有待进一步改善。
3.3 开展体能训练的方法缺乏有效性
科学的体能训练方法不仅能够保证训练成果,同时也能保证运动员在足球体能训练中的人身安全,缺乏有效的体能训练方法,很可能造成青少年身体上的伤害,也会对体能训练成果造成影响。当前小学的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普遍存在训练方法单一的问题,教师从体育教育的角度对学生进行体能训练,并没有结合足球运动项目的实际情况开展体能训练,虽然学生经过体能训练后具有一定的运动基础和能力,但是在足球运动中依然会体现出耐力不足、缺乏对抗性等问题,甚至部分教师会在训练中出现体能训练形式化的问题,没有契合小学运动员设定针对性的训练方法,便会导致体能训练成果止步不前。
4 农村小学足球体能训练的措施
4.1 激发学习兴趣,构建游戏课堂
对于小学生来说,对足球充满了好奇,但是在训练时,由于其个性特点的影响,很难一直集中注意力,再加上足球的体能训练较为枯燥,往往需要反复的练习,学生的身体也会感觉到劳累,很难长时间的坚持下去。目前,农村小学足球体能训练中往往是枯燥的集中训练,学生只是在开始阶段感兴趣,后续训练中只是机械的展开,甚至有的小学生对枯燥足球的体能训练失去了兴趣。针对这一情况,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兴趣为导向来让学生真正的喜欢上足球,才能积极地参与到体能训练中。教师可以适当地借助一些游戏来丰富教学方式,也能进一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通过游戏来完成身体训练。能常做一种最为直接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也能让教学内容更加具有趣味性。小学足球体能训练游戏应该以简单和快速为主,避免强度过大影响到训练效率。再有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也可以更换游戏内容和添加奖品引起学生注意。
4.2 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
校园足球运动员还正处于一个身体发育阶段,其身体机能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升,这也是培养学生体能的好机会。所以教师可根据运动员的个人能力及成长需求制定体能训练计划。针对学生身体成长的差异性,把握好运动量的科学合理,特别要注意运动负荷的控制,避免过度的运动量带来的身体不适和损伤。在此基础上,教师也要不断提升自我能力和训练方法,要运用标准、规范的训练技巧,在对学生进行体能锻炼的同时也要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4.3 发展足球体能应注重小学生个性
在面对小学生时,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和重视孩子们的个性和天赋。并在教学中,对具有天赋的小学生进行格外引导和培养,当然,并不是要对孩子们进行差别对待,而是在一视同仁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天赋能力强一些孩子们的培养。这一做法,旨在能够为国家足球发展事业培养出杰出人才,为中国足球后备军积蓄力量。
4.4 注重技能训练,构建科学课堂
农村小学足球体能训练活动的开展,其目的在于加强学生对足球的认知,确保其身体素质的强化,以便在球场中有足够的体力迎接比赛。在训练的方法中,主要分为有氧训练与无氧训练两个部分。常见的有氧训练为交替跑,学生在固定的距离内往返交替跑,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摄氧量;而无氧训练则需加大强度和持续时间,结合小学生的体能,可以选择间歇训练法,掌握合理的间歇时间,培养学生的无氧耐力,同时不断地改善学生的无氧耐力素质,随着学生身体素质的改变来调节练习时间和间歇时间。
5 结束语
为体现体能训练的有效性,需要重视专业训练人员的培养,通过制定系统性训练计划、提升训练人员对于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培育的重要性认识、多样体能训练方法等策略,应对运动员体能训练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体能训练成果,为培育高水平足球运动员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马军.高校精准扶持农村学校开展校园足球的实践探索——以“柴郭小学模式”为例[J].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2018,5(11):43-47.
[2] 田杰,辛振海.农村小学校园足球教学的问题及其对策——基于体育核心素养理论的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8,8(31):81-82.
[3] 丁明.小学足球教学中“快乐足球”理念的应用策略[J].华夏教师,2018(29):69-70.
[4] 黄晓灵,夏慈忠,黄菁.不同行政区校园足球开展的对比研究——以川渝小学为例[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8,44(05):113-119.
[5] 蔡春娣,袁晓静.河北省中小学校园足球活动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08):17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