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33020519820620XXXX 浙江省 311800;2 33068119920209XXXX 浙江省 311800
摘要:基于园林工程强大的多维度效应,不断拓展对园林施工的研究深度,推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园林施工新技术和工艺,对于城市园林工程的建设和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基于我国现有的园林施工水平,本文针对园林新工艺的应用进行了深刻的研究,以期对城市的园林工程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工程;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技术
引言
园林工程可以通过人为控制手段将自然要素更好地整合并利用,其功能和价值体现很大程度取决于技术手段,故而施工人员就要研究新材料、设计新思路、创造新工艺,如此才能不断地推动城市园林建设,营造出更加适宜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
1园林施工技术的特点
1.1发挥地理元素的优势特征
组成园林建设的基本元素众多,而我国地理范围大、物种类型多,所以新技术的应用要充分考虑各种可利用的地理资源,开展因地制宜的设计与施工工作。如利用山石的艺术性摆放、土方的科学性挖掘、植被的综合性利用、流水的生动化设计等,以此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各类资源的合理搭配,各取所需,取长补短。
1.2符合当地的自然规律
气候、光照、温度、风力等自然条件都是具有一定地域特点的,所以园林施工技术需要顺应自然规律,保证其基本组成要素及施工工艺技术可以与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融为一体。如树木移植,就需要特别考虑生态条件对于树木生存成长的影响,并做好长久的设计规划,从而确保植物可以健康的成长,保障园林工程的施工效果。
2市政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技术
2.1合理选择植物
(1)花卉。花卉的观赏性较强,施工中要结合工程实际选择花卉的类型。五彩缤纷的花卉能够丰富园林的色彩,营造良好的视觉效果。施工人员要以应季花卉为首选,且该花卉需在生存时间、繁育能力上具有显著优势,以加强工程建设的效果,降低工程的施工成本。(2)绿篱。灌木和小树均可采取单行和双排种植方式,同时适度拉近种植间距,将其与规则种植方式充分融合,这种种植方式打造的园林景观通常被称为树篱。对冲是一种在欧式花园较为常见的种植方式,对冲能够选择多个形状的树种,一方面增强了园林景观的观赏性,另一方面也充分展现了其艺术价值。树篱的功能性较强,其不仅能够遮挡部分不良区域,发挥隔离保护的作用,而且还也具有防尘降噪的功能,为导游指引游览路线。(3)乔木、灌木类。在园林绿化建设中,乔木和灌木最为常见,乔木体积较大,而灌木体积较小。在园林绿化建设中,应当结合园林设计实际来配置树木。二者的特性差异明显,种植方式也各有不同。乔木的高度多为6m~10m,灌木矮小,主茎并不分明,灌木的高度通常不超过3.5m,树干不明显。槐树、柳树、松木是绿化工程中较为常见的乔木,而柳枝、丁香和紫金是园林绿化施工中较为常见的灌木。在园林绿化工程设计中,要结合工程绿化的面积及要求选择树种。
2.2种植土处理
(1)碱性土改良。采用化学方式改良土壤,在种植土中加入石膏,利用酸碱中和原理改良碱性土壤。在土壤改良中需要重视石膏量的控制,避免产生过碱性土壤。以浇灌方式溶解土壤中的碱性植物,然后从排水沟中排出碱性物质,其能够十分显著地降低土壤中的碱性物质含量。采用生物手段改良土壤,以绿色植物吸收土壤当中的碱性物质,进而严格控制改良土壤的pH酸碱度。(2)增强透气性。绿化种植应从土壤中吸收水分、营养、有机物,促进植物的茁壮成长。如土壤的透气性无法满足植物生长的要求,则会抑制植物的生长速度,甚至造成植物窒息死亡。对此,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改良措施。首先,可在土壤中加入腐烂的树叶,扩大土壤空隙,不断改善土壤当中的透气情况。其次,工程施工中可埋设适量的透气管道,提高土壤的透气性。最后,不同土壤对土层厚度也有着不同的要求,规定花卉植物土层厚度为30cm~35cm,小灌木的土层厚度为45cm~50cm之间,大灌木的土层厚度为60cm~65cm。
2.3挖掘种植穴
园林绿化种植施工前,应明确种植穴、槽的尺寸、深度,结合工程设计的要求挖掘植物穴、槽。另外,在施工中需明确植物穴、槽中是否影响工程施工地下管线和设施。确定后方可标记植物穴、槽。在挖掘植物穴前,要先确定植物的位置,植物骨架的形式,做好标记工作,尤其要标出中心点和植物穴槽的边界线。同时,按照要求标记植物的名称、种类和习性等信息,有效避免施工中出现严重的错误。按照要求做好标记后,再测量植物的间距,做好植物定位,在确保植物通风性的同时,增强植物的观赏性。
2.4种植植物
园林绿化工程植物种植的过程中,需选择适宜的季节种植,并结合植物生长的时间选择种植的时间。再者,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在种植的过程中,若偶遇恶劣天气,则立即停止种植,并对植物采取多种有效的保护措施,在当天种植裸根植物。种植树木的过程中应以丰满完整的树冠面朝主视线,且种植时使用复合肥。坡地种植树木后需填充鱼鳞坑,从而为浇水保墒提供诸多的便利。
3新技术的应用
3.1雨水收集利用与水质处理工艺的应用
雨水的收集再利用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可起到一定的环保节能作用所示。尤其是在雨量较多的城市,雨水的再次利用可以大大节省成本,满足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1)收集,要使雨水收集地更多,利用率更高,雨水的吸收范围以及运输方式是值得重视的地方。2)储存,将所收集到的雨水储存起来,输送到喷水池中。3)净化,为了使所收集到的水质符合园林灌溉以及喷泉用水等相关标准,首先需要对水质进行净化处理,将雨水引入到水处理循环系统中,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将水中的杂质过滤掉,尽可能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程度。4)利用,经净化达标后的水进行灌溉或者喷泉用水。
3.2大型冷雾技术的应用
大型冷雾技术的原理是借助HP-2N 生物膜水处理技术对水质进行处理,经压力作用将处理的水质从喷嘴高速喷出,使其与喷嘴前端的雾化针发生碰撞,从而达到雾化的效果。雾化颗粒悬浮在空气中,形成与自然雾等同的景观。大型冷雾技术在城市园林工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层面:一是借助HP-2N 生物膜处理技术,可对水中的一些重金属物质进行过滤,提高水质质量;二是冷雾技术的应用可降低纯天然雾的效果,给人们创设舒适的居住环境。
3.3太阳能技术
太阳能技术属于一种清洁的新能源技术,相比于其他技术而言,太阳能具有方便、能量大、无污染等优点,可广泛使用。借助太阳能吸热板,吸收太阳的热量,将热能转化成电能,并将其储存在电池内,需要使用时可直接应用。太阳能技术的有效应用一方面可节省成本支出,降低能源消耗,另一方面还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
3.4灌溉技术
园林灌溉技术主要是指借助滴头小流量径流,对树木、花草的根部进行灌溉,这样可节省水资源,调节土壤的湿润度,而且还能满足植物生长所需。滴头小流量径流的应用面很广泛,在温室育苗、花卉栽培方面均能使用。
结束语
园林工程绿化施工是城市发展和环境建设的基本需求,为了有效加强园林施工效果,施工人员需要熟练掌握施工中的关键技术,注重植物的种植与病虫害防治,以此为市民创造更加舒心的生活空间。
参考文献:
[1]谢香香,杜娟.市政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J].建材与装饰,2019(17):52-53.
[2]潘少君.市政园林绿化管理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低碳世界,2019,9(05):170-171.
[3]王刚.市政园林工程施工的控制与管理探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8(12):246+249.
[4]江昆.市政园林工程绿化施工技术探讨[J].现代园艺,2018(20):190.
[5]郭良兴.市政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技术[J].江西农业,2018(16):76+80.