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工业与民用建筑逐步增多。工民建作为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类型,随着施工技术的提高,工民建施工逐步呈现出规模化与技术化的特征。我国工民建施工中,最为突出的工程质量问题就是墙体裂缝的出现,如果没有做好裂缝的预防与控制,可能会引发工民建工程的结构性问题,最终影响其正常的使用寿命。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工民建施工中墙体裂缝出现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有利于从根本上减少墙体裂缝的出现。
关键词:工民建施工;墙体裂缝;防治措施
工民建施工中,施工质量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工程施工人员只有严格按照施工的规范性要求组织施工,加强质量控制,才能够保障工民建工程的质量。墙体裂缝是最为常见的质量问题,造成此问题的原因主要是设计因素、材料因素与施工因素等,而墙体裂缝的出现不仅会影响整个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还会影响整个工民建的功能与效益,因此,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控制与预防墙体裂缝,具有实施的必要性与现实意义。
1.解决墙体裂缝问题的重要性
1.1确保建筑物的整体安全和稳定
工民建施工过程中,墙体作为主要的施工环节,最为常见的质量问题就是墙体裂缝,如果出现了此类问题,不仅影响的是整个墙壁的质量,还会对整个建筑结构产生不利影响,工民建的结构稳定性与安全性难以保障。墙体裂缝的出现,严重打乱了建筑的总体荷载与支撑分布。一旦工民建出现了墙体裂缝问题,建筑将面临着极大的安全风险,建筑的整体功能效益难以实现,如果施工人员没有及时进行裂缝的处理,就会导致裂缝的进一步扩展,最终将引发更为严重的质量与安全问题[1]。因此,工民建施工中,必须要加强墙体裂缝的预防与控制,从根本上维持整个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保障工民建中的相关结构部件都能够发挥其原有的作用。
1.2可以有效消除质量病害和隐患方面的顾虑
工民建工程与普通的工程项目相比,其施工有所不同,这就要求有关的施工人员必须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加强各个施工环节的管理与控制,避免施工不规范所造成的工程质量问题。墙体裂缝作为工程质量问题的重要表现,工程人员要在施工过程中,针对可能引发墙体裂缝的因素采取必要的控制与预防措施,从根本上减少墙体裂缝的出现。墙体质量直接关系着建筑的质量与安全,而墙体裂缝预防有效消除了工程的质量病害与安全隐患。
2.造成工民建施工中墙体裂缝的原因
2.1设计因素
工民建施工时,施工人员是以设计方案为基础开展施工活动的。因此,设计质量会直接决定施工的效果。设计阶段是工民建项目实施的重要阶段,如果在此阶段,设计人员没有做好相应的设计质量控制,就会导致整个的建筑结构设计存在问题,结构受力不均匀。而设计的结构缺陷会直接引发墙体裂缝的出现[2]。比如,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没有做好地基刚度的计算,建筑基础结构的稳定性将难以保障;设计过程中没有考虑综合性的因素,极易引发内外应力的不均匀,造成墙体裂缝。
2.2温度因素
工民建施工过程中,由于其主要为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由于材料的特殊性,温度控制不到位将会造成混凝土裂缝的出现。混凝土混合材料作为主要的施工材料,由于混凝土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会出现凝结硬化过程,而此过程是放热过程,如果在此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排出混凝土,内部过多的热量集聚,将导致混凝土内外部的极大温差,这种温差会导致混凝土表面应力的变化,当其应力超过了混凝土的极限以后,墙体裂缝出现[3]。因此,温度因素是也是造成混凝土裂缝的直接原因,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做好温度的升降控制。
2.3结构沉降
工民建施工中,工程结构的沉降也会引发墙体裂缝。
具体来说,由于工民建施工过程中,施工场地存在多变性,在不同的工程施工区域内,地基土质的松软坚硬的不同,这就使得在施工过程中,要保障工程的质量,有关人员必须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土质情况,保障建筑模板的刚度。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无法更改,可以通过对工程结构的总体规划来克服此不利因素,但是,由于工程结构设计的不合理,导致工民建内外存在结构不均匀现象,最终在拉力牵引下,出现了严重的墙体裂缝,造成了工民建筑的安全隐患。
3.工民建施工中的墙体裂缝防治措施
3.1强化设计管理
设计质量是墙体裂缝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工民建施工时,有关设计人员要严格根据工程施工的质量要求,加强设计质量管理与控制,保障工程的总体设计方案符合工程的结构质量要求。设计人员要充分综合多种设计因素,不仅要保障墙体设计的质量,还需要对各个结构部位加以严格控制,尤其是要做好相关的设计处理,保障收缩缝设计的合理性,并在墙体中预留各类孔洞,使得伸缩缝位置、预留孔洞尺寸与位置能够满足后期施工的要求。
3.2做好温度控制
工民建为混凝土结构,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效果是施工过程中需要控制的关键要素,如果施工温度控制不当,就会增大混凝土裂缝的出现概率。温度应力的出现是墙体裂缝形成的直接原因,施工人员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到温度控制的重要性,采取可行的措施,加强温度管理。比如,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减小混凝土内外部的温差;而在屋面受热结构与变形层的施工过程中,可以通过柔性连接处理的方式,为受热结构预留一定的变形空间,避免变形受到空间的约束,最大程度上抑制裂缝的出现[4]。柔性连接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变形应力的向下传输过程,因此,这种方式是工民建结构连接中最为常用的一种方式。
3.3有效控制地基的不均匀沉降
与一般的建筑工程项目相比,很多工民建施工过程中会受到施工现场环境的影响,一些工民建项目实施中,其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相对复杂,为了最大程度上避免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施工人员在施工开始之前,需要结合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沉降缝的科学设置,保障沉降缝的位置的正确性,尽量将沉降缝宽度控制在10cm以上。在温度缝的处理上,必须要保障温度缝处理的干净性。如果工民建施工时项目所处的地质条件相对恶劣,为了克服地质条件的不利影响,施工人员在施工之前,必须要进行地基的加固处理,从根本上抑制地基沉降,地基沉降的控制可以有效降低墙体裂缝的出现概率[5]。此外,针对工程的结构性问题,施工人员还可以通过提高建筑的刚度来解决,使用新型的轻质材料来进行墙体的砌筑施工,在墙体预留洞口的处理上,采用钢筋连接处理,这些细节处理能够最大程度上实现裂缝控制。
3.4加强墙体养护
墙体养护是预防裂缝的重要手段。如果工民建施工处于夏季施工,在墙体施工时,施工人员要做好降温处理,对混凝土施工洒水与覆盖操作,避免干缩裂缝的出现。如果墙体施工处于冬季,需应用塑料膜、保温布覆盖的方式,来实现保温处理,避免温度过低所引发的裂缝。
结束语:
工民建墙体裂缝的预防要结合工程实际来进行,由于裂缝形成的多因素性,在裂缝的预防方面,有关施工人员需要从可能引发裂缝的因素着手,加强这些环节的控制,提高墙体施工的规范性,保障墙体质量。墙体裂缝预防不仅从根本上减少了裂缝的出现,还提高了工民建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保障了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胡云奇.工民建施工中墙体裂缝的防治对策分析[J].江西建材,2019(08):118+120.
[2]李国芳. 关于工民建施工中墙体裂缝的防治措施的研究[J]. 低碳世界, 2016, 000(009):123-124.
[3]潘峰. 工民建施工中墙体裂缝预防策略探析[J]. 四川水泥, 2017(4).
[4]高大鹏.工民建施工中墙体裂缝的防治对策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08):38.
[5]吴振宇.工民建施工中墙体裂缝的防治措施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34):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