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37150219860428XXXX
摘要:此文详细分析了目前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具体情况,并研究了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的设计方法,希望能够给未来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风景园林设计;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方法分析
引言
植物景观规划作为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关键部分,在全国范围内风景园林的建设规模愈发扩大,所涉及的专业领域也越来越广,设计内容不断丰富,以往的植物景观规划逐渐脱离了现今风景园林设计的实际需要,所以,植物景观规划工作的环节以及方式亟需作出进一步优化,以充分匹配目前风景园林的建设需求。
1现状分析
在风景园林中,想要对植物景观整体进行一个合理规划以及符合要求的设计,就必须提前进行现状分析,其不仅对植物景观的良好立意起到积极的作用,还对后期各项工程的正常开展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其中,现状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资料的收集与分析。主要是在工程建设当地,提前对该地的绿地进行合理系统的规划,调查地方植物的区域分布情况以及当地的气候条件、地质问题等。②现场调研。对场地的土壤进行采样分析,实地对当地地形进行勘测,并调研当地宜植植物种类。③周边考察。除了对施工具体位置进行资料收集分析及现场调研外,还应当对周边相关的各种因素情况进行必要了解,总体了解施工区域所属城市的整体绿化水平,让规划和设计更加精准并符合要求,对用地的规划有更好的把握。对于实际场地的认真分析和解读就是现状分析,对数据进行人工分析和判读,能够很好地结合收集来的各种信息以及相关技术手段,从而对植物景观创造很好的设计规划条件[1]。
2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具体实施途径
2.1前期调研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合理性与科学性直接影响风景园林的整体效果,因此,在确定规划与设计方案之前必须做好前期调研工作。在前期调研中主要包含3项内容:一是收集风景园林的基本资料,了解风景园林中现有植物景观的基本情况,二是设计人员到风景园林建设地进行实地考察,三是调查风景园林周边环境的具体情况,了解风景园林周围配套的绿化系统。
2.1.1植物资源
在规划与设计植物景观前,需要全面地了解风景园林中现有的植物资源,明确在园林中存在哪些植物品种,并根据现有的植物景观大致确定景观种植的高度与冠幅。同时还要观察园林中植物的生长情况,科学地计算出各种植物在该园林地的生长周期,分析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初步判断病虫害的防治以及植物的管理与养护方法[2]。
2.1.2地形地势
为了选择适合在该园林地种植的植物,还要分析其地形地势,明确该园林地的地势走向与坡向,为确保植物景观设计的科学性奠定基础。
2.1.3土壤条件
在调查土壤条件方面,需要着重检测园林地中土壤的酸碱性,以及土壤中氮磷钾等元素的具体含量,为确定植物景观种植计划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2.1.4水文特征
植物景观生长的质量除了受土壤因素影响外,还受水文特征的影响,水文调研主要调查园林地水源的位置、面积及流向等内容,此外还要了解该园林地水循环的周期,进而选择适合该地水文特征的植物。植物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前期准备工作主要是全面地了解风景园林地的基本情况,结合周边环境因素确定该风景园林的主要功能,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种植植物,确定种植的数量与面积,设计植物景观的造型[3]。
2.2概念性规划
在植物景观概念性规划阶段,首先了解园林地周围环境绿地系统的基本情况,同时确定该风景园林在绿地系统中的具体作用。在概念性规划中需要设计人员做好以下五项工作:一是,确保空间规划的合理性。确定植物种植的疏密度、种植面积以及植物分布的序列等内容。二是,突出规划特色。设计植物景观要在确保合理性的基础上提升美观度,结合风景园林的整体特色设计独具特色的植物景观造型。三是,考虑季节交替的元素。由于植物在不同季节所呈现出的景观效果也不相同,因此,可以利用植物的季相规划景观的近景、远景以及分区,以此突出植物景观时序性的特点。四是,合理应用色彩元素。为了提升风景园林的美观度,需要从宏观角度确定植物景观的基本色调,再选择同色调的植物突出植物景观的主题,有效增强风景园林的观感。五是,合理选择种植树种。树种的选择既要满足整个绿地系统的规划要求,又要符合风景园林整体的景观效果,并科学地规划植物群落结构[4]。
2.3植物景观设计方案
在完成植物景观概念性设计后,需要深化设计方案,并最终确定植物景观的设计方案。在制定植物景观设计方案中主要包含以下4项内容:第一,空间设计。空间设计主要指的是明确风景园林中各个区域具体应种植的植物类型,并确定园林地中植物种植的密集区以及稀疏区。第二,平面设计。设计植物群落的布局,并确保布局的合理性,结合林缘线确定植物景观的空间大小,确定透视线的位置。第三,立面设计,立面设计的目标是给予人们舒适的空间感受。第四,筛选植物。根据不同区域的种植要求选择适合在该区域种植的植物,可选择的植物种类有灌木、水生植物等,并且确定不同种植区域的骨干树种,根据植物群落的种植基调确定各类植物的种植比例。
2.4植物景观施工方案
在完成植物景观设计方案后,需要在此基础上制定具体的植物景观施工方案,确定风景园林中各个区域内植物种植的数量、面积及位置,同时在施工图纸中明确标记植物之间的疏密程度以及株距等内容。施工图纸是施工、监理、工程结算以及质量验收的重要依据,因此,必须确保施工图纸的科学性以及可行性。在施工图纸中,详细、精准地表达植物景观的施工内容,明确各个种植环节的质量与效果要求。同时要列出所种植植物的材料表以及相对应的项目说明书,避免在实际施工环节出现问题。在技术人员绘制施工图时,需要应用放线网络,并在图中标记种植植物与风景园林中其他建筑物或设施之间的具体距离,如果风景园林结构较复杂,还需要画出植物景观立面图[5]。
2.5结合实际情况调整方案
在实际开展植物景观种植活动时,一定会出现与施工方案规定的内容不相符的问题,此时需要结合景观种植的效果目标与实际情况适当地调整施工方案。此外,为了延长植物的生长周期,需要做好植物维护与保养工作。针对可能发生的病虫害问题预先制定防治措施,以减少损失。同时还要定期修剪植物景观造型,做好养护工作。避免出现因缺少管理需要大量更换种植植物的问题,降低了植物景观的种植成本,发挥植物景观在风景园林中的积极作用[6]。
3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确保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合理性及科学性,需要设计人员到园林建设地进行全面的调研工作,了解该地区的自然条件、土壤地形条件等,并落实概念性的规划工作,再结合规划性方案确定植物景观的设计方案以及详细的施工计划。同时根据植物景观实际的施工情况适当调整方案,确保最终植物景观设计的效果满足风景园林建设的预期要求。
参考文献:
[1]李丹.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路径分析[J].现代园艺,2018(22):74.
[2]李发生.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程序及其方法探究[J].南方农业,2018,12(21):52+57.
[3]马树文.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程序与方法[J].现代园艺,2018(04):97.
[4]张世标.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程序及其方法探究[J].时代农机,2018,45(01):161.
[5]徐凡.浅谈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程序与方法[J].农家参谋,2017(24):115.
[6]李佰林,刘艳秋.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程序与方法[J].河南农业,2017(32):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