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基层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张月琴

发表时间:2020/4/30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3期   作者:张月琴
[导读] 摘要: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工作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制定妥善细致的管理制度,同时保障制度执行情况,而对制度制定以及制度执行,一定要做到根据现实情况调整工作的相应要求,对存在的违规行为坚决处理,保障群众用水的公平合理。
        石嘴山市惠农区庙台乡水利工作站  宁夏石嘴山  753200
        摘要: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工作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制定妥善细致的管理制度,同时保障制度执行情况,而对制度制定以及制度执行,一定要做到根据现实情况调整工作的相应要求,对存在的违规行为坚决处理,保障群众用水的公平合理。
        关键词: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存在问题;优化方式
        引言
        农业始终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重点,需要高度重视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和运行工作,发挥其灌溉优势。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不利于农业生产活动的顺利开展,无法充分发挥农田水利设施的优势和作用,需要积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和手段加以应对。为全面提升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不仅要改革并健全农田水利灌溉管理体制,还要丰富和优化农田水利灌溉管理模式,同时丰富和优化农田水利灌溉管理模式,并大面积推广新型农田水利灌溉技术,这样将能够起到良好效果。
        1基层农田水利灌溉管理的重要性
        农田水利设施的良好建设,可以给农业生产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高水平的服务,是人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重要手段。在农田水利灌溉的作用下,农业生产活动可以有效开展,农作物保持着健康的生长状态,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农民的增收,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更好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在实践应用农田水利灌溉技术的过程中,一方面有效节约水资源,另一方面还能够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结合实际地质状况,采用合理性的方式加以管理,将能够更好发挥农田水利灌溉的作用和价值。
        2当前基层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管理制度不健全
        虽然在基层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工作中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管理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节水灌溉的顺利进行,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还有诸多方面没有相应的管理制度约束,导致很多管理工作一直呈现出无人管理、无法解决的状态,而有的管理制度虽然有框架性的要求但是在制度实际执行过程中还存在细节不明确、供用水双方存在意见分歧等不利情况,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发现在用水高峰时期存在灌溉断水的情况,农户之间争抢水资源的问题比较突出,对农户来讲,保障自己作物的灌溉用水充足是首要目标,很多农户在争抢灌溉用水的过程中不惜破坏原有灌溉体系,这导致农田水利灌溉系统受到较大破坏,严重影响了其原有功能,而大多数地区的村民整体文化水平和素质不是很高,对制度的遵守及执行情况不太理想,这导致很多地区存在水资源浪费严重的情况,更有一些地区存在灌溉用水水费收缴困难的情况,由于不能按时足量收到水费,因此管理工作变得异常困难。
        2.2灌溉可用水量逐渐减少
        在农田水利灌溉管理过程中,需要重视的一个自然因素就是水量问题。我国是农业大国,在农业发展过程中灌溉用水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而在现代社会高速发展形势下,城市用水、工业用水等其他用水方向的需水量也是非常大的,加上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衡,干旱现象频频出现,这导致了灌溉可用水量正呈现出逐年减少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原本用于节水灌溉而设计的沟渠系统存在干涸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正常灌溉,极大地减少了作物产量,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相当不利的后果。在农业用水配给量本身比较少的形势下,当前在灌溉用水过程中还要深入考虑如何最大化实现节水灌溉目标,以减少农业用水来补给工业用水缺口,这种情况下,要有效保障正常的灌溉工作是比较困难的。随着农村水污染情况逐渐加剧,很多原本可以用来进行灌溉工作的水资源也无法使用,这让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工作雪上加霜。


        3优化基层农田水利灌溉管理方式
        3.1建立完善的农田水利灌溉管理体系
        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已成为农业增收的主要方式之一,在对农田水利灌溉技术的选择上,需要充分结合不同区域的农田灌溉需求。我国的农田灌溉管理一直得不到有效的体系支撑,整体管理水平不高。在采用灌溉技术过程中,不会过多考虑当地的实际状况,导致水利灌溉工作往往出现较多的问题。面对这样的状况,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对农田水利灌溉管理的关注,积极建立完善的农田水利灌溉管理体系。面对各种灌溉技术,选择合理的灌溉技术,提升农田水利灌溉所能产生的灌溉效益。农田灌溉管理还需要根据当前的农作物种类,确定不同作物对水分的不同需求,采取最合理的灌溉措施。
        3.2推进农田水利灌溉基础设施建设
        近些年来,我国大部分灌溉区水利基础设施的发展都较为缓慢,在综合规划农田灌溉管理方式下,应当建设必需的农田灌溉设施。在实际灌溉技术开展过程中,需要深层次解决不同的灌溉问题。如建设灌溉设施时,需要考虑到当前设施所具备的灌溉负荷能力;对于洪涝压力,则需要加强灌溉设施的刚性特征,使其不容易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损坏状况。在开展农田灌溉管理过程中,冰冻也是可能会遇到的主要问题,遇到冰冻的情况,使得灌溉设施能够顺利应用,整体的灌溉效率也能够得到确实的提高。
        3.3优化管理方式
        在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工作过程中,要结合当前基层农田水利灌溉的自身情况和需求,采用最完善的管理方式。以某水利单位为例,应当结合它在农业生产各个发展时期的情况,合理选择管理方式。在发展初期阶段,水利部门管理时可以秉持以人为本的标准,给农业用水提供合适的条件;在农田灌溉已有一定规模的情况下,水利部门可以采用开放式的管理形式,对基层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进行引导和监管,以此保证水资源应用的合理性和高效性。
        3.4完善管理体系
        构建迎合当前农业发展的管理体系,不仅可以有效提升水资源灌溉效率,同时还能促进我国基层农业的长远发展。这就需要加大对基层农田水利灌溉设施建设,保证各项资金落实到位,确定落实各个建设完成工程的所有权和应用权,寻找新型的管理形式。同时在农村基层应秉持节约用水的理念,提升对灌溉效率的标准要求,实现水价改革,以此保证农村群众的合法权益。
        3.5加大资金投入
        在促进农田水利灌溉质量提升方面,应先从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建设入手,通过加强资金投入,突破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发展瓶颈。需要当地政府提高认识,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政府年度预算计划编制过程中,针对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运行维护管理工作开展,应为其设置一笔专项资金,严禁任何人私自挪用,从而为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运行维护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当地政府还可以采取有效措施,扩宽融资渠道,积极寻找来自社会的支持。比如政府可以需求与当地企业合作,通过发布一些税收优惠政策,有效吸引社会投资。与此同时,政府还可以在对外招商引资过程中,通过对外地企业提供一些优惠的税收政策,然后在合作中对这些企业附加一些公益性条款,成功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确保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运行维护管理工作能够顺利稳定开展。
        结束语
        综上,由于中国农田环境的多样性,以及农业发展的特殊性,农田灌溉技术的发展是符合社会发展和经济进步的需求,大力开发农田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此同时,灌溉技术的使用还要结合实际情况,提高认识,加强管理。
        参考文献:
        [1]王栋.临清市农田灌溉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山东水利,2017(1):27-28.
        [2]王炳珂.当前基层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6(14):295.
        [3]杨仕泽.山区农田水利灌溉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J].才智,2016(9):267.
        [4]王炳珂.当前基层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6(14):2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