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国土资源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近几年以来,全国各地的基础设施建设速度越来越快,加大了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并针对性提出应对策略和措施,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国土资源;经济发展;执法监察;困难
前 言
在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中,由县级以上执法部门对所管辖的区域国土资源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针对违规使用土地资源的现象,采取法律手段制裁违法犯罪者,即本文所要研究的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依照目前的情况来看,在执法过程中做到破解执法中会出现的难题,探索出一条新的执法道路,并且建立一套能够长久有效的执行机制是执行执法工作的重中之重。
1 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中存在的问题
1.1违法、违规案件执行困难
执行困难,查处不易一直是国土资源案件中避免不了的问题。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其中一点是现有的法律手段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国土资源部门的执行权力,强行执行权无法实际应用操作。虽然有些条款对制止权和执行权进行了明确规定,但缺乏实际性无法落实运用。而另一点则是处理土地违法案件需要时间较长,由于需要等待立案通过,调查、讨论会审、定性、告知到派送处罚决定,整个过程大概需要两三个月才能办到。在实际执法监察工作中,如若存在个别企业或个人对土地用途进行随意变更,胡乱开采矿产资源等,阻拦、干涉国土资源案件的查处等,就会导致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的时间延长,给案件的查处增加相当大的难度,时间花费的越长,案件的查处将会变得更加的困难,而且未有强制手段以及相关法律加持致使国土资源部门在查处工作上变得愈发困难。
1.2 相关的法律依据不够完善
由于行政机关没有强制的执行权力导致了他们在查处过程中无法采用强硬的手段。由于没有相关法律保障,也没有对应解决措施,所以如果在执法过程中遇到一些拒不配合或者依旧我行我素、永不改过的违法犯罪者,国土资源执法人员将难以对违法案件进行取证,难以送达法律文书,甚至无法在现场进行制止其违法犯罪的行为。而且即使想提高处置速度也没有具体的实施手段,软弱无力的手段、多部门管理造成的管理混乱场面(在立案查处、实施强制执行的时候,纪检、公关、城管、规划多个部门都会被涉及到,但不同的部门的意见难得一致,所以会给执法造成不少的困难)会造成本就在时间上存在的问题更加突出,使得因为违法造成的损失会加大。根据现实情况来看,部分部门也为了牟取自身利益,忽视通知上的要求,向为其提供利益但非法使用土地的单位提供合法用地手续许可证,给那些违法犯罪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导致国土资源管理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文件都无法落到实处。
1.3 执法人员的专业素质较低
根据最近几年的趋势来看,很多大学毕业生进入到市、县一级的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的队伍中,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执法队伍的建设,可有利也有弊,也因为这些新注入的血液对执法监察业务并不熟练,无法独立办案造成资源浪费,更是因为他们难以适应新使命、新形势对他们赋予的新要求。新鲜血液的注入必然重要,但在注入之前还是需要通过学习加强他们的业务能力,提高自身的素质。
1.4宣传力度不够
同大多法律方案一样,虽然对国土资源使用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了多次宣传,但大多居民还是不清楚这些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所提到的内容究竟是什么、究竟保障哪些权力、违法的范围是什么。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还是要加强对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和讲解,引导人们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做一名合法的公民,减少土地违法行为发生[1]。
2 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的有效策略
2.1 加强多部门协作
第一步工作是要加强国土部门、房管部门和规划部门之间的联系,使之能够紧密衔接,密切配合。不能为了手头的蝇头小利不依法处决违法犯罪行为:如遇犯罪行为必须依法严惩;在强拆违法建筑时要保障执法部门也能参与进来;遇到必要手续不正式或者不完整的建筑,要加强对此类事件的处理,采取合理、合规的手段进行办理,杜绝贪污受贿现象的出现。这项工作的第二步则是加强纪检、新闻、公安等单位与政府部门之间的配合工作,建立畅通的协调处理机制,提升处理效率,最大程度发挥综合作用。针对公开查处的违法案件,相关部门要及时向社会公众进行公示,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加大对违法者的处罚力度,让其罪有应得。最后一步则是集体土地管理的问题,利用堵疏结合的原则,如若符合相应的建设条件,则必须严格按照相关宅基地审批流程,办理相关手续,如若不符合规定,则坚决不给其办理手续,减轻执法部门在工作中的压力,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
2.2 加强对执法队伍的培训和考核
在对国土资源的使用情况进行执法监察时,为了有效提升执法监察的效率,必须不断提高相关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他们拥有优秀的专业素养,强硬的工作能力,可以有效的保证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的顺利进行。所以,提高执法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就显得非常有必要,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加强落实与业务能力、法律意识相关的培训工作,依法保障人员的执法活动;定期开展基层执法人员的轮训工作,建立健全研讨制度和考试机制,对相关的技术人员进行业务水平测试,保证优胜劣汰并对胜者提供物质奖励;继续注入新鲜血液但要对新鲜血液进行有效的业务培训工作,保障执法监察能力的提高;实事求是,对待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人员实施持证上岗的在制度[2]。
2.3 多部门联合联动,提升违法案件的处理效率
在实际工作中,当查出违法案件、重大案件时,为了提高查处效率,可以联合监察、审计、纪检等相关部门进行联合办案,这样不但加大了督办查处的力度,也提高了督办查处的时效性。面对突发事件或者重大案件,国土资源执法监察部门必须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和应急管理能力,最大程度上发挥查处工作的真正作用。对于恶劣案件要重点查处、严肃解决。对于恶劣案件的定义可以理解为涉及领导干部、违法土地数量巨大、顶风作案且案件棘手难以解决的案件,这些案件可能会对社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冲击,扰乱社会安宁。执法监察责任机制和重大案件报告备案制度对违法案件的督办有很大作用,但要保证能够落实实施。要考核执法人员对待违法责任人的态度,是否依法将其移送和合理提出处理意见,这将是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在查处案件时的重要考核内容。另外,要加大对涉事负责人的责任追究以及完善曝光机制加大曝光力度[3]。
2.4多渠道宣传相关法律法规
一个法律法规能否有效实施与政府部门的宣传力度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法律法规更好的实施,政府部门要加大对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对于如何进行法律宣传,可以从以下几点展开:(1)利用相关节日。在我国 “土地日”加大宣传力度,牢固人们的普法意识。(2)利用新闻媒体,网络以及电视等媒介。在互联网时代,合理的利用互联网,采取多方位、多角度宣传国土资源相关的法律法规。(3)加强对市、县、乡镇、村等领导干部和相关的执法监察人员的教育,并对其进行定期培训。(4)在当地电视台或者广播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反面警示,对潜在的违规使用土地现象进行警示。(5)提高人们对监察工作的认识,让他们在脑海中形成相对应的法律框架,并根据框架规范自己的行为,逐步形成合法使用土地的习惯,减小国土资源执法部门的压力。
结 语
综上所述,国土资源的查处状况仍然存在诸多弊端,与实际理想状态相差甚远。管理部门要重视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中存在的问题,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各城市存在的问题,还要保障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郭宏敏.国土资源执法监察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6, (4):287.
[2]苏楠.我国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机制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8.
[3]陈常青.国土资源执法监察面临的问题及对策[D].福建农林大学,2017.
作者简介:陈艳霞(1978-),女,大专学历,助理工程师职称,主要从事土地执法监察、土地登记发证、土地管理、卫片执法等方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