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整个城市化的进程当中,城镇化是城市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城镇化进程中城乡进行良好的规划设计是很有必要,这篇文章从城镇化的特征入手,进一步的分析了其发展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从而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意见。
关键词:城镇化;城乡规划;问题
0引言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也在不断的扩张,使得对城市土地的扩张速度在加快,然而若是在规划管理没有做到位的话,如考虑对环境的承受能力,将会让土地利用变得更为混乱。改革开放之后,乡镇企业的发展十分的迅猛,己成为农村经济的顶梁柱,在城市的边缘地区则更加的突出。我国现阶段转正在大力的推广城镇化的战略方针,积极的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借此来实现城乡经济进行一个良性的互动,改善生态环境以及基础设施,实现可持续的良性发展。
1. 城镇化的定义及其特征
1.1 城镇化概述
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农村城镇化水平也随着经济的加快而不断提高。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的不断扩张,使得传统意义上的农村与城市概念开始变得有些模式,从之前清晰的二元化格局逐渐的走向城乡一体化。
1.2 城镇化的特征
1.2.1复合性特征
城市不断对外扩张,区域面积变得越来越大,城镇的土地面积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增加而增加,农村土地也产生了很多新的土地类型,如花卉、温室、养殖等。与城市相比较,城镇建设用地也在不断的增加,相对于农村,建设用地所占的比例则更加的高。这也就导致城镇的土地利用具备了复合性特征[1]。城镇有民营企业、乡镇企业等土地利用主体。土地所有权更加复杂,土地关系更加多元化。
1.2.2模糊性特征
因城镇化是一个统称,无一个严格的界限,现实中也难以划分。且城镇化也不是完全相同的,因此,在各方面均具备模糊性特征。
1.2.3动态性特征
因为城乡靠近市区,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信息灵通等条件,这一部分土地有着较强的适宜性,深受很多企业的争夺。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城镇的土地多数转为非农业用地。因城镇的土地有着较强的可塑性,用途也比较的宽广,能够转化为非农业用地,且能够在不同类型间进行变换,因此城镇的土地活动也开始变得更加的频繁。
2.城镇化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2.1 征地困难
城镇的土地原本有部分是用于农用地,如果要改变土地的性质,这是非常繁琐的程序。而且从最初拥有土地的农民手中获得未来的土地使用权,是一个棘手的谈判过程,那就是有相关的补偿措施。
2.2土地使用性质的转化
由于城市的不断扩张,使许多农用地变成了非农用地,因此大部分城镇用地被城市发展所占用,而城镇化在这样的转化过程中能够起到一个纽带作用。但是这种土地转换手续繁复,很多拆迁、赔偿等问题出现。
2.3 再建设困难
成功征地后,接下来就是建设问题,但是农村的建筑以及其用地方式通常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如占地大、浪费大、不科学等等。另外,其电力、水利以及燃气的也没有得到系统的规划,因而想要在这样的土地上进行再开发的难度比较的大。
2.4 环境压力增大
在城镇建设过程中,人们往往不注意环境问题。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堆积、垃圾处理等问题,将严重影响整个城镇化的环境质量。此外,城市环境建设的失败,导致这种现象不断加剧。
3. 城乡规划设计的建议
3.1科学的预测城市人口及用地
要想城镇得到一个稳健的发展,充分了解城市人口及其土地需求的变化是极其重要的。我国大中小城市的规划政策是,大力发展中小城市是我国的重点战略,同时要限制大城市的过度扩张。但是我们在城市建设方面的经验还不是很充足,所以往往认为城市规模越大越好,而盲目扩张。所以,我们必须按照城市所容纳的人口和土地利用的实际情况,征收土地,扩大城市规模才是明智之举。
3.2用地的合理规划
想要对土地进行合理规划,能够采取下面两种方法
3.2.1 城镇的经济活力
要想合理且科学的分析好城镇的用地方向,能够从城镇的经济发展活力作为入手点。对当地经济活力的评估也要力争全面,包含当地的交通的条件、生态环境、企业环境以及周边的基础设施等。只有这样才可以做到统筹兼顾以及全面考虑,让规划变得更加的合理。
3.2.2 城镇的生态特征
按照城镇的生态特征来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进行规划,这样更加能充分的反映出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应当在保护当地较重要的生态资源前提下来拣选规划用地。这样不仅能够在发展经济上的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好该区域的生态环境。
3.3交通规划设计
按照中国城乡的发展经验,城镇空间结构演化通常要经历三个阶段,其分别为分散乡镇、城镇组团以及连绵城镇。在城乡的演变初期,主要是依靠干线公路连接城市和其外围分散乡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渐发展,周边分散的城镇逐渐集聚,原干线公路也在慢慢的变成城市道路,进而服务于外围城镇组团,此外,在城镇建设中不断修建新的主干道,以连接各个城镇之间的交通。当外围城镇进一步发展成为庞大的城市集群时,就会应用交通轨道建设,结合原城市的道路构建小汽车、公交复合交通走廊,借此来承担城市间的多层次化交通需求。所以,在对城乡公路进行规划的初期,还需要给未来城市道路预留改造条件,以便能够更好的支撑城镇化发展。根据新城交通规划,主要布局快速交通与主城区相连的高速公路系统负责,大、中型客车主要负责公交客流,支撑城市来向新城轴进行拓展;另外,对于新城对外衔接的低等级路网规模要进行适当的控制,房子城市摊大饼式的进行蔓延,对城市空间结构进行进一步的优化[2]。
3.4景观的规划设计
在城镇进行景观设计的时候,要对该区域基础设施的完善性进行全面的考虑,因为此空间活动的人比较的集中,因此要进行多景观绿化,一是能够起到较好的防护的作用,其次,绿化带的种植可以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为人们出行遮挡风雨,提供基本的市政服务,使人们出入舒适度增加。在城市中,在合适的地方设置一个面积比较大的绿地,既能给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同时又可以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休息设备也应该多设置,这样人才会有在片整个空间的停留想法,也能将景观的价值发挥到更好[3]。在和农业景观相交界的部分,田园风光是一种独特的乡村景观。景观设计要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关,还要左右具有新意,不可归于陈旧传统,要考虑到景观对人视觉上的冲击力,将乡村景观融入到新型景观设计的时候,要打造出一个具有较强视觉冲击的景观空间[4]。
4结束语
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而城镇有正处于城市化的重要位置,使得城镇化的发展愈加的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做好城镇规划工作显得十分的重要,其规划的良好不但影响着城市的发展以及国家的经济,还能够影响到人民的生活质量[5]。在城镇化进程中进行城乡规划设计时, 为保证规划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促进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分析,处理和改进相应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沈五一.浅谈城镇化进程中的城乡规划[J].河南建材,2018(05):431-432.
[2]郭智明.山地城镇道路规划设计重点、难点问题及其对策的探讨[J].低碳世界,2016(14):200-201.
[3]李双毅.城乡规划中的道路设置问题研究[J].中华民居,2018(03):218.
[4]赵衡昆. 探究城镇化进程中的城乡规划[J].价值工程,2018,29(30):17.
[5]杨源.重庆市山地小城镇的城乡规划控制研究[J].科技资讯,2019(14):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