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质量控制技术初探

发表时间:2020/4/3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期   作者:贾宝国
[导读] 摘要:中国土地数据是管理土地的基石,也是各项城镇规划、农业管理和发展的重要参考依据。
        四川鑫辉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036
        摘要:中国土地数据是管理土地的基石,也是各项城镇规划、农业管理和发展的重要参考依据。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是符合国情的调查,是全面查清国土资源的重要手段。对国家城市乡、县规划建设,环境监测和保护,起到非常重要作用,为国土资源有效利用夯实基础。基于此,本文从质量控制、准确收集信息、合理采用测量技术和成果监测等方面,促进全国国土调查的有效开展。
        关键字: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质量控制;技术
        前言:
        第三次全国国土资源调查工作截止到目前已取得部分调查成果。促进生态文明,实现土地信息资源共享的过程中,要掌握土地利用现状和自然资源的变化情况。根据国家印发的《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实施方案》和《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进行全程监管,量化管理质量成果,严禁一切弄虚作假行为。出现困难及时解决,保证国土调查有效成果按时完成。
        一、质量控制实施问题
        质量控制操作人员,必须具备专业技术操作能力。数据是探测土地的基数,任何弄虚作假都会导致探测结果出现偏差。第一,在实施技术探测中,需要实际操作经验,还要求工作人员要有廉洁自律准则。在实施探测准备阶段,要明确机构各岗位职责,各岗位人员明确职能职责,严格按照国家印发的《实施方案》和《总体方案》进行工作。第二,土地测量精度要求高,受地形、土地利用现状、土地的平整性限制较高。在测量过程中运用测量学以及遥感技术等方法,需要实践操作人才完成。第三,数据处理量较大,同一区域、不同类型卫星数据地理坐标已对影像进行融合镶嵌处理,满足应用需求。真实准确的土地测量数据,是促进中国经济的全面发展,推进国家治理土地能力,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措施。
        二、质量控制解决方法
        (一)严格要求质量监控质量
        质量控制主要涵盖了技术人员水平、监测仪器状态的落实情况,在实施中旁站监理,实时精度检查,对成果进行记录审核。以目标导向,进行实时动态监控。实际操作中,设备、人员、控制节点、成果检查等四项内容,实际操作中及早发现技术理解偏差和质量问题。合理利用原始数据进行信息处理,不能将不需要的数据应用在图像、影像制作中。对于质量监控探测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定时抽查。采用“互联网”的科学技术,调查数据有据可依,运用大数据建立国家土地调查库。根据国家《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技术规程》规定[1],针对分辨率调查方式等均进行严格要求。规范要求采用城乡一体调查路线,保证工作的整体一致。同时明确要求拍摄照片要有定位、方向等信息,根据举证资料进行审核。
        (二)搜集国家土地信息
        为保证国土调查有序开展,从数据收集、资料整理、土地现状调查进行逐步落实。整理国家下发数据,比如第一次、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及检测影响,涉及到的坐标参数,县级行政界线所控制的面积。中国是农业大国,农用土地使用情况也要进行单独整理。例如,每块土地利用类型,准确位置。大范围内的铁道线路、公路(国道、省道、乡道)、农村(村村通路线)、河流界线的分割,详细到草地标注,灌木覆盖率等情况。同时还要掌握城市土地利用现状,例如,明确城市内商业用地及工厂仓库储存用地情况,对道路、水系、绿地应单独划分标注。

同时规范中明确规定,第一,在此次调查中增加了临时用地、批准未建设用地等要单独设立图层,满足自然资源的现有情况和空间管理资源的实际需要。第二,增加明晰化标注和土地属性分类。例如,种植园用地细化标注、草地标注、工业用地细化标注、城镇村及工矿用地标注等内容。
        (三)合理选择质量探测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提升和信息化的加快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运用到技术探测领域。除了遥感器、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等技术,还有数字正射影像技术。全国土地应根据地形、地貌,合理选择土地测量设备。
        1.数字正射影像利用逐个图像进行投影差修改技术,增设同比例地形图一致。可以实现在电脑上放大或放下,具有较高的实用性[2]。在土地测量可实现空间、平面和几何测量,包括坐标长、宽转弯半径等测量功能。数字正射影像,可以完成对数字精度以及影像资料进行核查。在确保最小误差的前提下提前完成验收,适合数据整理和位置精度的检查。例如,测量四川成都的一片区域,总面积约8000km2。全部监测区多处平原、部分丘陵地形,其中平原面积占整个面积测量区70%。
        2. 遥感测绘方法是指相关人员应用导航技术进行测量,可以实现全天候、全球覆盖。不仅可以进行土地测量,还用于海洋和气象遥感。遥感测绘可以增强图像处理、图像几何精度校正,建立图像空间与几何空间,对元素进行空间转换。我国整个土地利用遥感动态技术,实现完成土地的长期动态监测。遥感像图制作技术应用主要应用到,土地所属权调查、农村土地利用情况调查、城镇土地利用状态调查、单项调查、数据库搭建、统计整合、成果盘查及数据质量分析等。例如,利用搜集的国家控制点作为起算数据,选择山上岩石,绘制GPS点和点,每段视频检测50分钟,合格后进行基线检验及网平差距。在GPS最弱点,误差不能大于6cm。
        (四)测量成果检查
        对于成品数据进行抽取检查,抽取定点时间数据,仔细检查数据进行评定。查看其位置精度和覆盖范围,是否符合国家土地监测要求。第一,位置精度检查。抽查几个位置的数据,核查是否与标准情况相同[3]。保证最小误差的前提下,进行验收合格。要求资料地点过度自然,数字精度准确,并且资料完成清晰。首先,根据测绘人员的情况,定期进行岗前培训,确保施工人员对测量中存在的施工风险和施用操作规避问题。其次,组织学习测量技术交流,实现资源共享效应。第二,全范围检查。完成成果进行首件抽样检查,对地类样本的采集进行标注。尽早发现问题,保证有效成果。根据实际测量情况,分析主要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提出改进方案。全范围检查,包括内部人员自检、外部对接抽样检查、旁站监理协同和检测过程控制检查。检测照片和实际图像要实现标准性和准确性,检查单项调查成果的及时完整性。及早发现技术理解偏差和质量问题,确保质量达标。
        总结: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是查清查实城镇、农业、牧业、林业土地资源的重要工作。此项工作,有利于掌握准确的土地数据,是一项重大国家土地实际情况调查。本文通过采取有效的探测技术手段,合理的监控和精准的数据分析,进行检测质量保证。同时对参与到国家土地测量的工作人员作出相关要求,要保证质量的完成国家的土地调查。全面精细国家土地管理数据,准确的了解土地利用现状和自然资源实际情况。
        参考文献:
        [1]《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技术规程》.中国政府网.[J].2019(1).
        [2]程进明, 李智, 王佳. 测绘监理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中的应用[J]. 江苏科技信息, 2019(19).
        [3]穆健.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及其年度变更调查工作建议[J]. 价值工程, 2016, 35(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